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两条建议、两种人生
作者:人狼预言家   1928:巨商崛起最新章节     
    “对啊,对啊,叶老先生说的很对。其实谁输谁赢根本不重要,主要是战乱不息,百姓受苦,而万一阎老西他们赢了,那更是黎民百姓们的灾难啊。”
    白雄起见叶雨樵有帮忙自己这边说的意思,连忙高声附和。
    他这热心劲连白秀珠都看不过去了,直接横着眼冷笑道:“谁输谁赢真的不重要吗你们真的很关心黎民百姓的死活吗?”
    这一句话就呛死了白雄起,他只得怏怏傻笑,不敢接话。
    他当然是希望校长打赢,然后张群借机去金陵供职,而自己水到渠成升任市长,皆大欢喜。
    至于黎民百姓的死活,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场面话总要说一说的嘛。
    “我确实也希望校长能打赢。”经过一系列的接触,叶洛也发现汪某人也好,阎锡山他们也罢,确实还不如校长,属实一群乌合之众,指望不了。
    而历史的走势则是1930年9月18日,张汉卿犹豫再三,最后看战局将定,便出兵帮助校长平定最后的残局,属实大赚一笔,风光无限。
    正因为这场战役给他的无穷自信,让一年后的同一天,因为处理中原大战的善后事宜,张汉卿对北方事务的精力被分散;而且中原大战后入关的大批北方军没有回防,1931年他为了讨伐石友三又再度征调部份北方军精锐入关,导致了东三省兵力的进一步空虚。
    这些都给图谋北方已久的日寇以可乘之机。
    也就是在那一天,日寇少壮派军国分子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入侵!
    校长必然会打赢,这场仗的站队问题毋庸置疑,此时叶洛犹豫且不愿意深度参与此事,就是担心一年后张汉卿的入关导致的国难,有心分子们会算到自己头上!
    他可不想背负罪人的名号度过一生。
    现在他出面说服张汉卿入关,那明年不管他说没说,屎盆子都会扣到他头上,百害而无一利。
    权衡再三,考虑到校长已经极度焦虑,需要叶洛表态一下。
    他终于松了口,用一种委婉的方式提点张群道:“仅凭我一张嘴,怎么可能说动汉卿。军国大事,不是儿戏,你们也太高看我叶洛了。不过若校长真有意说服汉卿,必须做到两点:第一,巨额军费支持,北方如今的财政极其困难,没有钱是绝对无法开拨的;第二,中央军必须在鲁省或者豫省打赢一场,这样北方军才好配合,否则张汉卿绝不贸然行事。”
    这两点其实就是历史事件的真实写照。
    因中央军的几场大胜利,加上校长愿意给出巨额军费,有利可图的张汉卿这才力排众议出关。
    他也不是傻子,堂堂北方大元帅,要是真会被叶洛左右,那也太蠢了。
    这两个建议给出,遵循历史,也好给校长交差。
    事成了,皆大欢喜,有的是张群、白雄起这样的人邀功请赏,恨不得把叶洛摘出去,让自己独享功劳。
    他也就不用担心背负骂名了。
    “原来如此,多谢告知。”张群抱拳感谢。
    一旁的白雄起也是跃跃欲试,显然他也希望以此来博得校长的好感。
    “此事,不要大张旗鼓说是我的建议。”叶洛还是提了一嘴,“我不愿涉政过深,张市长应该清楚。”
    “那是自然。”张群恨不得把功劳揽于自身,这下是真三赢局面了。
    谈完要事,张群已经心不在焉,临走前又说会让妻女过来陪白秀珠、李淑珍她们打牌逛街,就拉着白雄起离开了叶公馆。
    白雄起兴高采烈,知道张群这是要分功劳给自己。
    搞来搞去,还是这个妹夫靠谱啊,几句话就把他们的难题给解决了。
    两人走后,叶雨樵瞥了眼叶洛,低声道:“阿洛,你是觉得未来事态有变?”
    他是一心爱国,所以才忍不住跟着劝了一回叶洛,此时看叶洛表情严肃,叶雨樵反而有点过意不去。
    “校长必胜,汉卿必来。只是.”叶洛叹了口气,看在场都是自己人,也就直言不讳了,“贸然出关,不一定是好事啊。”
    他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桌子上写了一个“日”字。
    叶雨樵心头一紧,莫名想起当初他对二次北伐的预言,以及卢永祥倒台之事的未卜先知。
    虽说自己这个儿子一向不愿涉政,但对政治的嗅觉却准得离谱。
    要是张汉卿出关期间日寇入侵,那千古罪人,第一个是张汉卿,第二个就是劝说他出关的人了。
    白秀珠更是惊得脸色发白。
    她太了解自己这个官迷哥哥了,这次和张群联手,恐怕谁劝都不好使。
    真出了这种事,校长责怪下来,出头鸟必会抓一只。
    “老公”白秀珠咬着嘴唇低声说。
    大家脸色都不好。
    上次的内部清洗事件,叶洛讲过叶家内部人员不许再涉及这些事,尤其是替死人求情。
    可这次毕竟是她的亲哥哥啊,从小如同父亲般呵护保护她的亲哥哥啊!
    “真到了那天,我保大舅哥不死。”叶洛看着她,将她宠溺的拉进怀里,“我娶你过门那天起,就想过这些问题了。不管他怎么官迷,怎么不听,我肯定不会让嫂子做寡妇,也不会让你失去唯一的亲人。”
    “嗯!”白秀珠靠着他,感觉一下子放松了许多。
    一旁的孟小冬、小阿俏她们虽然羡慕,但更多的是舒心和自豪。
    叶家只要有这个男人在,就永远不会倒!
    三天后,金陵,憩庐。
    校长面带喜色地问:“阿洛真是这么说的?”
    “一字不漏。”白雄起附和道。
    “你们觉得他说这话时,把握有多大?”校长忍不住又问。
    “起码过九成。”白雄起大言不惭。
    那就一切都好说了。
    校长不疑有他,但对外肯定不能说是一介商人给的建议,自然是他的智囊团们苦心孤诣想出来的好办法。
    当天他就交给张群、白雄起两人1000万大洋支票,让他们送往北戴河,作为大批军费的预支定金。
    金陵国民政府的财政也捉襟见肘,最近用各省财政做抵押,发行了大量军用券,全都平摊到了大大小小的商人头上。
    本来国党还想控制各地商会,现在为了获得商会们的支持,已经彻底放弃控制它们的想法了。
    “叶洛啊叶洛,若这次事情真能成了,我必不再疑你!”校长心中这么想着。
    如果张汉卿入关帮的是阎锡山他们,他就只有下野一条路可走,反之,大局可定。
    而此事一定,以往的种种嫌隙他都可既往不咎,可保叶家万世太平。
    可他又怎么会知道,张汉卿的入关会造成最大的国难,导致整个民国政坛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