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医者有仁心
作者:金小鲤   姐弟穿越,从摆摊开始逆袭成首富最新章节     
    这话,是李氏照着叶思思的嘱咐,私下里跟他们两口子说的。
    而这件事,叶冬岩,叶冬庆哥俩也都并不反对,他们哥俩一个虽然孝顺,但只乐意孝敬自己亲爹。
    另一个更是对亲爹都没啥感情,不过是不愿自己一家子人背上不孝的名声,才勉强承担这份责任罢了。
    所以作为梁海夫妇的主子,他们自然也不愿意自己“家里人”被“外人”随意使唤,欺负的。
    而这梁氏两口子也都明白主子的意思,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几个都没对林桂花说实话,并没有告诉她,自己两口子其实已经是叶家人了。
    而这么做的真正原因,看似是为了不让叶有贵他们清楚叶冬岩,叶冬庆哥俩如今到底有多少产业外。
    最大的原因,还是为了保全梁氏夫妇,免得林桂花他们这一大家子不至于在他们两口子面前耍主子的威风。
    果不其然,并不清楚事情真相的林桂花真的当梁氏夫妇是请来帮忙的人了,所以在他们提出要求后,为了留下他们,立马点头应了。
    而此时叶冬岩方才站出来,又装模作样的说了几句好话,这才“勉强”将梁氏夫妇劝住,让他们接下这份工作。
    等事情妥当后,那梁氏两口子立马摆正了态度,他们夫妻二人都是手脚勤快的主,刚一进入工作状态,便立马开始收拾起叶有贵住的这间屋子来了。
    而叶冬岩见他们开始忙活了,便也不再与林桂花啰嗦,只坐在自己紧闭双眼的老父亲床前,小声的哄着他,与他说话。
    林桂花见此情形,觉得自己在屋里似乎有些多余,便讪讪的笑着招呼一声,然后出门去了。
    外头的一大堆事情,人家梁氏夫妇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不会插手。还是只能由她来做。
    林桂花愣愣的看着冷清萧条的院子,如今明明应该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可也不知道为什么,家里院子里那棵年年都枝繁叶茂的杏树却一直没动静,甚至连一点发芽的迹象都没有。
    她站在那里,看着堆积如山的碗筷和脏衣裳,竟情不自禁的流下泪来。
    叶冬岩在叶有贵屋里陪着他大半天,连晌午饭都只是吃了自己随身带的干粮。
    眼瞅着老父亲这般模样,他是心疼的不行,恨不得立马把他带进县里,亲自在床前伺候孝敬着。
    也不知道是心疼自己的儿子还是什么其他原因,那叶有贵在闭眼装死了半日后,最终还是睁开了眼睛。
    不得不说,虽然他是个混账东西,但对于叶冬岩来说,他确实是个好父亲。
    可以说,他前后娶了两任妻子,亲的,继的,加一块有六七个孩子。而他最疼爱,最喜欢的,终究是叶冬岩。
    如今知道自己即将走到终点了,他倒是也不害怕什么,只是心里是真的不舍得这个大儿子啊。
    父子俩拉着手,眼睛里满满的都是晶莹的泪,就这么你看着我,我听你说,待在一块好几个时辰。
    直到申时二刻左右,那梁海上前回话说,闫大夫也要回城去,还等着叶冬岩去村长家时,叶冬岩方才依依不舍的起身,准备离家。
    其实他刚刚偷偷有和叶有贵提起要接到到县里去住,并告诉他,不用担心冬庆那边,自己可以单独替他租间小院子,陪他住下。
    可叶有贵依旧是摇头拒绝了,至于为什么原因,他如今已经不能开口说话了,自然也是无法解释的。
    叶冬岩猜测,可能自己父亲一辈子生活在这村子里,所以不愿意,也不敢离开这里去别的地方生活。
    甚至他觉得老爷子应该也是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所以害怕自己死在外面,这才拒绝自己的。
    不管是哪种原因,大孝子叶冬岩总归是不会勉强他爹的,便只是嘱咐梁海夫妇,一定要好好伺候照顾老爷子。
    如今县里的事情实在太多,他不便留下来过夜,这会子都已经下午了,他也该走了。
    跟父亲和林桂花说了一声后,叶冬岩便赶了马车准备去村长家,接上闫大夫,然后一块回村子去。
    闫大夫的确是个有德之人,到了村里,也并不摆什么架子,直接便在村长家的堂屋开始坐诊起来。
    因为是不收银子的义诊,所以村里大小,身体有哪里不舒服的人家都上门来了。
    都到这会工夫了,那村长家院子里也还挤满了人。
    眼看着叶冬岩来了,村长赶忙起身招呼,然后又和闫大夫打了个招呼,这才把叶冬岩请到里屋坐下。
    “哎哟,咋还这么些人呢?”叶冬岩皱着眉头道,“闫大夫来了也有两三个时辰了吧!”
    “唉!”村长轻轻摇头道,“也没法子,咱们村不富裕,得了病也没钱去县里看诊。”
    “如今好容易来了个大夫,还免费帮忙看诊,大家伙还不积极的往前冲才怪呢!”
    他叹息道:“这一波已经是第三批人了,也不知道还会不会再有人来,这闫大夫会不会急着要离开……”
    “不会不会……”就在他俩说话之际,那闫大夫刚好口渴,转到里屋来,准备倒杯水润润嗓子,恰好听到了他们这话,立马笑着接口道。
    “村长,我刚刚那会子正忙,没来得及和您开口。”他笑道,“适才我也瞧见了,这村里不舒服,有病难治的人还真是不少。”
    “我从小还在背千金方时,家里长辈便告诉我们,做大夫的,得先修德,再修艺。”
    “我这次下乡来,早已经是想好了的,多瞧一个病人,便是多替自己攒一份功德。”闫大夫继续笑道,“如今病人还多,我自然不能放下他们自己走了。”
    “所以,叶掌柜的,你若有事,也不必等我了,可以先回县里,我啊……”他笑着看向村长道,“我想跟村长讨个方便,在您家里借住两日,也不知道合不合适……”
    “合适,当然合适……”村长一听他这话,立马激动起来,“我家里虽然也不富裕,但空房间和蔬菜饭却还是不缺的……”
    “闫大夫,您想住多久都无妨的……”他是这个村子的领头人,自然知道村里大多数人家的情况。
    寒山村背靠大山,地少人稀。虽然田地不是大户人家的圈地,但也只够村里人勉强温饱。
    对于大部分普通村民来说活着都不容易了,又哪来的闲钱去县里医馆那样的地方求诊问药呢。
    如今闫大夫愿意留下帮忙免费看诊,这无异于天上掉馅饼,说不定真的可以挽救不少家庭于水火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