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人堆儿里谁有枭雄之姿,我张昊一眼就能看出!”
作者:吟游诗人渺   三国:叛军在逃太子开局火烧公孙最新章节     
    邺城的事暂且不提,
    张昊让徐晃留守幽州,高览进军河间,自带典韦奔赴安国一带的主战场。
    路上,
    张昊在与高览还未分别之前,高览好奇问道:
    “主公,您说吕布的霸业在中原,又让其先行前往颍川郡投靠公孙度,莫非您真会卜筮之法?”
    “卜筮之法?哈!当然...不会。”
    张昊嘴角上扬,脸上笑意盈盈。
    高览摸了摸鼻子,百思不得其解。
    “那主公您这么做,若吕布真的南投公孙度却没有得见霸业,岂不是得罪了吕布?”
    “非也!我虽不会卜筮之法,但天下局势的变化却告诉我中原或许即将生乱,将吕布送往中原,不过是推波助澜罢了!”
    见高览感到疑惑,张昊不紧不慢地从头说起。
    “去岁徐和领青、徐黄巾西寇兖州,致使兖州刺史刘岱被杀,随即兖州各郡的士人为了抵御黄巾,迎立曹操为兖州牧。”
    “而曹操入主兖州后,设奇伏、昼夜会战终于击败徐和,还收编了徐和手下数量众多的青、徐黄巾,并且从中挑选数万最精锐的战兵组成嫡系部队。”
    “说到这里,高将军我问你,你认为光凭曹操自己,在兖州有那么多的土地养活这群收降的黄巾吗?”
    高览顺着这个思路思忖片刻,摇了摇头。
    “恐怕...很难吧!”
    “末将虽然不知道兖州百姓的状况,但主公治下的幽、辽两州却是清楚的,政令通达,豪强畏缩,即使是接纳的流民亦有地可耕。”
    “青、徐黄巾不知数十万,曹操新入主兖州或许可依靠州中存粮接济这些黄巾,可一旦州中存粮吃完,黄巾无地可耕又该何去何从?”
    张昊眼中露出一抹赞赏之意。
    像张合、高览这种能崭露头角的人,眼界是要比普通百姓高得多呀!
    随即张昊两手一拍,摊着手道:“所以...兖州的矛盾这不就来了吗?”
    “黄巾寇兖州,当地的士人们迎接曹操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家财土地,双方此时是盟友关系。”
    “可曹操在击败黄巾后顺势拥有了黄巾的力量,实力超过当地士人太多。”
    “兖州有限的土地都掌握在这些豪强士人手中,曹操要想养活黄巾,就势必得从这些士人手中夺取土地,因此双方的关系从盟友就转变为了敌人!”
    “兖州名士边让被杀,就是此中矛盾冲突的例子。”
    张昊把话说完,高览像是茅塞顿开一般。
    “所以...主公的意思是兖州士人与曹操有隙,您让吕布南投公孙度,就是为了在合适的时机参与兖州之争!”
    “而曹操麾下精兵强将不少,兖州士人要想叛乱光靠自己是不行的,但借助吕布的力量至少就有一战之力了!”
    说到这里,高览一脸正色地拱手一礼。
    “主公高见,末将佩服!”
    “不过...主公为何会对兖州的曹操如此上心?”
    “曹操在入主兖州之前,仅仅只是依附于袁绍的一个东郡太守,而我们现在却正在与袁绍对阵,这...”
    高览眼中再次露出不解之色,张昊目光飘忽看向别处。
    “咳!高将军你别不信,我张昊向来看人很准!人堆儿里谁有枭雄之姿,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主公洞若观火,真乃神人也!”
    ......
    数日之后,
    张昊平安抵达安国,在县治中见到了麴义等人。
    “主公!鲜于辅于高阳战败责任在我,请主公责罚!”
    一见到张昊,麴义立马跪地请罪。
    狂归狂,傲归傲,但做错了事不代表不敢承认!
    引诱袁绍大军北上的计划是他提出来的,袁绍没有上当不说,己方不仅丢了武垣,还吃了一记败仗,麴义确实有点责任。
    张昊亲手将麴义扶起,并且拍了拍对方身上并不存在的尘埃。
    “麴义将军何出此言?”
    “计划虽是由你提出,但也是经过了我的同意!”
    “军争上的事哪有什么常胜,你来我往、互有胜负才是常态,麴义将军不用介怀,若真是过意不去,那就罚你半年俸禄补在兵卒的抚恤上。”
    张昊说完,转移话题开始了解军中现状。
    也就在这时,有传令兵带着急报前来。
    “报~~~启禀主公,攻掠魏郡的黑山军全军溃败!”
    “袁绍麾下谋士许攸与黑山叛徒陶升、眭固,在邺城酒宴上毒杀于毒等人!”
    “于毒、白绕等数部黑山渠帅身死,袁军大将崔巨业趁机袭城,邺城的所有黑山军一役尽没!”
    麴义等人听完,尽皆大惊。
    “什么?于毒死了?魏郡的所有黑山军大败?”
    “据我军所知,于毒手下有十余部黑山渠帅,近十万人,就是十万头猪也不会败的这么快吧!”
    “就没有邺城之外的黑山渠帅起兵,反攻邺城吗?”
    传令兵摇了摇头,如实道:“于毒在邺城置办酒宴,魏郡所有黑山渠帅皆在城中,无一人幸免,没死的也都投降了袁绍。”
    “之后崔巨业从邺城出发,连拔梁期、武安、涉国等县,魏郡十万黑山军大多非死即降,能成功逃离魏郡的不足万人。”
    “这...”众人已经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张昊也在心中叹了一口气,盟友不给力呀!
    这仗,没必要再打下去了。
    “麴义,话说我之前让你转交给袁绍的议和书信,你派人送给袁绍了吗?”
    “回主公,没,末将见袁绍大军未动就没有送。”
    “嗯,没送也无妨,改改再送于袁绍吧!”
    “啊?主公,难道你打算与袁绍议和?”
    张昊没有否认,目光平静地看向在场众人。
    “在抵达安国之前就有这个想法!”
    “我军虽有张燕相助,然从邺城之变就可看出黑山军内部隐患颇大,张燕该整顿一下黑山所有势力了!”
    “另外幽州刚经历赵犊、霍奴之乱,需要恢复元气;辽州底蕴不足也无法为我军提供助力,常驻辽州的朱灵到现在都还在平定州中叛乱。”
    “既然我军与袁绍相争谁也奈何不了对方,那还不如暂且罢战言和,待厉兵秣马后再来一较高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