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那甄嬛颇合你意
作者:鲁达的余月白   华妃重生后,成为了胖橘的白月光最新章节     
    第二十八章: 那甄嬛颇合你意
    温太医走后,端妃的贴身宫女吉祥说:“娘娘,这华妃到底是何用意?”
    端妃也茫然,“本宫也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且看吧。”
    这么些年,被华妃欺压、虐待惯了。今天突然被告知,自己的身体真的是在华妃的帮助下一点点好转,端妃不习惯、不自在。更多的时候是不相信。
    端妃更不相信华妃会这么好心。
    “娘娘,温太医和端妃娘娘交代了实情。”周宁海将延庆殿的事情告知了华妃。
    华妃半倚靠在座位上,低低地“嗯”了一声。她想,既然温实初和甄嬛是旧交,想必不久,延庆殿的事情,也会传到甄嬛的耳朵中。
    养心殿里,夏刈送来了西北的密函。
    看完密函,皇上把密函揉成了一团,砸在了书桌上。
    “罗卜藏丹津确实有反心。”
    夏刈低着头说:“ 年羹尧在西北暂时没有异动。最近就只和华妃通过一次书信。”
    皇上手里攥着书信,喃喃道:“朕应该去看看华妃了。”
    在去看华妃之前,皇上照例去 了寿康宫。
    “皇额娘,看来西北一战不可免了。”皇上坐在太后身边叹了一口气,手里不停地捻着佛珠。
    太后皱着眉说:“先帝爷还在时,就颇为看好年羹尧的才干。皇上如今正在用人之际,也管不得这么多了。最近,有空了多去看看华妃,以安抚年羹尧之心啊。”
    皇上点点头。
    似乎想到什么,太后看着皇上又说:“哀家听说 ,那甄嬛颇合你意?”
    一提到甄嬛,皇上就会想到已故的纯元,忍不住嘴角上扬。
    “凑合。这甄嬛颇有才气,又是个会体贴人的。还天真地把儿子唤作夫君,那副烂漫纯真的模样.........”实在太像纯元刚刚入王府的样子了。
    后面的话,皇上没有说下去。
    太后抿着茶,唇角噙着一抹讥笑,也不言语。
    他们心知肚明地沉默着。
    出了寿康宫,皇上直接摆架翊坤宫。
    华妃日日熏那欢宜香,觉得头晕脑胀地,便索性让太监们在院子里搭一个秋千架子,坐在那里看书。
    皇上来得着急,也没有让苏培盛通报。
    周宁海看到了皇上明晃晃的龙袍时,也来不及告诉华妃,只得在跪在地上请安时,提高了音量。
    “皇上万岁万万岁!”
    华妃听到了动静,忙走出来。
    她手里拿着书,样子颇为着急,待真的看见是皇上时,她笑了,眼里尽是期待。
    “皇上万福金安!”
    她 恭敬行了大礼。
    皇上想到过不久就会重用年羹尧,便大步走上前,双手扶起她:“不必拘礼!你以前可没有和朕这么客气!”
    皇上笑呵呵地轻轻拍着华妃的手,眼里都是宠溺。
    华妃 看着皇上的眼神,也是一副羞怯的模样。
    “皇上是臣妾的天,臣妾当然是要日日仰望着皇上才能活着。”
    这句话皇上听着非常受用。
    他当然希望世间所有人都仰望、敬畏自己。因为他是真正的真龙天子!
    皇上看见华妃还拿着《左传》,不由得惊奇。之前,他只是以为,华妃是三分钟热度而已。看了两三天一定会把书扔到一边。
    没想到,过了几个月,华妃竟然还在看《左传》。
    皇上看华妃的眼神,多了一份赞赏。
    “朕见你天天捧着这本书,来,说给朕听听 ,你最喜欢里面哪个典故?”
    华妃把书合上,微微一笑,“《烛之武退秦师》。”
    皇上微微挑眉,“说说看,你为什么喜欢这篇。”
    华妃盈盈一笑,美波流转:“ 秦、晋是强国,郑是弱国 ,若发动战争,郑国必败。但是,烛之武以一己之力,凭借对时局的洞若观火和过人的辩才,终于使郑国免于灭亡,可谓智取,臣妾佩服。”
    皇上听了微微颔首。
    “两军交战,兵强马壮的那一方不一定就会取胜。反之,兵力弱的那一方,不一定必败。”
    华妃行礼,用充满崇拜的眼光道:“皇上英明!”
    进入殿中,皇上和华妃相对而坐。
    想到过不久,年羹尧就会成为统领几十万大军的大将军,皇上担心他会拥兵自重,勾结华妃发动政变,所以皇上打算拿话试探华妃。
    “西北那边出事了。”皇上假装愁眉苦脸,余光却时刻观察华妃脸上的表情。
    华妃一脸迷茫地问:“皇上,西北出什么事了?莫非是闹了雪灾?“
    看到华妃全然不知西北军情的模样,皇上稍稍放心了些,但他依然没有停止试探华妃 。
    “你不是和你哥哥通信了吗 ,你会不知?”
    华妃茫然地摇头:“臣妾就是一个榆木脑袋,文不就武不行。哥哥怎么会和臣妾讲这些?”
    皇上见华妃真的不知情,终于稍稍地放心了些。
    “朕打算册封你哥哥为扶远大将军,让他去攻打青海,你觉得如何?”
    华妃一听,赶忙跪在地上,面露惊惧。
    “皇上,哥哥不堪大用,请皇上收为成命。”
    望着华妃诚惶诚恐的样子,皇上心里十分满意。倘若华妃露出欣喜之色,皇上必定会十分生气 ,觉得华妃和她哥哥一样十恶不赦。
    “哪有自家妹妹这么说自己哥哥的?”皇上故意嗔怪华妃,“你哥哥在先帝还在时,就颇得先帝赏识。朕想来,先帝看中的人,必定不会差。”
    华妃还是跪着,“皇上,定是哥哥以小聪明骗取了先帝的赏识 。其实哥哥并没有多少才干。”
    华妃故意把年羹尧说的一文不值,就是希望皇上不要让他去平定青海之乱。
    “越说越离谱了!你哥哥年羹尧若是没有真才实干,先帝怎么会重用他?朕怎么会坐在这龙椅之上?”皇上笑着看向华妃,他倒是想看看,华妃怎么答。
    华妃依然跪着回话。
    “哥哥只不过是运气好了罢了。大清军队兵强马壮,即使没有我哥哥率领,换了另一个将军,也能够战无不胜。皇上本来就深受先帝赏识,哥哥只不过运气很好,被皇上选中了,成为臣子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