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作者:吟游诗人渺   三国:叛军在逃太子开局火烧公孙最新章节     
    天堂与地狱没有我选择的权利,只有我被选择的命运!
    “以前吾父张举造反时,我没有选择的权利,自从踏上了造反这条路就只能一刻不停地走下去!”
    “因为停下,就只能坐以待毙!”
    “但是现在不同了,今天下纷乱,董卓专权,各地太守州牧各怀心思,汉室气数将近!”
    “比如长沙太守孙坚参与讨董时,先是逼死了荆州刺史王睿,路过南阳时又斩杀了太守张咨,这叫不叫做以下犯上,乱了纲常坏了规矩?”
    “近日中原又有消息传来,兖州刺史刘岱攻杀东郡太守乔瑁,义军讨董不能建立功业,反倒自己先行内讧!
    “另外我在雒阳时所见,一众世食汉禄的数百上千石朝廷大员,在董卓的淫威之下敢怒不敢言老实得像个鹌鹑,吃着朝廷的俸禄却侍奉国贼,这就是所谓的汉室忠臣吗?”
    “敢对董卓拔剑的互相攻杀,不敢对董卓拔剑的屈从国贼,两位先生认为,这大汉还有的救吗?你们坚持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董昭与沮授听后沉默无言。
    其实张昊还没说完,就连某些汉室宗亲都有不臣之心。
    对!
    说的就是历史上的刘焉和刘表,这两个老登也不是啥好鸟。
    一个因为望气之术央求皇帝给自己挪挪屁股,等皇帝死了就闭关锁州打造天子的车舆马具,顺便搞些神鬼谶言替自己登基做舆论宣传。
    结果事闹大了另一个跑去向朝廷打小报告,然后回头自己也打造起了天子器物,还公然祭祀天地,俨然一副皇帝的派头。
    这能叫忠心汉室?
    张昊继续说道:“还有世家!”
    “辽东乃苦寒之地,可就连辽东这种苦寒之地的豪强,手中掌握的力量都能对我这个辽东之主造成威胁,那么中原的世家大族可想而知!”
    “两位先生,这大汉啊,已经烂到骨子里了!”
    “这世上从来没有长久的国祚,高皇帝也是在秦失其鹿后取得的天下,我是反贼又如何?这天下终归是天下人的天下,唯有破而后立,这天下才能重获新生!”
    张昊的声音不大,却震耳欲聋。
    董昭、沮授张了张嘴还想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又没话说了。
    文人或多或少都有点文人风骨,相比武将要扭捏得多。
    张昊见两人还不好意思说效力的话,自己都有点着急了,干脆说道:
    “两位先生不如这样,我毕竟是个反贼,行事鲁莽不学无术,两位在我身边监督,也能避免因为我的过失而连累到了治下百姓!”
    董昭、沮授:“......”
    张昊:“......”
    董昭、沮授无言,场面再度冷场。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突然,
    张昊看到门外出现了甄尧的身影,像是茅塞顿开似的高呼了一声。
    “啊——”
    “我明白两位先生的意思了,不说话就是默认!”
    “甄兄,快请两位先生前往你办公的府邸,这几日辽东政务就交由两位先生了,给你和祢老弟放几天假!”
    门外的甄尧本来是向张昊汇报一些辽东民情的,听到张昊的话语顿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甄尧走进来问道:“主公,您刚才说什么?放假?”
    张昊连拉带拽地将甄尧推到董昭、沮授面前。
    “放假就是休沐的意思,一直以来辛苦你跟祢老弟了,这几天你们休息休息,一切政务交由两位先生来!”
    “可两位先生不是...”
    “什么不是,以前不是,现在就是了!还不快给两位先生引路,两位先生正在神游天际,拉着别摔了!”
    “哦哦...好吧...”
    甄尧还是搞不清楚状况,见董昭、沮授也没有拒绝,便揽着两人的手向外面走去。
    等走到门口,甄尧忽然想起了什么回头说道:“主公,如果是休沐的话可能正平(祢衡的字)不太愿意。”
    “嗯?为什么?”张昊反问。
    甄尧解释,“因为自从正平处理州中政事开始,每月只有一天会回家中休息,至于原因...你得问问你自己...”
    张昊:“......(°ー°〃)”
    董昭、沮授跟太史慈一样,暂且为张昊效力但又不认张昊为主。
    不过张昊也不介意。
    好事多磨,凡事来日方长,就如同被裹挟回辽东的徐荣一样。
    旅途颠簸劳累,徐荣的伤势在回程时好得很慢。
    尽管徐荣依旧想回雒阳为董卓效力,但身体状况和看押他的管亥等人却不允许。
    而一回到辽东故乡,
    徐荣的伤势一天比一天好得快,三天能下地,一个星期就能健步如飞。
    用一句话来说,来都来了不是?
    ......
    辽东的下个大事件是攻打高句丽。
    不过在这之前,新征入伍的士卒还需要各个将军操练一段时间。
    操练时间倒也不需要太长,
    因为入伍士卒大多都是青州黄巾,当过黄巾有战斗经验,不至于一上战场完全就是个新兵。
    趁着这个时间,张昊又找到蔡邕商议了一下辽东的教育问题。
    “额...岳丈,忙着哈,你这写的啥呀?”
    蔡邕正在编着汉史,见张昊突然找到他,顿时没好气地说道:
    “你一个辽东之主没事到老夫这儿来干什么?今日府上可没有额外准备膳食。”
    “嘿嘿,没事儿,我把我府上的庖厨带来了,辽东的炒菜您老吃着是不是觉得很正宗,不过最正宗的在我府上呢?保管跟喜宴上的味道一样,咱们好好聊聊呗!”
    张昊随意地在蔡邕面前坐下,蔡邕这时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辽东的产业如美酒、炒菜、甚至摇摇椅那种家具一经问世便销路极广,刘宏没嗝屁儿之前就传到了雒阳。
    蔡邕在雒阳也不是没见过,但辽东的这些东西在原产地吃着、用着又是不一样的感觉。
    很不错,挺对蔡邕胃口的!
    在张昊没说明来意之前,蔡邕忽然想起一事。
    “张昊,你身为辽东之主,又于前些时日成亲,却还没有取字有失礼节,不如我为你举行冠礼取个字如何?”
    “嗯?取字?我有字啊!”
    “你有字?!”
    “对啊!我自己取的,名叫日天,如日中天的日天,您老觉得如何?是不是特别好?”
    “你这不是胡...咳...好,很好,非常好!”
    蔡邕无话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