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王贲的偶像是白起
作者:夏正贰拾   大秦:开局被始皇听见心声最新章节     
    谈及水利,大多数人的反应都会是事关农耕或者治国基建,所以在古今中外的各数战争中,将领们极少会采用水攻。
    主要是水攻相比其他战术,更加依赖天时地利人和。
    如同赤壁之战,如果那夜赤壁缺少了一场东风,或许曹操也不会败退,早已结束天下三分的局面。
    冬日的云梦泽,长江茫茫两岸,赤壁之地,西北风寒冷刺骨,可偏偏在那日,刮了一场令人意想不到的东风。
    因为一场恰逢其时的东风,孙权、刘备联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破了曹操大军。
    但如果没有天、地、人三者之间相互默契的配合,一场东风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周瑜选择有利的决战地点,实际勘测地形,寻找出来敌人弱点,利用特殊的气象条件,采用有利的火攻战术,还挑选了正确的执行火攻人选。
    所以才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而历史上的水淹大梁虽没有赤壁之战那样辉煌,但也不可小觑。
    林舒视线望向虚空,幽暗的瞳孔失焦,好似有一幅墨色的画卷在她眼前展开,上面是一座宏伟的城楼在静静矗立。
    嬴政正和魏假等人谈论魏国宗室贵族家里那些年幼子女的安顿问题,魏假谨慎的与嬴政交谈。
    魏假说话的不经意间,总会露出些许魏地口音,独特的腔调在林舒耳畔响起。
    她仿佛能听到无数百姓的水中哀嚎,痛苦挣扎后逐渐消失。
    林舒庆幸,传回的消息及时,阻拦住了王贲,要不然,历史的悲剧会再次重演。
    不过大梁城的地理位置属实是有点问题,白圭这人啊,眼光太过短浅。
    白圭是个聪慧的巨商,号称富比范蠡,曾是魏惠王的丞相。
    大梁就是他帮魏惠王挑选的建都之地,本意是因为大梁四通八达、条达辐辏,能够带来更多的利益。
    最后也如白圭所料,大梁城建成后,经济繁荣昌盛,人流络绎不绝,百姓定居于此。
    实力与周都洛阳、秦都咸阳、齐都临淄、赵都邯郸不相上下。
    却丝毫没有考虑到,大梁城有个难以解决的漏洞——黄河。
    黄河流域水灾泛滥,两岸百姓深受其害,大梁城距离黄河过近。
    虽然魏国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财力、人力对黄河进行治理,但收效甚微。
    一旦黄河水泛滥,大梁城首当其冲。
    而且白圭也没考虑到,如果哪天魏国国力衰微后,以大梁城的地形,没有高山大川的阻挡,会被多少豺狼虎豹惦记。
    白圭治理河患,在大梁城周围挖掘宽阔的护城河,修筑堤坝,想着以后发生战乱,靠护城河阻拦攻城兵士。
    可不曾想到,成也在水,败也在水。
    即使前有张仪为强迫魏王退出合纵,威胁道:“决荥口,魏无大梁;决白马之口,魏无外黄、济阳;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陆攻则击河内,水攻则灭大梁!”
    后有信陵君魏无忌深谋远虑,看到了大梁城的不利之处,上谏魏王:秦有韩国之地,开决荥泽水以灌大梁,大梁必亡!
    但无济于事,因为无论是哪任魏王都没作出什么确切的决策出来,去改变大梁城危险的局面。
    魏安厘王还把信陵君的谏言当成一个杞人忧天的笑话,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一个没有远见的国君,还不能虚己受人,怎能使自己的国家走得更远呢?
    【还是我政哥牛掰。】
    嬴政不动声色的瞥了眼队伍里林舒,眉头一挑。
    林舒肯定又是在想他,而且大概率是历史上的那个他,要不然无缘无故的夸他。
    夸吧夸吧,多夸点,他爱听。
    嬴政端着架势继续和魏假聊天,主要是他单方面打击,炫耀,魏假单方面受虐。
    他说的话不轻不重的,但偏偏激得魏假他们抓心挠腮的疼。
    要是用个准确的词来形容,就是林舒口中的死绿茶。
    怪不得林舒说绿茶一出,百茶让行,魏假的憋屈样着实引人发笑,让他很喜欢。
    爷爷安厘王昏庸无能,孙子魏假虽有几分贤明,但可惜为时已晚,魏国已经沉疴难返。
    不,最可惜的还是信陵君,合纵攻秦,何等人才。
    秦国能有今日,离不开列祖列宗的英明领导,嬴政看着魏假,心生感叹。
    林舒支着耳朵听魏假说起大梁城,撇了撇嘴。
    感谢她吧,要不是她及时拦下了王贲那猛人,你们早就去向魏家祖宗谢罪了。
    她应该要写点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故事给王贲那厮送去,要不然下一次又不知王贲会干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出来。
    而且,林舒严重有理由怀疑,王贲的偶像是白起。
    白起淹郢城,王贲他就淹大梁,主打一个对自家偶像爱得深沉。
    这三年来,嬴政采纳林舒的建议,实行军队改革。
    先改变二十级公爵位制度,因任何缘由而获得的封爵,战功、技术等等,全都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大概意思就是,即使分封了,也不会赏赐实际的土地,土地会牢牢掌控在国家的手上,不允许私人把控。
    有爵位,但是不能管理治下百姓,百姓由当地郡守,县令管理,一切照常。
    每年该享受的俸禄会由少府发放,但是没有权利处理封地事务。
    然后严肃军队纪律,不烧杀抢掠,随意欺压百姓。
    她可是依照抗日战争期间上海战役时确立的《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所改动的。
    林舒知道,打仗就是把脑袋别到裤腰带上,除了伟大的革命先辈们,没有利益,谁会无条件拼命。
    所以从恶贯满盈的那些大户身上搜刮下来的油水会分发给每位将士。
    还让太医府、军医、民间医师联合在一块儿,建设完整的医疗保障体系,为那些受伤的将士提供好的医疗技术。
    还有各种福利待遇,譬如在王商会的商队里,优先录用残疾的退伍军人,军人子女可以放低条件考核,进入各地官学学习......
    就依靠着这一条条落地的计划,秦国的军队战力非比寻常,无人可挡,却又军纪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