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投机者
作者:黯淡星L   我,刘辩,三兴汉室最新章节     
    刘辩对于从张让口中的答案还算满意。朝臣们普遍安分,还有孔融这种站在刘辩这边叫嚣着杀人立威的存在。
    雒阳的物议经过的几次风波,起码这次,没有朝着某些奇奇怪怪的方向发展。
    是月,刘辩拜河内太守赵谦为执金吾,廷尉正钟繇出任河内太守。
    河内太守虽重,但钟繇和荀悦一般,年龄和资历都能说得过去,最关键的是德才兼备,并非当不得。
    而赵谦算是个能臣,在治理地方很有建树。
    他仕途中唯一的污点来自于中平元年――时任汝南太守的赵谦率军与汝南的黄巾作战时战败,官吏士卒多有损士。为了掩护赵谦离开,七位郡府官吏力战而死,其中还包含了一位袁氏的子弟,当时先帝知道后还下诏封七人为七贤。
    赵谦得人心之处,也能因此得见。
    刘辩本欲召见赵谦,了解一下能否托付重任,却不曾想赵谦早在河内太守任上便时常生病。河内郡治怀县距离雒阳并不算远,可等到赵谦车驾来京,刚到雒阳的他还没来得及与刘辩相见,又病了。
    刘辩紧急派出华佗前往看诊。
    华佗回复刘辩,给出了“不宜操劳,宜静养以待病愈”的结论。
    在说起赵谦病症之余,华佗又向刘辩提起了卢植:“太傅身体看着康健,但近年来身形劳累、思虑过重,若再日日如此,不加休养……恐怕要不了多久也会如执金吾一般久病缠身。”
    “臣此前为太傅看诊,便以此言相告。然昨日复去,见太傅并未听信良言,臣思来想去,只能报于陛下了。”
    “若非有卿直言,朕还不知卢师的身体……”刘辩闻言惊坐而起,想着想,刘辩朝华佗微微一拜,赞道:“无卿提醒,朕险些失一干城!”
    他猛然想到了前几日卢植在他面前话语中的怪异之处,卢植应是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些了解的。
    当下,刘辩别的事也不做了,询问得知卢植此刻已经从尚书台回家了,刘辩干脆命人安排,打算亲自带着华佗前往拜访。
    说起来,这还是刘辩第一次去过卢植家中。
    达官显贵聚集的城内向来是没有城外热闹的,不过早晚却是城中最忙碌的时候。只可惜刘辩此次外出并非便衣出行,车驾前后周边俱是甲士,只能欣赏沿途的景色了。
    此时已至傍晚,刘辩自皇宫而出,坐在车驾之中的他甚至能闻到民巷中传来的饭菜的香气。
    在夕阳的余晖之下,古朴的房屋映照着斑驳的光芒,旁边甲士的盔甲被保养地很好,行动间传来甲片碰撞的声音。
    提前得到通报的卢植带着全家老小出门迎接,刘辩的到来显然是出乎他意料的。不过当卢植发现与刘辩同来的华佗,了然的同时亦觉心中一暖。
    “诸位不必多礼,今日这里没有君臣,只有师长与弟子。”刘辩下车后第一时间说道,他随后便对卢植夫妇执弟子之礼。
    “请陛下入家中一叙。”
    刘辩踏入卢植的家中,入眼便是卢植的院子――虽然他知道卢植生活素来简朴,可却没想到这般简朴,除了砖瓦房,其余简直和郑玄在城外的居所一模一样,院中都种了些菜蔬,也算是充实了一下没有太多东西的院子。
    卢植共有四子,一子夭折,其余三子俱被卢植养在身边,最小的儿子卢毓年方十岁,算是卢植的老来得子。
    另外二子卢槿、卢畅都已到入仕的年纪,连儿女都有了。但卢植为了避嫌,一直没允许他们入仕,是以三子皆在家中读书。
    不说师徒情谊,单是这样的贤臣出现在刘辩身边,他怎么可能不不做些什么呢!
    是以刘辩并未寒暄太多,便先让华佗再度为卢植全方位地诊脉看病。
    期间刘辩与卢槿卢畅闲谈起来,谈起一些政治上的问题,二人虽未入仕,但耳濡目染之下,对于政事都有自己的见解。
    待到卢植诊断完毕,刘辩前去询问时见华佗轻轻摇头,下了定论:“卢公急需静养,不宜再操劳了。”
    卢植还要说话,却见刘辩上前握紧了他的手说道:“有卢师在,朕做事才有底气。”
    “我不愿看到卢师也离我而去。”刘辩此言发自肺腑,待说完,眼睛都有些酸涩了。
    卢植有些犹豫:“现下五州局势瞬息万变,虽有义真他们坐镇,但有何变化却还是未知……”
    刘辩也看出了这一点,劝说道:“崔公素来能为,应公执掌尚书台亦得心应手,过不了几个月,皇甫公也会回京。且内臣中颇多贤才,卢师勿忧。”
    “况且,遇到大事,若不同卢师商议,我心不安……”
    ……
    离开卢植的家中,刘辩在车驾中吩咐身边的郭直说道:“将朕在云台殿中为卢师谢华佗一事悄悄散布出去,不必刻意,流传出去就行。”
    次日之后,卢植果然听从刘辩的劝说,安心在家休养,只会每五日同何苗一起至云台殿,履行一下录尚书事的职责。
    就在刘辩完成诸如“征卢槿、卢畅二人入三署为郎官”、“将尚书仆射盖勋升为尚书令”等后续工作后,一份奏书出现在了他的案头。
    弘农郡一个名叫刘良的百石县吏上书,言称太傅卢植昔日在弘农进学之时常有悖逆之言,为太傅后更是孩视天子,有不轨之心!
    最初看到这份奏书的时候,刘辩一脑门的问号。
    这人有病吧?
    但刘辩马上反应过来,不管自己如何去做,可目前呈现在世人眼中的信号则是卢植失去了权力,由此,难免有人想要投机取巧。
    甚至背后说不定是谁在撺掇呢!
    可在追查幕后之前,刘辩必须表明自己的态度。
    刘辩第一时间召见了廷尉卿董卓,将此份奏书交给董卓观看后,刘辩问道:“董卿,似这般诬告,当论何罪?”
    董卓感受到了刘辩的态度,立马答道:“依臣愚见,此乃抄家灭族之罪!”
    “灭族有些过了,立斩此人,家眷发配交州!”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