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又惦记上了
作者:哥舒   开局是个妾,混成王太妃最新章节     
    等凤姐儿吃完饭再过去,时间已经挺晚,王夫人都准备睡了。听金钏禀报说二奶奶来了,她心里“嘭嘭”跳,知道凤姐儿这么晚来,肯定没好事,便有些膈应。
    什么事不能明日再说?非得让她心里存着事儿睡觉!
    凤姐也不多扯,开门见山说了元春要银子的事。
    王夫人内心着实着恼。
    送她进去,原是为着奔前程去的。
    可进去几年了,银子流水一样花,到如今还是个女官。不成事也就罢了,还要三天两头打秋风。
    家里如今大不如前,哪里有那许多银子给她挥霍?自己的嫁妆银子也补贴了不少不说,上次她要那么多没凑齐,倒还甩上脸子了。
    原以为终于能消停一段时日了,结果这才一年多点,又来了!
    王夫人深觉烦不胜烦,却又不好表现出来。毕竟眼前这位虽说是自己的亲侄女,但也是大房的儿媳妇。
    她这一房能把控着国公府,除了老太太偏心小儿子,喜欢宝玉之外,最大的依仗便是她的大姑娘了。
    六品的女官,皇后娘娘跟前的红人,就是皇帝那里也说的上话,总以为封妃指日可待。唉,谁知道却是遥遥无期。
    王夫人定了定神,问:“什么时候要?”
    “明日天黑前就要送进去。”
    一千两,王夫人私库里有,但那是她的体己银子,是用来养老的!已经花了不少了,她不可能再往外拿。
    大姑娘出息了,受益的是这府里生活的每一个人!说句不好听的,就连薛家和林姑娘也是受益者,凭什么银子却要她一个人掏?
    黛玉不知道自己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凤姐儿见太太半晌不说话,便主动交代:“府里账面上只有两千两不到的银子。”
    她微叹一声:“光下个月过寿辰的就有寿春伯家老太太、北静王老王妃。这才二月底,一家子呢吃穿用度,动了公中的银子,便支撑不到年尾了。”
    王夫人震惊:“年前不是才收的各处的账吗?怎么就只剩两千两了?”
    这话问的,王熙凤心里也陡然生出怨愤来。
    自然是花了,难道还是她中饱私囊了不成?
    庄子铺子里送上来的账她不也查了吗?
    凤姐儿勉力收着性子道:“太太又不是知道,收了账不都是先堵上上年拉的饥荒吗?这部分账也给您看过。再花费银子过个年,还能剩下多少?”
    王夫人不吭声,凤姐儿便不想陪她耗着了,软下态度道:“大姑娘的事儿都不是小事,您还是和老爷商量商量。明儿您再差人回话给我就行。”
    说完行个礼退下了。
    王夫人知道凤姐儿不愿意从公中抽银子出来,又不能真的不管女儿,心里烦躁不已。
    “老爷歇在哪里?请他过来说话,就说我有要事要商量。”
    金钏道:“老爷歇在赵姨娘那边,已经吹灯睡下了。”
    金钏是王夫人身边的大丫鬟,跟了她也有几年了,知道主子的秉性。一切主子可能问到的信息,她都是提前了解,以保证主子问起来,她可以立马对答。
    王夫人皱眉道:“去请!”
    金钏只得带了一个婆子去敲赵姨娘的门。
    里面窸窸窣窣,过了会儿,赵姨娘隔窗问:“什么事?”
    金钏道:“太太请老爷过去说话,有重要的事情商量。”
    赵姨娘气死了,一把年纪的老树皮了,还时不时抽风抢男人,羞也不羞!
    她冷嗤道:“老爷头痛,吃了药丸子睡下了。有事明日再说吧。”
    金钏心想,叫你去叫人你就去叫,怎么屁事这么多?
    明日能说的事太太还非得大晚上说吗?以为谁都跟她似的一把年纪还争风吃醋抢男人?
    要是请不回老爷,她回去也要吃太太一顿宣排,所以老爷非请回去不可。
    她压低声音道:“我劝姨娘摆正自己的位置。耽误了正事儿,就是太太不收拾你,老太太也要叫姨娘知道轻重。何必呢?”
    赵姨娘低声咒骂着又回里屋去了,过了会子屋里灯火亮起。
    金钏便知道老爷起身了。
    王夫人听了金钏的回禀,咬牙切齿了一番,却最终还是拿稳了正妻的派头,面无表情的等着。
    贾政进去后没一会儿,夫妻俩便吵了起来。
    零零碎碎的话头金钏也没敢细听,只隐约听见了银子,垫上,林姑娘,“当了”等。
    贾政第二日还要早起上值,没一会子就又出门去赵姨娘那里安寝了。
    王夫人红着眼眶,金钏伺候的更加小心谨慎了。
    翌日。
    凤姐儿刚安排好府里的事,便听说太太请她过去。
    她朝平儿抱怨:“也不知道打算怎么着。公中就那么点银子,再拿走,我真的就只能托病卸任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平儿替她披上大毛披风,柔声道:“卸任了倒还好呢,奶奶也能好好歇一阵子,好好养养身子。”
    凤姐儿叹息一声走了。
    想不到王夫人这次倒是爽快,直接给了一千两银票。
    “早点托人送进去吧。”
    凤姐儿起身道:“是,我这就安排人送过去。”
    王夫人见她要走,又道:“你且先坐下,我有话问你。”
    凤姐儿见她长久不说话,不由着急:“太太有什么话就说,咱们娘儿俩还有什么可避讳的?”
    王夫人笑道:“也是。大姑娘那里,怕是不止要这一次,这次我拿了,下次再要怎么办?你也知道咱们府里的情况,如今越发紧吧了。”
    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还是没说什么事!
    凤姐儿也不问,就这么静静的等着她说。
    王夫人见凤姐儿不搭话,只得咬牙道:“你林妹妹长久在咱们府里住着,吃穿用度哪一样不要银子?听说她最初上京的时候,你林姑父给了五千两银子,叫交到咱们府里来。”
    “五千两银子?那丫头当众只给了两千两啊!太太打哪儿听来的消息?”
    王夫人道:“那李嬷嬷吃醉了酒说的。”
    原来是灌醉林妹妹的奶嬷嬷套的话,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刚来家里的时候林妹妹才六岁多的小孩子,就有这么深的心机吗?
    “太太的意思是想办法让林妹妹上交剩下的三千两?”
    王夫人冷笑:“还哪里有剩下的三千两!奔丧的时候就被桃夭那丫头带回去了。那笔银子已经落那到继室手里了。”
    凤姐儿又问:“那太太的意思是?”
    王夫人眼里闪过精光:“她不是带了几大箱子的古董字画和书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