第170章 林月买了刘家村的地
作者:丁猫儿   离经叛道小穿女最新章节     
    大娘怎么会赶甘露出门?
    原来,二休住持将甘露比丘尼赶出寺院以后,就一直在等暗杀甘露的消息,但等了这么久,派去的两人迟迟没有动静,叫来两人问话,才知道甘露一出广济寺就直奔了林月的家,进去以后就再也没有出门。
    两个派去暗杀的人也很着急,他们不能冲进院里去杀了甘露,这个宅院是皇上钦点二状元曹家文的家,两个人哪敢造次,再说,光天化日之下杀人,无论哪个朝代都是不允许的。
    两人就一直在门外守候,而甘露至今都没有要出门的迹象。
    二休住持见两人迟迟完不成任务,已经对他们呵斥了两回,二休不能再等了,不尽快除去甘露,这颗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炸响,不是说水不紧鱼不跳吗?不赶你出门,难道让你学乌龟冬眠?所以,二休就叫两个和尚以化缘的名义进院,见到老爷子和大娘,两个和尚就对他们说,甘露比丘尼是广济寺赶出山门的尼姑,因为她出家前是家里的灾星,出家后在广济寺也是寺院灾星,广济寺不能留她在寺里。
    两个和尚还告诉老爷子和大娘,被赶出寺院的人,无论是和尚还是尼姑,都是佛界罪人,这种人无论到哪里,都会给人带来灾难,所以,为了甘露比丘尼不至于祸害曹家,他们要求老爷子和大娘将甘露比丘尼赶出家门。
    大娘这才知道,原来她看见的这个尼姑不是一般的尼姑,是被广济寺赶出山门的尼姑!想起这个尼姑见到她时面露惧色,就断定这尼姑一定不是一个好尼姑。广济寺的菩萨是大娘心中的神,广济寺的和尚尼姑是神灵化身,这个被赶出广济寺的尼姑连神都不能容忍,他曹家居然敢收留!这还了得,曹家住进一个灾星,她必得尽快将灾星赶出去。
    两个和尚一走,大娘就赶到后院赶尼姑走,原本以为是很简单的事,只要她一发威,尼姑就会连滚带爬滚出曹家。没想到,尼姑没被赶走,她却差点被“狗坚强”咬伤,吓得不敢造次,刚离开后院,仆妇蒋玉娘居然敢将院门重重一声关上,气得大娘手脚冰凉,真是没有王法了!没有家法了!
    大娘见到老爷子,就向老爷子哭诉刚才的事,老爷子听说林月将一个被广济寺赶出山门的尼姑收留在家里也很吃惊,又听说林月拜了这个尼姑为师父,以后要去当尼姑,就更加吃惊。曹家即将出一个尼姑?而且是曹家文中了二状元后娘子出家当尼姑?这是怎么一回事?老爷子也感到不可思议。
    实在放不下心,老爷子叫来林月问话。
    林月对老爷子还是尊重的,听见老爷子问话,就来到前院,林月对老爷子说,甘露比丘尼只是暂时住两天,过几天她就去游方,至于她本人是否要去当尼姑,那是和大娘话赶话赶出来的意思,她现在还没有这个打算。
    老爷子这才放下心来,说你这个师父住几天没有问题,但也不要住的时间太长,以免被别人非议。
    林月点头,说知道了。老爷子又关心林月,问被大娘打伤的地方有无大碍,林月说没事,已经用药了,老爷子这才叹口气不再说话。
    林月知道甘露早晚会回广济寺,她要利用甘露回广济寺之前,为自己的事业再发展一步。拟好计划,林月嘴角掠过一丝笑意。
    林月对管家和刘元贺说,要到刘家村去看看以前种的那些红薯长得怎么样,刘元贺赶紧架上马车,林月叫上管家胡智德和账房先生陶学奎,几个人陪同林月到了刘家村。
    刘家村的地全是不保水的沙地,这么长时间没下雨,整个刘家村地上的植物全都像被火烧过一样,一片焦黄,惨不忍睹,但惨不忍睹的地上却出现一道奇观,这道奇观就像镶勘在沙漠里的月牙泉,红薯藤蔓像一大片碧绿的地毯铺在地上,红薯地上用树枝秸秆搭建了遮挡阳光的棚,红薯地的几个角落还有几处窝棚,刘元贺家的大黑狗见刘元贺来了,撒着欢跑出来。
    这些红薯为什么没有受到干旱的太大影响,那是因为刘思旺对林月交办的事真是呕心沥血的执行。
    刘思旺动员全家,每天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浇红薯,家里人畜用过的水,哪怕只有一碗一瓢,都用来浇在红薯地里,担心有人偷红薯藤蔓,刘思旺还在几个田间地头搭了窝棚,自从红薯栽到地里,刘思旺全家男女老少都分别睡在不同的几个窝棚里,就连大黑狗都分配了看地护红薯的任务。
    就是因为有刘思旺全家的努力,才有现在林月看见的奇观。林月打心眼里感谢刘思旺全家的努力,如果没有他们的精心养护,如此天灾,林月的红薯早就全军覆没。
    嗯,这样的好人应该有好报。
    一行人在刘元贺家坐下,蒋玉娘帮着刘段氏烧茶,林月打量着这个破旧的院子,问刘元贺,如果建一座新的宅院需要多少钱?
    刘元贺略一思忖,说建一座稍好点的宅子至少需要七八十两银子。说完,指着堆在地上的一些木头和屋瓦,说这些东西买回来都好几年了,没钱不敢动工。
    林月点点头,又问,这里的地多少钱一亩?
    刘元贺苦笑一下,说这里的地不值钱的,你看现在的状况,再便宜的价格也不会有人买的。林月又问,你家有多少亩地?刘元贺说,一共一百三十六亩。这些地都在一个地方吗?
    刘元贺站起身来,用手指着周边的地,说东边那棵槐树至南边那条土埂,西边马车道以内至屋后北边的这些地全都是我的。说完坐下,又叹口气,说我刘家祖祖辈辈就积攒了这么一点地,这些地看起来多,但因为土质太薄,一年也打不下多少粮食,我们刘家还是一代代的穷人。
    林月心下明白了,刘元贺家的地虽然不算少,但因为土地贫瘠,他如果不在富人家打工,靠这些地是难以维持一家人温饱的。
    林月微笑着,眯眼看看刘元贺家的地,说我把你的地全部买下来,一百三十六亩地我给你一百两银子,你家的宅院我也买下来,再给你一百两银子,让你建一座新的宅院,一共二百两银子,你卖不卖?
    刘元贺娘子正端着茶壶出来,刚走到桌边就听见林月说这话,她的手一哆嗦,茶壶磕在桌面砰的一声响,差点将茶壶掉到地上。
    刘元贺刘思旺都愣了,刘元贺张大嘴巴看着林月,原本想问,你说的是真话吗?谁知说出口的却是问,少奶奶你为什么要买我的房,我的地?
    林月反问他,你不愿卖吗?
    刘元贺赶紧说,你这是送钱给我,我怎么不卖呢?但我不能昧着良心坑少奶奶呀!
    林月心里又被感动了一下下,说你刘元贺实诚呢,真的很实诚,不想占人便宜,更不愿意坑人,这是打着灯笼才找得到的好人呢!林月又笑笑,说我是真心要买,你另外找块地建房可以,在原地建房也可以,我买你的地,仍然让刘思旺负责耕种,他也不会失业。
    陶学奎和胡智德对少奶奶突然的决定都懵了,少奶奶带我们到刘元贺家来,原来她是要买刘元贺家的房和地呢!就像刘元贺说的,这哪里是买房买地呢?这是送钱给刘元贺,属于精准扶贫的那种。
    蒋玉娘对刘元贺卖房卖地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有地就好了,让林月来买,我岂不也会发一笔横财?
    刘元贺当然愿意,知道少奶奶不是说着玩的,也不是开玩笑的,她是真心要买。不过,这些地这座宅子凭什么值二百两银子呀?刘元贺看着林月微笑真诚的表情,他相信了,这是少奶奶有意在帮他脱贫呢!刘元贺忍不住热泪盈眶,除了一个劲的点头外,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买卖双方需要签订协议书,协议书仍然由陶学奎执笔,林月口述,林月说,买地的用途写建甘露庵就可。
    大家一听,又懵逼了,林月花这么多钱,就为给现在收留的那个尼姑建尼姑庵?大娘不是说那个尼姑是灾星吗?为灾星建尼姑庵好吗?所有人都用不解的眼光看着林月。
    陶学奎握着笔的手不禁抖了一下,好心提醒林月,请少奶奶三思哦!
    林月不以为然笑笑,说你按照我说的写就可以了。林月看着大家疑惑的表情,心里不免暗笑,你们皆醉我独醒,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我买房买地自有我的道理。
    按照林月的意思,陶学奎分别写了刘元贺与林月的房屋买卖和土地买卖协议书,林月和刘元贺分别签了买卖房屋和土地协议,这么大一件事,林月只花了一个时辰就和刘元贺签了协议,剩下的就是财产过户登记和支付银子,这些事林月就不用再管了,胡智德和陶学奎他们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不用林月操心。
    签了两个协议,林月又指着那一堆木料和屋瓦,说这些东西我用三千两银子都买了吧,不过,我现在只付定金一两银子,其他的款项,我在一个月内付清。
    大家又是一阵惊愕,齐齐看向那堆杂物,刘元贺觉得实在不能再坑林月了,赶紧说,少奶奶,你可不要开玩笑呀!这些东西最多值几两银子,你怎么能用三千两来买呢?
    林月笑着说,我愿意!
    所有人都惊呆了,那堆木料屋瓦难道是一根根金条,一个个银锭?少奶奶哪里出问题了吗?
    林月见大家惊愕,没耐心解释,对刘元贺说,我先付一两银子给你做定金,如果我违约,这一两银子我就不要了,我没违约,就按照这个价和你结算。
    说完,对陶学奎说,你再起草一份协议吧。陶学奎看看林月,又看看刘元贺,再看看胡智德,见大家都还在懵逼中,只有林月在微笑,从她的笑容里,看不出林月脑袋进水的样子。
    陶学奎只好按照林月的口述,写了第三份协议书。这份协议书的重点不是三千两银子,而是在违约条款上。林月向刘元贺笑笑,这三千两银子万一我真的违约了,你不要认真哈!
    刘元贺赶紧说,不会的,不会的,少奶奶想违约随时请便。刘元贺说这话没有毛病,但怎么听起来却一点都没有道理呢?哪里有甲乙双方签协议是为了对方违约的呢?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份协议是林月在为自己违约做的功课。
    林月让管家给了刘元贺一两银子,让刘元贺正儿八经写了一张收据。
    刘元贺不知道自己今天在哪里踩到了狗屎,居然将如此不堪的地和房还有那一堆建房材料卖了如此高的天价,听说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刘元贺今天就捡到了天上掉下的馅饼,不,是捡到了天上掉下的大元宝!刘元贺知道林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是不按常理出牌的,难道这是少奶奶对自己不按常理扶贫的一种方式?
    刘元贺签了协议,激动得扯着娘子和刘思旺就要给林月下跪磕头。林月及时喝止了他,说你忘了我们的三不原则吗?不跪,不打,不骂!刘元贺只好不跪了,但忍不住眼泪又流了下来,即或少奶奶故意违约了那三千两银子,她给我的二百两银子,也是我和我的祖辈都没人一次性发过如此的财呢!这些银子不仅可以买肥田沃土,还能建一座新的宅院。
    唉!原来脱贫很简单,只要捡到一个足够大的金元宝就可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