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江东猛虎身死
作者:单走一张三   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最新章节     
    第276章江东猛虎身死
    诸侯讨董,若是没有刘寒,就是孙坚的崛起史,可没有如果,因为刘寒的存在,孙坚只是在前期扬名,后期被刘寒好好照顾,差点没能够从洛阳出去。
    死里逃生之后,孙坚实力大减,因在荆州把刺史王杀了,无论是新任荆州牧刘表还是荆州士族都对孙坚产生敌意。
    荆州是回不去了。
    而离他最近的诸侯则是汝南袁氏的嫡子袁术,若袁术被河间王重创,孙坚还有机会从袁术那讨得更多的好处,可是河间王根本没对袁术动手,袁术可以说毫发无损地从洛阳撤了出来。
    现在的孙坚要人没人、要兵没兵、要粮没粮,只能舔着脸皮寄人篱下,讨伐董卓的时候孙坚的后勤就来自袁术。
    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啊!
    袁术虽然有钱有粮有大军,可是军中缺少悍将,孙坚投奔自己,袁术当然欣然接受,袁术现在的意图很明显,先依靠袁氏影响力占据豫州,随后可向南发展,拿下荆州和扬州,如此一来大汉南边都是自己的。
    至于北边,袁术很识趣,从不过问,北边那位杀神就让袁绍自己去面对吧。
    对了,袁绍是谁?
    真不熟!
    我现在是朝廷的后将军!
    你就是一个渤海太守!
    我才是咱家的正根!
    你个丫鬟生的还没完没了的折腾上了!
    比起袁绍在冀州的步步为营,袁术这边就简单多了,因为汝南袁氏的百年经营,加上孙坚的辅佐,袁术现在也可以说是人才济济。
    南阳这块沃土,袁术觊觎已久,现在的他经过一年的发展,总算有机会腾出手来占领南阳,这几年虽然因战乱导致南阳人口骤减,但南阳依靠其本身深厚的底蕴,还有着一百多万人口,若能占领南阳,那么袁术可以招募到至少十万大军,到时候王图霸业指日可待。
    还有一个原因,袁绍希望袁术帮他,被袁术拒绝后,标志着兄弟二人正式决裂。
    在知道公孙瓒占领清河国打算南下兖州的时候,袁术断定公孙瓒日后必然与袁绍有冲突,于是袁术写信给公孙瓒,希望二人能结盟,共同对付袁绍,信中还说:“绍非袁氏子”。
    袁术是打算把袁绍往死里整,袁术打算根子上彻底打倒他兄弟,让他彻底失去在乱世中发展的最大底牌。
    袁绍也对袁术给予反击,命会稽的周昕为豫州刺史,想夺取孙坚的地盘,袁术引兵击退周昕。
    ,字泰明。会稽人,东汉末年将领。周昂、周喁之兄,会稽周氏。)
    袁术对袁绍怨恨更甚,你都派人来抢我地盘了,那我也不讲武德了,拼命往袁绍身上泼脏水,比如袁术想与徐州牧陶谦也形成同盟,与袁绍相互争霸。
    可是,群雄大多依附袁绍,气得袁术跳脚大骂:“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
    袁绍自然也跟着出招,袁术会结盟,我袁绍不会吗?袁绍豫州挨着荆州,加上袁术手下有孙坚,必然招致荆州士族反感,你与公孙瓒结盟,那我就找荆州牧刘表结盟。
    如此一来,袁术出兵南阳的想法就更迫切了。
    想法很美好,可他还是低估了南阳水有多深,哪怕刘寒都不敢轻易开罪南阳士族,更别提袁术了。
    你袁术虽是四世三公,但那又如何?我南阳乃光武帝发家之地,底蕴不比你汝南差,四世三公的名号的确可以吓旁人,但绝吓不了他们。
    孙坚来到南阳,刘表对他有着极大的防备,当即命南阳太守张咨带人迎敌。
    张咨自知不是孙坚这头江东猛虎的对手,因此闭门不出、坚守待援,孙坚用计诈称自己突然发病,全军震惶,迎呼巫医,祷祀山川。并派遣亲信去见张咨,称自己病困,打算把兵马交给张咨。张咨得知后,希望能得到孙坚部众,立即带着步骑五、六百人前往孙坚营寨看望他。孙坚卧着与张咨相见,不久后,孙坚突然起身,按剑大骂张咨,并将他捉拿斩杀。
    南阳太守张咨一死,南阳顿时群龙无首,孙坚整理完人马,当即继续南下,直逼襄阳。
    袁术有自己的小算盘,孙坚何尝没有自己的野心呢?
    袁术要南阳,孙坚要的是整个荆州。
    当然,这件事孙坚不会告诉袁术,只会借着袁术的手,完成自己的目的。
    刘表收到张咨被杀的消息人都麻了,张咨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离不开暴风圈来不及逃,我不能再想我不能再想,我不我不我不能~~
    更可气的是,江夏太守刘祥与孙坚同心,在江夏呼应孙坚。
    刘表无奈,只得启用江夏陆安黄氏黄祖,取代刘祥成为新任江夏太守。
    刘表单枪匹马入襄阳,在得到荆州豪族的支持后,取得了南郡,此时荆州北部三郡,南阳郡在袁术手里,江夏郡太守刘祥被南阳“流民”所杀,群龙无首,刘表为获得江夏郡的统治权,自然需与安陆黄氏进行合作。
    而荆南四郡陷入自治。
    初平二年,袁术派孙坚进攻刘表,刘表派江夏太守黄祖在樊城、邓县一带迎战。孙坚击败黄祖,于是围困襄阳。
    猛虎南下后依旧是攻无不克,刘表被孙猛虎咬的极其狼狈。
    孙坚在邓城、樊城大败刘表部将黄祖,并成功渡过汉水围困襄阳,随后黄祖想搞一把偷袭,但又让孙坚给秃噜了一通,黄祖溃退,孙坚猛追。
    依着孙坚的战斗力,孙坚自荆北再一路趟回去只是时间问题,但就在这时,战局发生了180度的调转。
    191年四月,孙坚追杀黄祖时跑猛了,疏忽大意单枪匹马过岘山时,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中箭身亡。
    孙坚这头江东猛虎就这样离谱地死了,早早的离开了这波澜壮阔的汉末舞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孙坚作为全军统帅,却干出了单马行岘山的行为,让人叹息意外的背后,他的行为和结局似乎又透露着那种必然。
    孙坚这辈子“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因为对董卓态度坚决,所以在史书盖棺论调时得到了“忠壮之烈”的评语,给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的客气挽联。
    他这辈子所过之处破坏力太强,对不服从自己的势力连根拔起,没有妥协,没有原则,看上的东西用尽办法总要得到,大不了就灭了你。
    孙坚虽然离开了历史舞台,不过他的这份骁勇遗传给了他的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