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钱家管事来了
作者:穿尽红丝   穿成贫家小可怜,我将全村带旺了最新章节     
    村里敲锣鸣鼓都是有大事,挨家挨户的喊人累的很。
    于是里正便弄了个铜锣,有什么事的时候,就让人拿着铜锣挨着村里敲上一圈。
    大伙听了声,自然就会往村口的老槐树底下聚集。
    相当于现代的广播似得。
    “这是出啥事了?”
    牛春花在廊下磨豆子,双手没停,脖子却伸的老长,企图能张望一二。
    “是啊,这时候怎么敲起锣来了?”牛婶子也狐疑道。
    平日只有秋收纳粮,或者是年末点丁才会响锣。
    几人也因着手里活没法停,不能出去看热闹,一个两个脸上写满好奇。
    “别急,听声音一会能到咱这,自然就知道了。”
    宋南絮刚坐下,眼下实在不想动。
    何况豆汁熬好了,就是最关键的一步,点豆腐了,这时候大伙就算再好奇,也得等先忙完正事。
    等牛婶子将豆汁全部舀完,宋南絮这才起身,端起一早磨好的石膏水,将宋梅和牛春花支了出去。
    毕竟这是教谋生的活计,自然是不能让所有人都听去的。
    见她将人撵了出去,牛婶子紧张的擦了擦汗。
    “南姐儿,要不点卤你自己来,这好歹是你阿奶留的方子,告诉我一个外人还是不合适。”
    “婶子,你再这样啰啰嗦嗦我都要烦了。”
    宋南絮将人拉到身边,将点卤的比例直接告诉她,由不得她反悔。
    “我给你示范一次。”
    宋南絮拿起长柄木勺,将石膏水点在桶内搅拌,随着搅拌豆浆逐渐变得厚稠,等豆汁逐渐漂浮起絮状的豆花,立刻停止搅拌。
    “豆腐是老是嫩,全靠卤水点的好,下一桶你来。”
    牛婶子心里还在默念宋南絮给的口诀,见她把勺递给自己有些赧然,不敢接。
    毕竟这都是粮食,花了力气,花了银钱,她这都还没记牢就动手,就怕坏了这桶豆汁。
    见她犹豫不敢接,宋南絮直接将勺子塞她手里,鼓励道:“光说不做,假把式,别怕,有我在这盯着,做不坏。”
    一连盯着牛婶子点好几桶,这才笑道:“瞧,这不是做的很好。”
    牛婶子盯着点好的豆花,红了眼眶,“南姐儿,我,真不知要怎么谢你才好。”
    说着竟然直直跪下,幸好宋南絮眼疾手快将人拉了起来。
    “这是干什么?你这长辈跪晚辈,我得折寿。”
    “呸呸呸······小孩子说话不算,老天爷保佑她长命百岁。”
    牛婶子往旁边连呸了几口,立马双手合十连连祷告。
    宋南絮见她又哭又着急祷告的样子,忙将人拉住。
    “婶子,我帮你,也是帮我自己,您替我做好每一锅豆腐,就是最好的报答,快别哭了。”
    牛婶子听她哄孩子似得,愣了片刻,扯了袖子抹眼泪,倒是不好意思起来。
    “镗镗······村里佃户都去村口集合啦~”
    院门口传来吆喝声,宋南絮一听倒是来了兴趣。
    自己正想多了解一些田地的事,也是成日事情多,都没时间去问问里正,这不巧了,自己正好能去凑个热闹。
    “婶子,我去看看去,这些豆腐等半个时辰就凝好了,倒进木模里,压上石头就好了。”
    “我晓得了,你去吧!”
    牛婶子整了整面容,替她将门打开。
    宋南絮走到院里,见宋梅站在门口也眼巴巴的看着外头。
    笑道:“你去不去?”
    日光下,宋南絮两颊梨涡浅浅陷了两点,面颊像是刚冒出骨朵的花骨朵,细腻,滑嫩······
    宋梅见她这笑盈盈的模样,下意识的遮住下巴,将头一撇,“不去。”
    说完直接跑了,留下一头雾水的宋南絮。
    随着铜锣声,村里许多人家都是倾巢出动。
    毕竟一家老小的口粮都在这,自然是格外的重视。
    甚至一些当家的不在家,家里的妇人都让自家孩子去把人叫回来。
    整个村里三五成群的人凑堆走,倒显得比过年还热闹。
    宋南絮到了村口,槐树底下已经站了不少人,不少年纪大的还特意带了小马扎坐着。
    里正站在槐树中央的一张八仙桌上,四下张望。
    旁边并排摆了两张长凳子,两个穿着绸缎的中年男人如两尊大佛端坐着,身后跟着两个小厮,忙前忙后的打扇递茶。
    “今年这秧才插下去,怎么这王管事就来了?”
    “谁知道呢。”
    “方才水生敲锣,我抓着他问了句,说是「来讲佃租的」”
    “佃租?怎么,难不成今年又要涨租子了?”
    宋南絮听着村里几人议论,更加好奇了。
    她这身量到底是没长开,前面站的都是些大老爷们,将她的视线遮挡的严严实实。
    “叔,让我去前面看眼呗。”
    宋南絮挤了挤,拍了拍前面一个大高个笑道。
    赵刚回头,见宋南絮朝着自己嘿嘿笑,忙将身边两个男人拨开给她腾了个位置。
    “欸~你这丫头怎么也来了。”
    “谢赵叔,我来凑个热闹。”
    赵刚生的高大,他大刺刺的一站,旁人也挤不过他,宋南絮便得了个最佳位置。
    “你家没租田,来凑啥热闹,小心挤扁了。”
    赵刚笑着调侃,却抬手将旁边的人推开了些,毕竟站前面的都是一群老爷们,她这一个小丫头,还是得护着些,免得一会磕着碰着了。
    “看看,了解行情。”
    宋南絮往前一看,那槐树底下坐着的两个人,不正是上次在自家地里泥腿子长泥腿子短,鼻孔朝天的王管事和尹管事嘛。
    “赵叔,咱们村里人田地都从钱家租的?”
    “是啊,除了自家还有田地的,都是钱家的。”赵刚见两人趾高气昂,无奈道。
    钱家可是清水县有名的大户,生意做的大,别说小河村了,就是临近几个村的地也基本上都姓钱。
    这一家独大,自然也就垄断了选择,这些年也是说调租就调租。
    他们这些祖祖辈辈在这地里刨食的庄户人家,住在这,也都没的选。
    只盼着看在前两年年头不好的份上,今年钱家能宽限大伙一年,不涨租了。
    “人齐了没?”
    王田盯着身前乌泱泱的村民,一脸嫌恶。
    最讨厌这些泥腿子,一股子汗臭味熏得很,也不知洗漱下再出来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