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六章 韩成:大决战灭多尔衮,该返回洪武时空了
作者:墨守白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最新章节     
    “让老二老三老四他们,准备行动起来,关门打狗!”
    朱元璋对着身边的人出声说道。
    有人立刻领命而去……
    等到那些人离开之后,边上的朱慈烺才望着朱元璋开口询问:“太祖爷,这现在不是……不是狗鞑子那边,在集中力量准备打李自成吗。
    被李自成摆了那么大的一道,他肯定咽不下这口气。
    而且,他那边的众多兵马,本身就在李自成那边。
    调动起来攻打李自成很容易。
    狗鞑子那里,现在做的事情,也都是在不断的朝着那边增兵,要报仇雪恨。
    一副要将李自成彻底灭掉的样子。
    这怎么……太祖爷您却下达这样的命令?”
    跟在朱元璋身时间久了,被朱元璋教导了这么长时间,朱慈烺也特别清楚自己家太祖爷的脾气。
    在这些事情上,不懂就要问他。
    太祖爷是真的想要把自己给教出来。
    各方面都从不会吝啬指导。
    很多事情,都会不厌其烦的和自己掰开揉碎的讲。
    他很反感自己不懂装懂。
    自己向太祖爷询问这些,并不会引得太祖爷不快。
    相反还会让太祖爷高兴。
    他也确实是想要请教太祖爷,跟着太祖爷长本事。
    朱元璋闻言道:“这其实就是兵法上面说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虚虚实实。
    有不少时候,事情要反其道而行之。
    你要看现在局面到了什么程度。
    确实如同你所说的那样,狗鞑子这一次被李自成摆了一道。
    吃的亏是不小。
    可是……你没发现从开始到现在,不光是这一次,其实从开始,鞑子那边经常受挫吗?
    我现在也知道了,不少鞑子那边更为具体的情况。
    鞑子那里,也并不是说,就是铁板一块。
    多尔衮这个摄政王,并没有那么轻松。
    如果是在他的带领之下,鞑子那里能不断取得胜利,势力不断扩大。
    那么他这个摄政王的权威,就会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稳当。
    那些人不会挑战他的权威。
    就算是有人心中不服,也不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但是现在,你没发现这鞑子已经有些难以为继了吗。
    占据了北平后,他们那边对李自成,虽然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却一直没有灭掉李自成。
    这边又被咱们牵制,大大小小吃了不少的亏。
    战略目标一直没有实现。
    咱们这边能耗得起,且耗的时间越长咱们越强大。
    如今的江南很多地方,都已经可以称之为,受朝廷真正控制的了。
    我大明的诸多内部问题,正在被迅速的解决。
    多等上一天,我大明就变得越强大一分。
    反观他在那里,多等上一天他就会虚弱一天,内部矛盾就会变得更大。
    会加剧他们的不和。
    而在没有经历这一场大败之前,鞑子那边就在全力以赴的对付李自成。
    尚且没有将李自成给彻底的拿下。
    这个时候,遭遇了这样一场惨败,再去对付李自成,我们这边又进行牵制,他想要在短时间内,把李自成解决掉是根本不可能的。
    只会越打越虚弱。
    多尔衮那边指定着急了。
    所以他那边的战略重点,肯定会转移这边。
    表面上摆出一副,要和李自成死磕到底的架式。
    可实际上,咱觉得他最大的可能,是来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虚晃一枪,想要来咱们这边偷袭。
    如今多尔衮那里,迫切的需要一场大胜来证明他的能力。
    李自成是不行的,肯定得挑最强的下手。
    打了李自成,对于鞑子而言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只有狠狠的打了我们,并战而胜之,多尔衮所面临的困境才会彻底被解决。
    他将借助胜利,解决了很多的问题。
    所以咱感觉的,这狗东西,这一次十有八九就是要玩阴的。
    不能不防!”
    听了朱元璋的这番分析之后,朱慈烺一时之间都觉得目瞪口呆,深受震撼。
    不是……太祖爷竟然看到了这么多?
    明明自己所接触到的各种消息,和太祖爷一样。
    这怎么……现在听了太祖爷的这番分析后,却发现自己看到的,竟是完全不同?
    关键是太祖爷,各种分析听起来还有理有据。
    更为重要的是,太祖爷还特别的笃定。
    这让朱慈烺又一次深切感受到了,自己和太祖爷之间的巨大差距。
    听了太祖爷的这番分析,他才觉得豁然开朗。
    各种局面都变得清晰起来。
    觉得这事情,还真有可能会如同太祖爷所说的那般发展。
    自己要学的本事,还有很多!
    感慨之后他又望着朱元璋道:“太祖爷,您……有多大的把握,狗鞑子会这么做?
    朱元璋伸出手两根手,比了一个八。
    “八成。”
    八成?这么大?
    朱慈烺旋即又有些迟疑道:“纵然是八成,那还有两成可能,鞑子不会这么做……”
    朱元璋闻言笑道:“这个世上很多事,都没有十足十的把握。
    很多时候,有七成的把握就可以做了。
    八成把握已经是极大了。
    至于说十成十的把握……当你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其实反而要更加的小心,慎之又慎。
    在想这到底是不是敌人那边,故意给你设的圈套。
    让你以为你有十足的把握了,可实际上你真的这么做了,反而会上当……”
    听到朱元璋如此说,朱慈烺又愣了一下。
    显然是没有想到,居然能从太祖爷口中,得到这么个消息。
    不过仔细想想,却觉得自己太祖爷说的还挺对的。
    不过这一次的事,对于朱慈烺而言,着实有些大。
    况且现在也正他学本事的时候。
    所以便又一次的开口道:“太祖爷,倘若……倘若是那两成的可能发生了,多尔衮那边是真的想要集中全力灭掉李自成。
    并没有想着朝着咱们这边进军的,那又该怎么办?”
    朱元璋闻言笑道:“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反正咱们这边损失也不大。
    而且,别管多尔衮在这个时候,会不会来这么一手,咱们这里也都要行动起来,给鞑子来手狠的了。
    鞑子占据我大明河山,已经有好几个月了。
    不能再让他占据下去了。
    也到了咱们这里,发动大决战之薄
    一切该结束了!
    听到朱元璋这个回答,朱慈烺有些错愕。
    他是真没有想到,太祖爷居然会这么说。
    太祖爷,居然除了那些考虑之外,还有一个盘外招!
    朱元璋见到朱慈烺的反应之后,望着朱慈烺笑着开口道:“慈烺,我再教你一招。
    在打仗的时候,或者说是和别人进行争斗之时,乃至于吵架的时候,都能用得上。
    而且还挺灵验的。
    这招就叫做,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打仗之时,确实要考虑对手会如何反应。
    但是在对手进行做事的时候,你也不能都跟着对手走。
    那样容易被对手调动。
    而是要有自己这边的计划。
    对手那边怎么做,自己这边又该怎么做,要能分得清……”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朱慈烺在听了朱元璋的话后,心中一下子升起了诸多的感悟。
    当下便连忙拿起一支笔,唰唰唰的将之给记在了小本本上。
    他手里拿着的这个小本本,已经被他记了很多东西。
    都是平时的跟太祖爷、韩驸马,懿文太子等人进行交谈,或者看他们做事情时,得到的感悟。
    在听了朱元璋所说的这话后,朱慈烺不担忧了。
    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觉得自己太祖爷,实在是太厉害了!
    战略上面简直说是无敌的!
    多尔衮那样的人,和太祖爷比起来,根本是什么都不算。
    在战略上面,被克制的死死的,
    这场仗还没有打,自己太祖爷就已经在战略上面占据了上风,
    可以说是立在了不败之地。
    按照太祖爷的谋划,鞑子那边要是真的如同其所宣传的那样,要竭尽全力,调动各种兵马前去灭了李自成。
    那留在这边,防备自己这里的兵力必然不会太多。
    力量不会太强。
    那太祖爷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动总攻,肯定能够趁虚而入,打这些狗鞑子们一个措手不及!
    给鞑子们送去一个大惊喜。
    倘若这些狗鞑子,果然如同太祖爷说的那样,满肚坏心思。
    表面一套,背地一套,想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太祖爷现在的安排,也能会挫败鞑子们的阴谋。
    也会给鞑子们送去一个巨大的惊喜!
    想想看,鞑子以为他们那里通过手段成功迷惑了自己这边,一直沾沾自喜。
    准备获得大胜利。
    结果太祖爷这边,却已经严阵以待,等着他们上钩了。
    到那个时候,狗鞑子肯定会被这强烈的惊喜给冲晕!
    太强了!简直真太强了!
    如此亲身的感受了一下自己太祖爷,在如此复杂的局势里,做出来的战略上面的安排后。
    朱慈烺对于自己家太祖爷,就更加的佩服起来。
    简直五体投地的那种。
    原本朱慈烺对于那神秘的韩驸马也挺好奇,觉得韩驸马的能力特别强,懂的也特别多。
    简直就像是神仙中人。
    但是此时,他却觉得,论起这大战略方面,那神秘神奇无比的韩驸马。也远远比不上自己家的太祖爷!
    太祖爷能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统河山。
    把丢掉了那么多年的北方都给重新收回来,实现了大一统,真不是白给的。
    他真有这个能力。
    朱元璋看着朱慈烺的模样,心里面也是挺高兴。
    觉得朱慈烺还是挺好学的。
    孺子可教!
    而他也确实是准备,在这个时候打一场大决战了。
    其实除了他给朱慈烺所说的那些理由之外,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如今,算算时间,来到崇祯已经过去了六个月还要多上一点。
    韩成只能带着自己等人在这里,多待上一年的时间。
    如今已经过去了一半。
    这个时候再不开始打大决战,进行反攻。
    今后朱元璋真怕他这边,还没能把鞑子给解决。
    时间已经不够,只能是先把他们返回洪武时空……
    这种事情,他不想让看到。
    他怕他这里没能一鼓作气,把鞑子给按死。
    等到一年之后再来到这边后,之前打下来的各种好局面都没了。
    会让鞑子给逃掉。
    真那样的话,他可就无比的郁闷了!
    这真不是他所想要的结果。
    朱元璋从来都没有忘记,他来到这边的使命。
    救亡图存,让大明变得再次伟大!
    他来到这边,做出来的一系列事情,都是在积蓄力量,为接下来的反攻做准备。
    现在江南这边。虽然还有着不少事情没有解决。
    但整体而言,已经是不影响大局了。
    他这里也可以抽调力量,一边接着在江南这里推行事情,让局面变得更好,稳固之前的各种成果。
    一边也能和鞑子打决战。
    可以两种事情一同进行。
    当然,如果不是时间紧迫的话,朱元璋觉得再等上个一年半载,他们这边再进行大决战才是最好。
    那个时候,准备更加充分,也会少上很多悬念。
    拿下鞑子十拿九稳。
    但现在,时间还是比较紧迫,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
    他只能是这个时候开打了。
    不过这个时候开打,朱元璋依旧是信心十足。
    有了这半年多的时间,做出各种准备的。
    如今他手里面掌握的力量,早已经特别的强大。
    不再是刚被韩成带着过来时的那种局面,要什么没什么,
    此时的他,已经积蓄了很多的力量。
    做出了诸多准备……
    朱元璋决定如此做之后,多尔衮又刚好闹出了这样的幺蛾子。
    既然如此,他就顺势陪其玩玩,给多尔衮送个惊喜!
    随着朱元璋这边的下令,各种力量都在开始迅速的运行。
    当然,为了保密进行,很多事情也都做得很是隐秘。
    不少兵马的调动,都是用别的幌子来进行的。
    同时也加快了,在江南剩下的一些、没有被分田分地的地方的工作……
    这半年以来,朱元璋得到了诸多可以用的实干官吏。
    再加上毛骧这边,也在不断的加强锦衣卫的力量。
    尤其是经历了韩成又一次被刺杀的事情之后,他更是痛定思痛,知耻而后勇。
    拼了老命的做出了很多事情来。
    在这种情况之下,江南这边不少多尔衮那边所派来的奸细,都被抓到并给弄死。
    甚至于还把其中的两个人,给收编了。
    让其向多尔衮那边传递一些错误的消息,来误导多尔衮。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朱元璋这边调兵遣将,做的还是很严密的。
    至少多尔衮那边,就没有得到相应的消息……
    韩成和宁国公主,从寿宁宫中走出来,而后韩成去处理事务。
    如今,宣传司的成员越来越多。
    接下来,老丈人也准备开始了打大决战了。
    那宣传司这里,也肯定是要好好的出一份力。
    韩成这个主管宣传司的人,肯定不能偷懒。
    话说,在这边待了这么长时间,也确实应该大决战,尽快的把战斗结束,返回洪武时空了。
    待了这么长时间,感觉还是挺怀念洪武时空的。
    在洪武朝那边,也同样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
    比如开海禁,重设市舶司。
    比如去打倭国。
    这事,韩成可一直都没忘。
    回去后,不少事情都可以提上日程了!
    还有汪大渊,郑和他们他们这一行人,这个时候也不知道都到了哪里……
    不过虽然归心比较迫切,但由于自己返回去一趟,把小媳妇给带在了身边。
    日子倒是一下子变得充实了很多。
    有小媳妇儿陪着,日子倒是很不错。
    过得如诗似画,如胶似漆……
    ……
    紫禁城,多尔衮在这边紧密的安排着,各种事情。
    进行着兵马粮草各方面的调度。
    由于大清入关,时间已经很长,各种争斗一直都没有停止。
    而北平城这个原本有些诸多钱粮,诸多达官贵人所在的地方,先被朱元璋带人给洗劫一番,带走了诸多粮草钱财。
    又被李自成拷饷,来了个刮地三尺。
    如今多尔衮到来后,获得的油水有限。
    但是却又有各种兵马需要养着,还要一直干仗,现在更是准备要玩把大的。
    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这边想要获得更足够的粮草供给。
    也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向汉人索要。
    很多人连藏起来的口粮,都被挖了出来。
    甚至于不少人家,都因此而被逼得,卖儿卖女。
    围绕着征收粮食,征发劳役这些,发生了很大的冲突。
    原本很多人在此之前,觉得别管是谁当了皇帝,统治了他们,他们的日子都还和之前没有什么区别。
    跟着大清,生活也未必就比被大明统治时差。
    可是现在,很多人都懵了。
    原本就觉得,鞑子入关后很多事情,弄得挺凶残。
    结果现在,发现这鞑子更凶残。
    很多人这个时候,都特别的后悔,并且还期盼着,朝廷能早日归来。
    把这些鞑子给驱逐走!
    这些鞑子,那是真不把他们当人!
    完全当成了耗材!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众多人的意愿,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经历了这么一遭后,才有很多人彻底的醒悟。
    说来说去,和大顺,大清比起来,大明对他们算是最好的了。
    不论是闯贼,还是现在的鞑子,没一个是好相遇的。
    是真不把他们当人!
    再加上又听说了,很多传来的消息说大明在南面那里,给众多百姓们分田分地等等……
    就更令了很多人心痒。
    只盼望着王师早日归来。
    虽然朱元璋还没有进行大反攻,但民心向背,已经很好的体现了出来,有了很好的民众基础。
    在这里面,韩成所统领的宣传司,功不可没!
    ……
    “你且看我如何接下来,如何一展雄风!
    踏平大明河山,把朱元璋这些人一个个都给弄死了。
    把他们的脑袋做成酒杯,供我饮酒!”
    多尔衮望着大玉儿,信心满满的说道。
    声音带着磁性,看起来很有魅力。
    这个时候的多尔衮,又觉得自己行了。
    大玉儿闻言,将头埋在他的怀里,柔声细语,带着无限魅力说她相信多尔衮一定能赢。
    多尔衮心情很是舒畅,闻言将她搂在怀里。
    “那是肯定的!
    这一次的我来了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绝对能够打南面皇帝一个措手不及!
    就算是朱元璋,也绝对会被我打迷糊!
    这一次集中优势兵力,出其不意的,给他们来一个大惊喜,接着来,便可南下打上一场大胜仗。”
    对于自己的这一手,多尔衮特别的自信。
    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多尔衮神情很是振奋。
    大玉儿看的眼中泛光,准备犒劳他。
    多尔衮连忙喊停。
    说接下来,他要一心作战,打好这一仗,不能分心。
    所以就拒绝了大玉儿的犒劳。
    看起来很是正派。
    眼睛水汪汪的大玉儿,看着多尔衮离去的背影,神色多少显得有些复杂。
    目光有些深邃……
    ……
    “好!早……早就该怎么做了!
    早就想对狗鞑子他们下狠手,把他们全给灭了!
    这些狗鞑子,俺……俺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
    秦王朱樉,得到了朱元璋那边传来的密令之后,顿时喜笑颜开。
    晋王朱棡,也差不多是同样的反应。
    尤其是又听到了父皇传来的密令里说,狗鞑子那边,极有可能声东击西,把主要兵力调到他们这边进行偷袭后。
    朱棡就变得更加的兴奋了。
    当下便按照朱元璋传来的密令,进行布置。
    要给那些鞑子们送个大惊喜。
    至于说那些鞑子们会不会来,会不会如同自己父皇所说的那样,朱棡从来没有任何的怀疑。
    在战略上,他相信自己爹。
    父皇这么说了,那鞑子肯定会这么做……
    两天之后多尔衮,已经是秘密的出了北平城。
    随军朝着朱棡他们这边来,准备在自己这里的各路兵马,和朱棡他们这边打起来,且取得胜利后,他突然现身。
    给自己手下进行一个激励……
    ……
    “要不……咱们就不把这篇文章给发出去了吧……”
    曲阜,有孔家之人看着衍圣公。显得迟疑的说道。
    孔胤植道:“必须发!
    大清必胜,为什么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