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是大汗不讲道义
作者:明镜要高悬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最新章节     
    第428章是大汗不讲道义
    阔阔不花当然听说过严实的事,而且还是最近几年刚刚听说的。
    两三年前,沧州内开始传闻,说严实和宋人有不共戴天之仇。
    现在滨州的宋军守将叫王义深,杀了严实家属。
    滨州与沧州比较近,算是宋蒙交界处,当年严实还提议去打打滨州的,估计是想报家属的仇。
    而且阔阔不花也知道细节,是彭义斌抓到严实家属但没杀,严实后来背后反水彭义斌,彭义斌部将王义深才杀他家属的。
    打心眼里,阔阔不花还是有点鄙视严实的。
    如今在他们境内,宋人皇帝过来议和,船却着火,还有人在杀人放火箭,这个锅肯定是有人要背的。
    就是不知宋人皇帝死了没有?
    阔阔不花也希望宋人皇帝死,但又怕天下人鄙视蒙古大汗无信无义,背后暗算。
    “我大蒙古灭国无数,从来没有用过这种卑鄙无耻的手段。”阔阔不花这时又道:“你最好想想,怎么向合汗交代。”
    “我交代的屁。”严实恼羞成怒,再次声明不是自己干的。
    阔阔不花也管他,赶紧先找船只想去看看情况。
    与此同时,河中的宋人其他船正纷纷离开沧州往回开。
    好不容易等阔阔不花找来一艘船,宋人的船也走的差不多了。
    现场留下六艘还在燃烧的船。
    阔阔不花和严实乘船入河,靠近后发现河面积尸较多。
    “捞上来,捞上来。”阔阔不花下令捞几具尸体。
    尸体有穿着宋军衣着的,也有穿着黑色夜行衣的。
    一看就是偷偷摸摸靠近船只偷袭宋人船只的宵小之徒。
    阔阔不花示意捞了具夜行衣,发是汉人。
    严实部下就是汉军,他不由转头又看看严实。
    严实怒道,你看什么看,宋人可能自己杀自己,自己故意干的。
    阔阔不花没出声,围着着火的船转了转。
    其中有艘最大的火势最盛,据说宋人皇帝就在这条船上。
    “赵与芮到底死没死?”阔阔不花心里很纠结这个问题。
    他们回到岸上后,立刻下令快骑往德州跑,以八百里加急不停,抢在船只前面先到德州,到时询问宋人情况。
    同时飞马往已经到了保州的窝阔台汇报这边的事。
    第二天上午,外面的消息还没回来,阔阔不花的仆人带来了城中的谣言。
    “今天小的在街上,路过一个茶楼,听说――”
    外面有人在传,昨天有宋人使者密见严实,还送了大礼给严实,让严实带兵袭击宋人皇帝。
    “啥?”阔阔不花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再说遍”
    宋人使者见严实,送礼让严实杀宋人皇帝?为什么?
    仆人说,赵与芮在国内打地主,打土豪,得罪了很多权贵,而且据说得位不正,有史弥远的余党想借这机会,铲除赵与芮,加上严实和宋人有杀全家之仇,所以来收买严实。
    阔阔不花说,这么秘密的消息怎么传出来的?
    仆人说,有人看到宋使带着大箱子珍宝进严实家里的。
    听起来有点不靠谱,但仔细想想好像也有点道理。
    两天不到,没等保州来消息,德州那边已经有消息传来。
    宋人船只沿江回到临清,在德州都不敢停,但有宋使发话,说蒙古破坏和约,不讲道义,窝阔台无耻下作,表面和谈,背地里袭杀宋人皇帝,宋蒙现在正式开战,誓不两立。
    德州信使还道,宋军已经在集合大军,准备攻打德州。
    “宋人皇帝如何?死了没?”
    “宋使没说,不知道。”
    ――
    “咣当郎”保州的窝阔台接到消息直接砸碎了面前精美的茶具。
    窝阔台满脸通红,又羞又怒,又不敢相信。
    宋人皇帝在蒙境被袭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有些不赞成这么做的蒙古贵族都在指责窝阔台背信弃义,谋杀宋帝,使和谈之事破裂事小,有损大蒙古合汗的威严。
    蒙古贵族中,经历了西夏之战,和五年和约后,在与宋人交易中占到了好处,享受到了宋人精美的各种贡品和物资,现在已经有好多贵族倾向继续和谈。
    历史已经被赵与芮改变,大蒙古不再团结一心。
    窝阔台袭杀赵与芮的事,引起好多蒙古贵族的强烈不满。
    得到消息的窝阔台想辨解都感觉到深深的无力,毕竟他自己也曾经真的这么想过。
    窝阔台很快把严实招来,询问其情况。
    严实也老实交代,当天确实有宋使送了一箱珍宝给他,但是让他降宋的,让他跟着宋人皇帝赵与芮的船回宋境。
    这话说完,四周一片哗然,所有人看白痴一样看着严实。
    把我们当白痴?
    宋人要你降他,是要你的兵马,要你跟着皇帝的船回宋朝有什么用?
    严实承认有宋使上门,但坚决不承认派人袭杀宋人皇帝。
    但无论严实承不承认,天下人肯定要口诛笔伐,咒骂窝阔台不讲道义。
    蒙古控制的山西河北还是有很多读书人的,这些汉人虽然为蒙古效力,但保不准现在都在心里鄙视窝阔台。
    窝阔台想到这件事,就觉得窝囊。
    窝阔台也没把严实怎么样,毕竟这时候他不知道宋人皇帝赵与芮是生是死。
    他又问现场的情况。
    严实和阔阔不花道,现场相当残烈,好多人被烧死在船上,河面上有上百具尸体。
    耶律楚材开始怀疑宋人自导自演,但现场确实捞上来不少尸体。
    有箭伤和刀伤。
    很多黑衣人身上都带着芦管用来在水中呼吸。
    看起来确实像一场精心预谋的袭杀事件。
    这件事发生七月上旬,接着像龙卷风似的很快传遍河北和山西各地,甚至大宋朝各省。
    宋朝是大力宣扬他们想和蒙古议和,让百姓安居乐业,但蒙古大汗背信弃义,意图袭杀大宋皇帝,民间百姓情绪激动,到处都是求战报复的大宋百姓。
    大宋这边的情况先不说,蒙古境内反应也非常大,很多河北山西百姓也觉得蒙古大汗不讲道义,毕竟以前没听说过有皇帝会这么干。
    但等到八月份时,窝阔台这才得到消息,宋军一部已经进入漠北。
    嘶,蒙古上下恍然大悟,这一切全是宋人自导自演。
    宋人不但把窝阔台陷入不仁不义的地步,而先发制人,奔袭漠北。
    “该死的赵与芮。”窝阔台这时在大同怒骂,甚至怀疑,赵与芮从头到尾,都没有来过蒙境。
    窝阔台想的没错,赵与芮不为自己,为了大宋百姓,也不敢以身犯险啊,所以他根本没去过船上,也没到过临清和沧州。
    蒙军那边没人认识赵与芮,赵与芮随便找了个人替自己,而且一直隐藏在船上,根本没有人知道。
    而此时的赵与芮,正在临安城靶场上。
    赵与芮身前站着两个少年。
    一个是大王子十二岁的赵祺,一个是二王子九岁的赵。
    他身后还跟着两个男孩子,六岁的赵绎,和六岁的赵维,两男子中间手牵着一个小妹妹,五岁的赵盈。
    大宋皇帝的子女今天都在现场,很多官员都是第一次看到皇帝的儿女们。
    但现场能看到他们的官员不多,大部份人都在外围,只有牛宝,全勇,还有匠作局,火器局等少量高层官员能围在皇帝的儿女们。
    三个五六岁的小孩子都全勇牵着,站在身后。
    两个哥哥赵祺和赵都在前面。
    两人都费力的举着一杆燧发枪,瞄着前面的靶子。
    燧发枪的枪重八斤多,对十二岁的赵祺来说还好点,九岁的赵举着略有吃力。
    “打。”赵与芮突然一声令下。
    砰,砰,现场砰砰两声响,两个儿子先后开火。
    打完后,边上有人接过他们的枪,帮两人装弹。
    接着又打。
    赵与芮看两个儿子各打了五发。
    距离是五十步,全都上靶了,但赵祺打的更准,应该是年纪大的原因。
    等儿子们打完五轮,他把两个儿子叫到面前,沉声道:“兵者,凶器也,不可擅动。”
    “但若是为了国家和百姓,一定不能犹豫。”
    “对敌人,更不能仁慈。”
    长子赵祺点了点头,也没说什么。
    倒是九岁的赵一副大人的模样,恭敬的道:“儿臣谨遵父皇的教诲。”
    赵祺是贾玉华生的,和贾玉华性格截然相反,比较仁厚,倒是谢皇后生的赵,也和谢皇后截然相反,比较圆滑。
    这让赵与芮很郁闷。
    谢皇后是出名的性格温顺,贾玉华倒像是心机女,没想到两个儿子性格截然相反。
    形成这个性格的原因就是两人身后的势力。
    贾玉华在贾涉死后,哥哥贾似道也没历史上发达,现在只是做到杭州下面一个知县。
    属于家中没人的。
    平时也只有贾玉华的教导。
    谢皇后就不一样了,谢道清是宰相谢深甫的孙女,谢家在临安城现在可算有名的勋贵。
    谢道清的父亲和伯叔们全是大宋中高层官员。
    大伯谢采伯现在是大理寺正,和原来一样,这个算是大理寺的中层干部。
    父亲谢渠伯原本通判漳州,虽然死的早,但赵与芮掌权并娶了谢道清后,谢家又兴旺起来。
    叔叔谢汇伯现在是户部郎中。
    谢家孙辈,即和谢皇后平辈中,仅男性,即谢道清的哥哥弟弟们就有十五个。
    这些人在历史上全是宋朝各级官员,像谢道清的两个哥哥,一个官至少师,死后封惠王,一个官至秦国公,死后封润王,相当风光。
    现在在赵与芮手上,谢皇后的十五个哥哥弟弟们,大概一半是官,一半是吏,只不过品级低了很多,最高级的谢奕昌目前才是临安府推官,从六品。
    谢家满门勋贵官吏,这让谢皇后的儿子赵有点少年老成,才九岁就比普通人更成熟。
    当天赵与芮先带儿女们打了燧发枪,然后牛宝带着几个比较小的儿女们到边上玩,他带大王子赵祺和二王子赵继续跟着匠作局的官员到了下一个地方。
    元贞四年,赵与芮提出了火帽的概念,还有雷酸贡的东西,让工匠们开始研发。
    当时雷酸贡所需要的硝酸,贡,乙醇,在赵与芮的大宋都已经能生产。
    其中赵与芮在好几前年就弄出了乙烯,但因为难以收集,也无法进一入加工,所以一直都是浪费,后来才想到和高度绿矾合成,就能产生乙醇。
    赵与芮这时就知道,原来高中化学学的好还是有用的。
    有了这三样东西后,合成雷酸贡更变的轻而易举。
    那么雷贡有什么作用呢?
    赵与芮这时正在一个房间里,亲自拿着工匠们做出来的雷贡向两个儿子解释,现场边上也只有参与制造的四个匠师和全勇在,其他人都在外面侯道。
    “朕先说下雷汞的优势,雷汞又称雷酸汞,定位是起爆药。”
    当然,因为他自身性质问题容易腐蚀炮膛,后世的起爆药已被叠氮化铅等新起爆药代替,但在现在的大宋,已经属于跨时代的发明。
    “这种高敏性起爆药在接受约200-400克的轻微撞击后便会被引爆。”
    赵与芮也不管别人听不听的懂,更没有自做主张的擅自更改后来出来的撞击单位。
    后世通常把撞击力用n代表,但这会牛顿还没出生,更没有n代表撞击力的说法,别人也听不懂n,所以赵与芮直接用数值说明更清晰,即只要200克的撞击力,就能引爆雷贡。
    雷贡收到撞击后起爆,被引爆后,爆速可以高达5400m/s,产生的火星可以瞬间引燃枪膛内的发射药。
    之前的燧发枪,在引爆药点燃之后会有个延迟的,有时还不一定能点燃前面的弹药,所以燧发枪的哑火率,通常在七八分之一左右,质量差点的,还能到十分之一。
    而改在雷贡引爆后,一般都在两百分之一左右。
    这简直就是十几倍的增长率。
    但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燧发枪是有药池的,药池还得防风防雨,平时天气不好时,宋军还带着皮套,套住药池做为保护,战前再拿下来,非常麻烦。
    换成雷贡点火后,直接可以取消药池,省了一个装填药池的环节,不用防风防雨,整体性能可谓跨时代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