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东方之行(中)
作者:诡术木偶   非洲建国记最新章节     
    听完了妇人的话,石锦堂不由得有些吃味。
    现在已经是深夜了,那个杨老板早不赶人晚不赶人,偏偏半夜赶人,有点蹊跷。
    他走了过去,轻声询问道:“这位夫人你们打算怎么办?
    是要离开这里,还是就在此地等着你的丈夫问斩?”
    那妇人听到有人说话,借着灯笼光芒看去,发现是一个挺拔年轻的男人。
    这个年轻人应该就是刚才那人口中的老板,他的话提醒了自己,接下来怎么办?
    妇人悲切了一阵,心中犹疑不定,最后抽泣道:“奴家一介妇人实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若是丈夫被问斩,奴家殉节从夫也没什么难的。
    只是奴家舍不得这些孩子们,他们都是我们夫妻教养多年的好孩子啊。”
    石锦堂又向妇人询问了几个问题,得知他们的戏班能够独自排演京戏。
    不过排戏的夫子,如今也同丈夫一道被抓去县衙了。
    石锦堂当即动心了,之前在西南非洲开内政会议的时候,就有大区反映移民精力旺盛没有消遣。
    而眼前妇人的戏班子,正好可以解决西南非洲缺乏文娱活动的短板。
    是以他决定把这支戏班子弄回西南非洲去,但是现在还不能表露口风。
    “不如这样,我等也没个去处,你们跟着我们去找個旅馆凑合一晚。
    到了明日我帮你去县衙问问情况,你觉得如何?”
    听完石锦堂的话,妇人只觉得眼前的年轻人当真是菩萨降世,她真是遇到好人了。
    “如此,就麻烦贵人了。”
    石锦堂摆摆手,“你们知道这附近哪里有旅馆吗?”
    妇人身边的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开口道:“我知道,就在这条巷子后面有一个四季客栈,那里有很多房间。”
    石锦堂对着男孩点头,“你在前面带路,咱们先过去,有事明天再说。”
    男孩点点头,兴奋道:“跟我来。”
    一行人走了差不多两盏茶时间,他们终于来到了四季客栈。
    石明上前对接,租了一个小院,内里有几个房间,正好安排这许多人。
    入住小院后没多久,妇人梳洗干净就袅袅娜娜的赶来拜见,一进门就盈盈做了个万福。
    “奴家柳银环见过恩公,还没请教恩公高姓大名?”
    在明亮的灯光下,石锦堂终于看清了妇人的模样。
    她长着一张鹅蛋脸,细眉弯弯,眼眸灵动。
    鬓发浓密乌黑,灯下看来,岁月在她的脸上基本没留下什么痕迹。
    再加上她多年唱戏练就的匀称体态,一举一动都透露着成熟妇人的风韵。
    整体形象上,石锦堂能给她打8分,单论颜值这块,只能给7分了。
    想到这里,石锦堂忍不住在心里嘀咕:怪不得民国那么多军阀大帅都喜欢娶戏子当小妾。
    原来气质这一块,这些戏子真挺能拿捏的。
    眼前的妇人和他之前在画舫上见到的瘦马妓女两相对比,只觉得天差地别。
    “恩公,恩公?”
    柳银环的话打断了石锦堂的遐思,他嘿嘿一笑,“哦,我叫石锦堂,你可以叫我石老板。”
    “是,石老板。”
    “好了,时间不晚了,你也该累了,早点歇息吧。”
    妇人见石锦堂脸上没有丝毫的异色,她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
    只要不像那个杨老板那样,垂涎自己的美色就好了。
    “石老板晚安,奴家告退。”
    ……
    等到柳银环离去,石明看着她的背影久久无语。
    旁边的警卫凑到他跟前,小声问道:“头儿,你说石总他,对这妇人有没有意思?”
    石明一拳打过去,小声斥道:“一天到晚就你小子的废话最多,这一晚都是你守夜,看伱还话多不?”
    被训的警卫当即草鸡了,不敢回嘴更不敢分辨,不然还得挨罚。
    ……
    第二天一大早,石锦堂就让石明派人去了广州的英国使馆。
    从中找来一个白人武官,让这个白人武官带着石明去南海县衙门,询问柳银环丈夫的案情。
    南海县令一看洋大人找来了,立刻极力配合。
    本来严重的案情,也表示可以宽解,只是需要几百两银子上下打点一番。
    石明和白人武官一起回来禀告,石锦堂沉吟片刻,召来了柳银环。
    直接告诉她,要想救她的丈夫需要花费白银万两。
    她若是愿意就想办法筹钱,不然就没办法了。
    柳银环吓得六神无主,实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直接跪倒在石锦堂面前求石老板救命。
    石锦堂沉吟良久方才出声道:“若是救你夫妻也可以,只是这万两白银实在不是小数目啊。救了你们,你拿什么来还?”
    柳银环当即上前抱住石锦堂的双腿,大声发誓道:“石老爷若能救我夫妻二人脱离苦海,我夫妻当牛做马,结草衔环报答石老爷。”
    石锦堂满意点头,指着石明道:“你们俩带着她去南海县找她丈夫,让她夫妻画押签字后,再出钱了结这案子。”
    石明点头称是,柳银环也立刻对着石锦堂磕了几个响头,然后踉踉跄跄的跟着石明去了。
    没到晌午,柳银环就带着一个憔悴的中年男人和几个衣衫褴褛的汉子前来拜见石锦堂。
    石明走到石锦堂面前递过几张纸,“这是他们的卖身契。”
    石锦堂打开看了看,对着憔悴汉子说了句,“曹班主这卖身契一签,你就是我石某的奴仆了,你可有怨言?”
    曹雄的长相粗糙,在戏班里唱丑角,做事也干脆。
    “石老爷说哪里话,咱们落难至此,能够保住性命已经是天大的造化了。
    怎会埋怨您,大家说是不是?”
    其他几人在牢里呆了一个多月,因为没钱天天遭受狱卒折磨,对出狱早就不抱希望了,没想到柳暗花明遇到了一个天降恩公。
    “好,大家伙都是好汉子,咱们就开门见山了,我是海外之人,你们成了我的奴仆就得跟着一起去海外。”
    “海外,是哪里,南洋吗?”
    一个胡须斑白的老汉问道,他就是戏班里写戏排戏的夫子。
    石锦堂看了眼老汉,笑道:“比南洋还要远一些,不过你们放心我有大轮船,可以把你们安全带过去。”
    听到这个年轻的主人如此说,大家都放松了许多。
    纷纷猜测,这个石老爷很可能是豪商家的少主人,爱好京戏。
    要去海外了,依旧不能舍弃。
    才想解救咱们,让大家跟着一同去海外,方便随时听曲。
    石锦堂自不会理会这些人如何想,他又吩咐石明和曹雄一起,带着钱去找那个杨老板,把他们唱戏的行头赎回来。
    一番操作下来花费了两千多两银子,但是换来一整套戏班子,其中包括成年人12个,学戏幼童9人。
    接下来就是去汕头的通商口岸看看了,若是能够搞定移民的源头,这次过来也算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