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收购站开业了!
作者:脑洞大开的汪   钓鱼又赶海,我是渔村最靓的仔最新章节     
    坠日岛,牛头渡。
    今天的海风甚是喧嚣,卷起浑浊的海浪,拍在沙滩上,一浪接着一浪。
    一艘铁皮渡轮乘风破浪,缓缓停靠在了渡口码头边。
    楚洋从船上跳下来,孙庆军二虎何姐跟在他身后,那叫一个意气风发。
    直接来到何惜君家,把两扇大门全部敞开。
    往常因为怕自己家寡妇门前是非多,何惜君门都是侧掩着,顶多开一半。
    但现在不一样,打开大门好做生意啊!
    “何姐,去把营业执照挂起来,把屋子收拾收拾,明天正式开张了。”
    楚洋吩咐道。
    “唉,好嘞!”
    何惜君笑盈盈地应了一声,步履轻快地去忙着挂营业执照,收拾店面去了。
    孙庆军和胡二虎也帮忙扫地拖地,移桌子擦机器。
    楚洋倒成了最空闲的一个,背着手,在院子里晃悠。
    但他走着走着,总感觉哪不对劲。
    干脆跑到门口,上上下下仔细看了好一会,终于反应过来。
    “对了,门头!”
    还是考虑不够周全,竟然忘记定广告牌了。
    “那有啥,直接拿木板用毛笔把名字写上去不就行了。”胡二虎不以为然道。
    渔村很多收购站都是这么干的,讲究点加个名字,写上“某某某海鲜收购站”,将就的就直接一张纸壳板挂门口就行。
    “不行,咱们是正式公司,连个门头都没有像什么话。”
    楚洋想了想,还是拿出手机打了个电话给蔡呦,让她帮着给做一个门牌,另外再做一个灯牌,到时候可以用来标每日海鲜收购价格。
    既然已经拿到了市里的支持,起点就是“龙头企业”,那肯定是要正规化去做的。
    楚洋还打算等市里的钱到账后,去镇上租个商铺,把注册地变更过去。
    想要做大做强,牛头渡的资源还是小了点,石塘岛还差不多。
    晚上,自然又是少不了大吃一顿。
    不过考虑到明天一早要忙开张,所以一人就喝了两瓶啤酒,然后各回各家。
    回到院子里,楚洋去压水机边冲凉,楚溪则是拿着一瓶羊奶在喂土豆。
    小土狗这么多天过去,长大了不少,两只爪抱着奶瓶嘬的“啧啧”响,黑白相间的身子时不时满足地抖一抖,美汁汁。
    这小东西楚溪可是宝贝的很,一天三顿奶,比给楚洋做饭还准时。
    “你这么使劲喂,到时候喂成一头猪。”
    楚洋擦着头发笑道。
    “才不会!”楚溪白了老哥一眼,反驳道。
    “算了,你玩吧,早点休息。”说完楚洋就回了自己房间。
    收购站开张的消息已经放出去了,明天是第一天,楚洋得一早就起,去现场看着点。
    次日凌晨,4点钟,楚洋就从床上爬了起来。
    打着哈欠刷完牙,用毛巾打了把冷水胡乱往脸上抹了抹,总算精神起来。
    出了门,直接去了收购站。
    楚洋以为自己已经起的蛮早,结果到何惜君家一看,大家伙都在,而且已经在忙活了。
    被200瓦大灯泡照的灯火通明的院子里,零零散散站着十几户渔民,他们各自提着塑料桶或者网兜,兜里面是一早赶海捕捞来的海鲜,大多都是些辣螺、钉螺、花螺、海瓜子之类的。
    偶尔能看到有人桶里装着条海鲈鱼或者几条小石九公,那就算收成不错的了。
    孙庆军在招呼客人,胡二虎则是忙着给桶里兜里的海鲜分拣定价,虎大爷是坐镇台秤旁,称完由他开票,拿到票的渔民再去房间里找何惜君,后者见票付钱。
    各个环节进展的都很顺利,一切杂而不乱,井然有序。
    楚洋在收购站转了一圈,满意地点点头。
    胡二虎不愧是干过好几年收购站的老鱼贩,即便有乡里乡亲想要讲价,但被他三言两语,也就搞定了。
    几人其实都看见了楚洋,但他们没空搭理,顾客要紧。
    楚洋也不在意,拉了条小马扎坐到院子里看大家忙活,偶尔也帮忙招呼一下客人。
    从4点半,一直搞到7点钟,顾客终于是少了下来。
    收购站的股东们也有空坐下来歇一下,喝口水聊聊天。
    “怎么样,第一天的收获如何。”楚洋笑呵呵地问道。
    胡二虎清点完账单,脸上也终于露出一抹轻松神色。
    “还不错。”
    辣螺大约560斤,钉螺255斤,花螺85斤,海瓜子160斤,海鲈鱼88斤,鲽鱼25斤,剥皮鱼22斤,加吉鱼13斤,还有其他杂鱼100来斤,所有海产总计1300斤出头点。
    这就是坠日岛海产品有限公司开业第一天早上交出的业务答卷。
    相比于出海,这些海货加起来还不如楚洋拖上一网来的多,而且大部分都是不值钱的海螺。
    但胜在持久啊,这可基本天天都有的,不像出海捕鱼,一年能有3个月都算天公作美了。
    而且这还是开业第一天,业务基本靠本村渔民带动,等以后名气打出去,自然会有更多渔民过来卖鱼。
    “主要还是咱们给的价格高,像花螺,小的2块5,大的3块,辣螺2块,钉螺1块6,海鲈子12块,平均都有葛元两倍高了,他们傻才会不卖。”
    虎大爷抽着旱烟,把竹鞭烟杆子往地上一敲,冷声开口道。
    这点也是没办法的,楚洋他们的收购站毕竟新开,客源和葛元没法比。
    就好比今天,收到的最值钱的也就是几条野生加吉鱼,像鲳鱼、黄鱼、龙虾、青蟹之类的,一个都没看见。
    短时间内想要从后者手中抢客源,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打价格战。
    你1块,我就2块,你5块,我就10块,看那些渔民有谁和钱过不去的。
    “那基本就没啥赚头了呀。”孙庆军吐出口烟圈,说道。
    楚洋笑笑,“赚还是有得赚的,咱们直接拿去市里,收购价会比镇上高点。”
    “还要算上来回油费呢。”胡二虎提醒道。
    “那也有得赚,只是不多。”
    楚洋预估了一下,按照今天给的价格,刨去油费,毛利大约在20%-30%之间。
    考虑到海产品的损耗,这点利润,也就是能保保本亏。
    不过楚洋已经满足了,总不能指着一开始就大赚吧,那谁都来开收购站了。
    他还是有渠道,价格能卖的比普通鱼贩子价格更高,完全能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