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爆炸之后
作者:一天一万   无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时间里最新章节     
    事实上,此刻华新社的克尔纳前线战场报道,不止是各社交媒体上的观众在观看。
    国内部分部队内的人员同样在观看。
    当然,他们看到的直播画面就没有再截掉那些血淋淋的残酷画面,也不止莫道报道这一个视角。
    对于基层官兵来说,主要是感受战争氛围,即便是平常的时候,部队也时常组织观看一些战场录像,让没上过战场的士兵对战场有更清晰的认知。
    毕竟,演习和实战始终还有些区别。
    对于中层的指战员来说,主要是做指挥推演,自身代入此刻交战双方任意一方,自行先做指挥决策,然后再看这场战场的发展。
    如果战场上克尔纳双方做出了类似的决策安排,还能看一下战争发展和自己预期的是否符合,
    即便不一样,也能再做一些思考。
    这些都是很宝贵的经验。
    克尔纳首都外的这场战争已经是阿菲卡州内相当大规模的交战。
    其中还混杂着欧罗巴洲某些国家和米国的力量。
    一场真正发生的大规模战争,能看到的东西其实很多。
    哪怕克尔纳交战双方大量武器都相当落后,但实战中还是能够带来一些关于战争模式,战争思维的启发。
    可以说,除了克尔纳这场战争的关联各方,整个世界还有无数眼睛注视着这场战争。
    ……
    “……无人机?”
    某部队驻地,某处指战中心。
    即便是深夜,这里依旧灯火通明。
    一众中高级指战员聚集在一起,对着大屏幕上显示着的克尔纳首都附近区域的战场实时俯瞰画面,
    做着一些推演,交换着一些意见,偶尔还会发生一些争执,让意见的交换变得比较激烈。
    一位穿着军装的首长,站在前方,没有参与。
    更多的时候反而看着华新社莫道这边的报道直播。
    在听到莫道先前对克尔纳战场上无人机的利用时,这位首长眼里若有所思。
    在这个时期,国内无人机方面其实已经有相当程度的成果。
    只不过,军用无人机实战的机会实在是少。
    虽然能够看到军用无人机在未来战场上必然能够发挥极大作用,甚至改变战争模式,
    但主要也只是预测和演习的验证,终究没有实战看得直观。
    而克尔纳这场战争,至少说明在单兵层面,小型无人机在战场上能取得极大的杀伤效果。
    就是莫道拍摄到的这些交战画面来说,有好几处的交火都是以无人机的袭击为结束。
    “这单兵无人机在实战中的效果很好啊,他们这儿还是用得民用改得,军用的能够更隐蔽,更快,杀伤范围更大……”
    旁边,这位首长的老搭档,参谋长眯着眼睛望着报道画面出声说了句。
    “还真是,想想我要是在战场上,打得打得,突然头顶上出现一个无人机架着枪口,火箭弹对着我,简直是恐怖故事。”
    旁边,一位指战员也说道。
    军装首长闻言点了点头,然后对旁边参谋说了句,让写篇军用无人机情况的报告给他。
    不过,也就是在这时,原本还做着这场战争的推演的一众指战员,大多都朝着莫道做得报道画面那边看了眼,
    “集束炸弹啊。”
    作为指战人员,在场一众军官自然是一眼看出来了,这可以说是‘臭名昭着’的大范围杀伤性武器。
    莫道拍摄的画面,让一众人完整看到了集束炸弹从子弹药分离,到落地,再到‘绽放’的过程。
    “真舍得下本钱啊。”
    有位指战员说了句。
    在阿菲卡的战争中,很少能够看到这种程度的武器。
    但他现在就是出现了。
    “爆炸范围内,克尔纳两方的人都有吧?”
    “嗯,反对派的人要少一点。”
    有指战员简单交流了两句。
    大部分指战员此刻都暂时停下了做战争的推演,望着这极具冲击力的一幕。
    同时,也是因为这枚集束炸弹被投下之后,意味着克尔纳这场战争将要走向新的阶段了。
    “克尔纳政府军要输了啊。”
    有位参谋低声说了句,其他不管是代入反对派还是政府军这边做推演的,都没有反驳这句话。
    其实从一开始,这一战,克尔纳政府军都是必败。
    即便是看起来,克尔纳政府军的装备占据优势,这集束炸弹炸死的人也影响不了这场战争。
    但有些矛盾的是,越是大的战争,它的输赢往往都不是战场上决定的。
    在欧罗巴州某些国家以及米国的干涉下,
    克尔纳政府军的兵力调动都是透明的……即便这样,克尔纳反对派还能时不时冒出一些不属于克尔纳的武器来,
    就这种情况,这场战争的结果其实早就注定了。
    “……咱们这位记者同志,倒是挺冷静果断的。”
    停顿了下,旁边的参谋长再说了句。
    跟着莫道拍摄下的画面,也能看到莫道在这儿短短时间里做出的反应,
    “看一下,这位记者同志所在的位置会不会受到这次爆炸的影响。”
    “没有在核心爆炸区域,看运气吧。”
    一位指战员回答了句。
    集束炸弹飞出来的数万枚弹片,即便是没在核心区域,即便隔着一两千米,
    弹片直接命中人体,该死还是得死。
    “嗯。”
    “临危不乱,的确是个好同志。”
    穿着军装的首长也点头,说了句,
    “要是在咱们部队,肯定也是个好兵。这个记者同志叫什么?”
    “莫道,华新社那边的同志。”
    旁边位参谋笑着回答了句。
    “哦,华新社啊,那倒是差不多。”
    首长点了点头。
    华新社和部队虽然不是一个系统,但渊源一直很深。
    不少有关部队的报道,也都是华新社独家报道的。
    一些官方的决定下发,更是如此。
    停下关于莫道这个记者的交流,
    一众指战员再关注着这场战争的走向。
    ……
    另一边。
    克尔纳观察区小镇边,
    那集束炸弹的爆炸暂时结束了。
    很幸运的是,莫道距离集束炸弹落下的位置还是有些距离。
    所以当集束炸弹带来的成片爆炸发生时,
    莫道和司机吕鸿没有因为处在那巨大的绞肉机中而被第一时间撕碎。
    而紧跟着飞向这边的弹片破片,虽然将这整个屋子都打得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但莫道两个人,基本都没受什么太严重的伤。
    “艹,这也太他么刺激了。”
    旁边,吕鸿手脚,整个人都还有些哆嗦,缓和过来之后,忍不住爆粗了一句。
    这句话,也被录入了麦,被直播了出去。
    要是平常,这都算是直播事故,但现在,也没有人顾及这些了。
    “吕老哥,你没事儿吧?”
    莫道将因为爆炸冲击波差点没甩出车里的摄像机重新对向先前发生的地方,
    同时问了句。
    “没事儿,就是额头因为刚才急刹车给磕了下,没啥大事儿,我看看车有没有事儿。”
    吕鸿应着,又再有些紧张起来,开始检查车。
    哆嗦都顾不上了。
    先前的爆炸冲击波,全靠车扛了大部分,
    这会儿,车后侧的防弹玻璃都给干出大量裂纹了。
    侧挡风玻璃,直接破了一个洞,另一侧,相应的车门上还有个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