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查卷宗分析案情
作者:新津凡真   考仙慧根超级难!成绩震惊修真界最新章节     
    听了秦木会的夸奖,范真笑着说道:“哈哈,秦县丞谬赞了,这都是本官应该做的。”
    “正所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番薯’嘛。”
    然后,范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大声地对着周围的老百姓说道:“鉴于罗三海在刑场上喊冤,本官认为,此乃人命关天之大事,所以当慎之又慎!”
    “因此,本官在此宣布:根据大松国《刑律》第一百一十九条之规定,本监斩官认为,此案仍有继续调查的必要。”
    “所以本官决定,今日暂缓对罗三海的行刑,并延长此案的调查时间七日。”
    “等最终的调查结果出来之后,本官再视调查的情况,决定是否对其继续行刑。”
    “来人,先将囚犯罗三海,押回衙门的大牢。”
    “待本官对此案亲自调查七日之后,再行宣判。”
    周围的老百姓,在听见范真所宣布的决定之后,都不禁顿时欢呼起来。
    “范大人英明!”
    “范大人真乃一位青天大佬爷啊!”
    “太好了,罗三海这下说不定真的有救了!”
    ......
    百姓们在欢呼,秦木会则在心里面想到:年轻人,你还是太嫩了一点儿啊!
    此案所有的证据和口供,都是一应俱全的。
    你想要通过翻案,来树立自己的威望,哪有这么容易啊!
    你以为上一任的县令蔡敬,真的只是一个一无是处的草包吗?
    若不把表面上的文章都给一一做好,他又凭什么敢判罗三海的斩首之刑呢?
    所以啊,年轻人,你想要将此案给翻过来,可是没有那么简单的哦!
    到时候,此时为你而欢呼的这些老百姓,必定会将你给骂的狗血淋头!
    是你给了他们希望,可是,最后却又让他们感到了绝望。
    百姓们由此所产生的滔天仇恨,那是足可以将你给淹死的啊!
    嘿嘿嘿......
    ......。
    范真回到县衙的府邸,立即调来刘四石被害一案的卷宗。
    然后,范真便和任云舒、胡海燕以及轩辕宏光三人,一起研究起案情来。
    范真决定前来红尘悟道之后,就将此事告诉了任云舒和胡海燕,以便让她们安心地在青竹院内住下去。
    谁知任云舒在听了此事之后,立即表示,自己也要到红尘中来悟道。
    她也要像范真一样,在筑基的时候,达到完美的筑基境。
    于是乎,任云舒又使出了自己的撒娇大法。
    让范真无论如何也要带上她,一起到凡俗世界去进行悟道。
    面对任云舒的撒娇大法,范真很快就败下阵来了。
    所以最后,范真只好举手投降,答应了此事。
    见任云舒的奸计得逞,胡海燕则是一脸无比期待地,眼巴巴地看着范真。
    她那眼神中的意思,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面对胡海燕眼泛泪光,我见犹怜的样子,范真又如何能够硬得起心肠来拒绝她呢?
    所以最终,范真一副豪气干云的样子,表示要带上二女,一起到红尘之中来悟道。
    而二女离开天一阁的批准,也是由范真向诸葛光要来的。
    而轩辕宏光,自然是跟着胡海燕转的啦。
    于是乎,这四个人就一起到红尘之中来了。
    经过一番商量之后,大家一致认为,在衙门里当官,可以很好地观察到人世间的善与恶。
    如此一来,就非常有助于大家的悟道。
    接下来,四个人便是找到了大松国,一个只要有足够的银子,就能够买到官来做的国度。
    于是乎,就有了范真,如今当上了正定城县令的这一出戏码。
    等四人都将此案的卷宗看了一遍之后,范真开口问道:“大家觉得,此案有没有什么可疑之处?”
    任云舒首先开口说道:“单纯从卷宗上来看,我觉得好像没有什么问题啊。”
    “人证、物证等证据,都是齐全的。”
    “唉!反正我是看不出有什么疑点的。”
    对于任云舒的说法,胡海燕不禁有点儿好笑地说道:“云舒,你这是懒得动脑的毛病又犯了啊!”
    任云舒不禁惊讶道:“哦?海燕,难道你发现了什么疑点了吗?”
    “快!”
    “你赶紧给我说说,究竟哪些地方存在疑点呢?”
    胡海燕环视了一下在座的三人,见范真对其点了点,然后她才开口分析起来。
    从卷宗上来看,此案的起因,是因为两个月之前的一件事。
    刘四石在木工局内,当着数百名工友的面,当面指责工头罗三海所负责的太师椅上的雕花,存在一定的瑕疵。
    但是,罗三海作为木工局的一个小工头,又怎么可能向刘四石这个普通的小木工低头呢?
    更何况,还是当着数百名工友的面,让他当众认错。
    于是,两人便因此而结下了梁子。
    而且,他们两人之间的矛盾,在此之后,更是已经影响到了同组木工所负责的工作的进度。
    为了不耽误大家的工作进度,其他工友们就想为他们两人调解一下,以便化解掉这一矛盾。
    于是乎,在案发的当晚,同组的工友们便一起凑钱,请两人一起到外面去吃饭喝酒。
    在饭桌上,等酒过三巡之后,经过工友们的一番劝说,两人终于也把话给说开了。
    罗三海负责的太师椅上的雕花,确实是纯在一定的瑕疵的。
    但是,刘四石也不应该当着众人的面给说出来,搞的罗三海这名工头下不了台。
    双方互相道歉之后,工友们都觉得,此事就此便算是揭过去了。
    等酒足饭饱之后,众人便醉醺醺地各自回家去了。
    谁知,第二天一早,刘四石的妻子攀静怜就向官府报案了。
    攀静怜陈述,自己的丈夫刘四石一夜未归,怀疑是被工头罗三海给谋害了。
    因为丈夫说过,最近与工头罗三海发生了矛盾。
    官府首先以人口失踪为由,对此案予以备案。
    可是,在过了三日之后,刘四石依然未曾出现。
    于是,官府也开始怀疑,刘四石可能真的是被人给害了。
    而她的妻子攀静怜对官府说,最近,刘四石只与工头罗三海发生过矛盾。
    而他们之间的矛盾,所有的工友们都知道。
    于是乎,罗三海就成了最大的杀人嫌疑犯。
    很快的,官府就将罗三海给抓了起来。
    一开始,罗三海自然是不承认是自己杀了刘四石的。
    并且,他还将出事的当晚,双方已经将此事给化解掉了的情况,如实地向官府说了。
    虽然,也有同组的工友们可以证实这一情况。
    但是,上一任县令蔡敬,根本就不相信罗三海的说词。
    他认为,罗三海只是表面上答应了和解,实际上依然对刘四石怀恨在心。
    于是,趁着当晚刘四石喝得醉醺醺的状态,应该是在其回家的半路上,便将其给谋害了。
    然后,罗三海再将刘四石的尸体,给秘密地藏了起来。
    所以,在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无法发现刘四石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