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才胜德谓之小人
作者:夏正贰拾   大秦:开局被始皇听见心声最新章节     
    【要不是李斯最后为了确保自己在新的统治阶层中保持重要的地位,伙同赵高矫诏,杀害了扶苏,扶持胡亥上位,凭借他的才能,千古一相的位置上,绝对有他一席之地。】
    林舒幽幽轻叹,垂眸看着折子。
    嬴政眼底讳莫如深,李斯是他一手扶持上来的,他何尝又不思乱如麻,感慨万千呢!
    嫪毐叛乱后,吕不韦的势力被肃清,李斯作为吕公门下势力却并未受到牵连,这是他给李斯的机会。
    可紧接着发生了韩国“疲秦计划”之事,来自韩国的水利专家——郑国是间谍的消息被曝光出来,他愤怒至极,怒不可遏,恨不得立马将郑国凌迟。
    虽然最后理智回笼,他选择让郑国继续主持工程修渠,历时十年完工,耗费无数人力物力修建完成郑国渠,引泾河水灌溉农田,使关中变为天下粮仓。
    但怀疑的种子已经埋下,他时刻觉得来自六国的客卿都是别有用心。
    他听信了朝臣的进言,对其辅助行政团队进行巨大调整,下达《逐客令》,驱逐六国客卿出秦,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
    可李斯在临行前主动上书,劝说不要逐客,写下《谏逐客书》,细数历代君王召士纳贤的例子,说明重用客卿的重要性,又说他爱好的宝物都来自诸侯国,不应该看重外物却轻视人才,揭露出驱逐客卿的不利之处,处处站在秦国的立场考虑问题。
    李斯用一篇洋洋洒洒又别具说服力的文章展现出自己出众的才能和智慧谋略,重新入了他的眼,所以他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立即废除了《逐客令》,并升任他为廷尉。
    廷尉列位九卿,为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长官,汇总全国的断狱数,主管诏狱和修订律令的有关事宜。
    李斯也没有辜负他的重用,以法家思想治理秦国,并且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十分切合他的心意。
    如果没有林舒的到来,没有听见她的心声,不知道未来历史的走向的话,李斯会是他心目中接替王绾,成为秦国丞相的首选。
    虽然李斯依旧被重用,但是嬴政知道,许多东西都变了,他不会放置一个炸弹在扶苏身边。
    赵高和李斯两人,他逝去时一定会带走的。
    至于现在嘛,就先好好的用着,用林舒的话来讲,就是压榨剩余劳动价值。
    林舒又看了一遍折子,青海郡的大概情况了然于胸,却更加唏嘘李斯起来。
    李斯用秦,机、云入洛,一时呼吸风雷,华曜日月,天下奔走而慕艳。事移时易,求牵黄犬出上蔡东门,听华亭之鹤唳,岂可得哉。
    从楚国的一介小吏一步步爬到大秦丞相之位,成为嬴政的左膀右臂,不仅助秦成帝,还奠定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格局。
    帮助嬴政统一六国之后,参与了治理国家法律的制定,统一车轨,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无不有划时代的意义,并且李斯政治主张的实行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最后被下狱并诛其三族,腰斩于市,无人问津,林舒不知道李斯临死前是否回想过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是否对矫诏一事后悔过。
    【李斯啊李斯,真是一个才胜德谓之小人。】
    遇上了能够驾驭他的领导,譬如嬴政,他能够成为一统天下的功臣、建设新秩序的规划师,做出一番了不起的功绩。
    一旦无人压制,则摇身一变,堕落成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的奸臣。
    嬴政隐晦的视线落在林舒身上,他很赞同这个说法。
    指尖在骚动,想给她竖个大拇指怎么办?
    “考虑的如何了?”嬴政出声问道。
    林舒还在想李斯的事情,思绪一下被打断,一脸茫然的抬起头,碰触到嬴政的视线时,立马反应过来。
    “青海官学里的学生入学时间尚短,还不急着参加科举。”林舒说完,垂眸思索了两秒,继续说道:“倒是扫盲教学活动结束后,可以整一个考试,在每个部落或者几个相邻的部落里,选拔出一个里长出来负责总管各项事务。”
    青海官学的学生质量并不好,九成都是西羌人,并不熟通秦国文字和语言,需要从识字开始学起。
    其他的一部分学生是从附近的陇西郡和北地郡过去的,学习进度虽快,但毕竟户籍不是青海郡,归属感并不强。
    李斯想让青海官学的学生参加科举,应该是为了这部分的人考过之后能留在青海郡任职。
    林舒饶有深意的一笑,李斯变得腹黑了呀!
    嬴政颔首:“你提议的扫盲教学计划不错,就依你所言,在青海郡开办里长考试。等以后各地官学建立后,相应的扫盲教学也得开展起来。”
    林舒说的对,愚民政策不可取。
    百姓缺乏知识和教育,不仅对国家进步发展造成了阻碍,也容易被欺骗和控制。
    尤其是那些还在逃亡的降国余孽,在民间煽风点火,拉着复国大旗就能招募一批愚昧百姓为他们出生入死,这里骚扰一下,那里磨蹭一下,像个苍蝇似的闹得人心烦。
    公子嘉发来一条消息......
    公子嘉撤回一条消息......
    公子嘉退出了群聊......
    嬴政:算你小子跑的快。
    青海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开启民智,将一个更好的未来摆在他们面前,使得西羌人自主的臣服大秦,成为秦国新的一股战力。
    说起青海郡的事情,嬴政想起王翦给他的上书:“关于军队里增设政委一职的建议,寡人收到不少反馈,各地的驻军如今整个军容风纪都不一样了,王翦和蒙武等人都上书为你请功呢!”
    政委带领着军队将士从基础文字开始学习,再到各种行军打仗的战术,现在不止老将懂得排兵布阵,下面的百夫长和什长,乃至一个普通小兵也懂得什么叫兵法。
    不仅减少了战场上对敌之间产生的伤亡,还给一些驻扎在动乱较少的边境兵士开辟了一条新的晋升渠道,只要学的好,就可以往上提拔得到重用。
    政委的任务不止于此,他们还会组织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军队执行条令和其他法规,弥补了将领们对于下面兵士文化教育的不足,维护军队纪律,保证军队的团结、稳定、集中和统一。
    总得来说,一个并不实际接触军权的职位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整体实力,嬴政表示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