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集体盖房
作者:无名.月色   回到八零,从挖金矿开始最新章节     
    村里红利过万的就有两家,这次村长罗盛利和大儿子罗志军投入的八千元,直接拿回了小两万。而投两万的吴大奎家,更是分了近五万。
    上次村里分红当天进了贼,吴家被偷走了近两万块。当时崔玉珍心疼的直蹦,跑去跟李翠珍吐苦水,后者还安慰她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一年半载的这钱也就回来了不说,十万八万的那都不是问题。
    当时只当是纯粹安慰话,能有那些钱还不知道得猴年马月去了。谁能想得到,这才过了几个月啊,梦想竟然就实现了。有了这个钱,再加上车行分得的收入,家中还剩下的那些,统统加起来可不就有十个数了吗。
    哎哟,我的天爷啊,这么老些的钱,可让人怎么花。嘿嘿,就是个乐。
    两家人拿到手里的都是成捆的百元大票,让人看的那叫个眼热啊。村人们又一次涌起了后悔小浪潮,当初咋就没想着再多投些呢,早知道有这势头,那砸锅卖铁都得多买上几股啊。
    羡慕归羡慕,那总是别人家的钱财,看看就好。想再多都没有自已手里头的票子香。
    也是这次的分红数目多,达到千元的足足有二十多家。大部分都在三百到八百之间,百元以下的人家也就那么三两家。
    除了现金分红之外,每家每户都分了一些金粒儿。这也算是干什么得什么,另外这东西也着实看着带劲,过年了也图个喜庆吉利。
    这一年对于白浪里村人来说,是足够‘丰收’的一年。过往十年加起来的盈余也没有这一年来得多。
    开春铁路大桥始建,村人们靠着家跟前儿的优越条件,可是狠赚上了一笔。不管是是在工地上工,还是堤坝上摆个小摊子,每天的收入都相当不错。小半年修下来,这手很是攒了些钱。
    紧跟着就是沙金矿的出现,村里人两次分红得了不少的红利。
    这两样加起来,可就是不小的一笔收入。
    这个年也注定会过个丰盛年。手上有钱儿了,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节日,自然要过的隆重些。
    年前的两个大集,村人们那都跟约好了一样,齐刷刷的拎筐拐篓的就出动了。那都像是东西不要钱一样,挨样的直往筐篓里装,直到盛满再也装不下了为止。
    集市上的那些个小摊主们,碰到这波采购主妇们,那真是跟见着财神爷了一样,极尽热情的招呼着,这个选一堆那个挑两包,很快摊上的货物就下去了一大截儿。
    平时里舍不得买的吃穿用,这时候也会动手买上一些。
    年年都会过年,从来没有这么准备充分过,样样数数,但凡是能想到的都会有。
    过年燃放的炮竹也比往年要多了许多,过往家里条件有限的村人,连放的炮竹都要数着个数,只为了省下那几个炮竹钱。
    眼下却是不用了,谁家也不差这点钱。除夕夜,放鞭炮的声音不绝于耳。整个村子上方,燃放的焰火照亮了大片黑色夜空……
    半个月的准备,就只为了这一晚上的喜乐。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兴高采烈,这一年的辛苦全都不算是什么了。
    年节好过,村人们在新的一年越过越好的吉祥寓意喜话里过了除夕,初一,跟着是初二、三的送年。
    初四五开始,大家动起来走亲戚。
    跟去年的过年不大一样,赵家的大女儿赵文英嫁为了人妻,这两天回娘家日是要回娘家的。
    同住一个村子就是这点方便,不需要了赶路程的时间,抬脚三五分钟的工夫就到了。
    罗家去年一年也跟村里人一样,有了极其不错的收入。而这归结原因,却是有赖于赵文英的一再坚持。
    当时村里集资入股,罗家人以老太太为首,一家几口子都不大愿意。入股明面上看着是件好事,可是谁又敢保准万无一失。要真有个什么问题,全家人把钱都押上了,那岂不是要喝西北风了。
    可是呢,全村人都投了,就他们一家不投也不大好。再者说,就是赚到钱了那他们不是得后悔死了。
    种种一番考虑,觉着这股得买。不过,买股的钱就不应该由家里统一来出。这矿既然是赵家三姑娘最先发现了,而且最终还掌握着话语权,那这个钱就由孙媳妇,也是赵家姑娘的赵文英来拿最为合适。
    出嫁时手里被塞了那几百块的嫁妆,本来已经给罗玉保治腿伤花的七七八八了,上次的流产事件,因为心疼她,李翠珍又偷摸的给了她两百块。
    赵文英把这个钱连同手上所剩不多的剩余,加起来统统全都买了股。她三妹子看好的事件,那准是差不了。带着这样的信心,破斧沉舟了一把。
    两次的分红,共得了一千出点头儿。这在月工资平均在七八十块的当下,可是不小的一笔钱了。而这些,罗家归入了全家总收入范围内,并没有人提这入股的钱是赵文英一人所拿。而她自已也没说什么,像是习惯了这样的方式。
    嫁出去的姑娘回门子,那一般都是大包小包的年礼,不管有多少,就是种礼节。
    赵文英拎了两瓶酒,一包的果子桃酥,这些并不是现买的,都是从罗家的亲戚送过来的礼物里挑了这么两样。
    罗玉保这次不善,知道陪着一起过来。自从腿伤好了,这人也变得明朗了许多。对待赵文英确实像他保证的那样,当真是好上许多。
    两人在赵家吃了顿中午饭,当天下午就又回到了罗家。
    饭桌子上一家人聊起了天儿,罗玉保说家里有了这笔大进项,这开春准备着要盖新房子。
    按照眼下的费用标准,盖上五间房三百五百块应该是足够用了。这些钱,那是足足够用,盖上两套都是富富有余。
    “既然要盖房子,那就得提前把东西都准备下了,省得到时候抓瞎。”李翠珍给提个醒。
    赵明玉点头直附和:“你妈说的对,盖房子材料先都得备妥齐了。这砖最好提前给订上,要不然等到过一阵子,恐怕就定不上了。”
    村里今天家家收入都挺可观,这条件上来了,自然就想着改善生活条件。住房就是首要,其他都是次要。
    “需要这么早吗,这才正月里,砖厂可都没有上工呢。”罗玉保觉着这丈母妨、丈人爹未免有点儿太紧张了。砖还能买不着吗,还用得着提前排号。
    “就是要早,没上班不要紧,先把名额占上了。”不早谁还开这个口。
    “好,那就拜托妈帮着联系了。”罗玉保不知道,赵文英可是清楚,家里当时盖房子,那砖都排到了几个月后头去了。要不是认识人,从中间给插了个队,哪能那么快拿到砖。
    家里跟史万元的亲戚比较的熟悉,由他帮着联系,能以最短的时间内拿到手。
    嗨,都
    “是一家人,那客气干什么。就等着砖一到位,咱就可以开始盖了。”
    罗玉保欲言又止,想要说不用这么着争时间,这才初几啊。可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反正是丈人一家出钱出力,他就静等着擎现成的就行了。
    跟罗家同样想法的村人还不在少数,河滩、建桥大半年的收入,又有了分红,村民过了个好年。
    手里有了这笔闲钱,那就想改善下居住条件。
    村人大多数都是像赵家之前住的那种房子,一个院子里住着几户人家,全家几口人都睡在一间屋子里。拥挤,不方便。
    之前那是经济条件所限,没有办法,不得不住成那样儿。现在政策有了,条件也上来了,当然是得改换一下。
    有大房子住,谁还乐意住的挤巴巴的小屋子。
    正月里都休息着,大家没啥事儿就会坐一块儿聊天、侃大山。说着说着,就把自家打算要盖房子的事提了一嘴,谁知道竟然是多数人家都有这打算。
    这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可吓一跳。有人好信儿做了个统计,全村上百户人家,竟然有一半儿有盖房的打算。
    有那脑子快的先反应过来,提前一步到罗盛利那里去申请地方好盖房。
    这有一就有二,风一透出来,有打算的人家那就坐不住了,纷纷找到村长,也同样的要求。
    村子地方是有,可需要重新规划。之前打谷场的那块儿地,除了赵家那批最先申请的那几户,还剩下一些面积,够盖个十几户。
    按说这个地方已经够用了,毕竟一个村子里,同时期盖房的人顶多也就三两户,像是赵家那批已经算是多了。可是这次的情况实在是特殊,这么多人要盖房子,这些面积一下子就不太够用了。
    这可就到了考验一个村长能力的时候了,罗盛利那是也见过大风浪的老村长了,哪里会叫这点小事儿给打趴下了。
    当即就安排村组成员挨家挨户调查,到底有多少家真的要盖房,原来住的地方又有多少可以腾出来,大致面积有多少。原址重盖的又有几户。这些个细节问题,尽数都统计好。
    然后合计出来,需要重新申报的面积。得出了具体的数字,心中大致有了数。
    正月里假期刚一结束,上班第一天,一大早晨的罗盛利就去了镇上的土地部门,把申请表递了上去。
    那站门的办公人员都是一惊,这刚上班就给来个这么大个活儿,好家伙,全村近一半儿人家要盖房。这个工作量,可是不小啊。
    好在是年假刚回来手上没有其他工作,又是老村长出面,急事急办,都没停上一刻钟,当即就拿了相应丈量的工具去到了村里。
    半个月后,这次的申请宅基地批了下来。
    而在这个其间,村里也没闲着。盖房子的地方报上去了,其他要准备的东西也就可以开始着手了。青瓦、红砖、水泥这些个主材料都得需要提前预订,后者倒还好说,只要是前两个,尤其是这红砖,那是相当的抢手。
    镇西的旧窑厂,史万元就是凭着这两年卖砖快速的成为了镇上的第一个万元户。可以想见,这红砖卖的是有多么的好。
    也不知道是谁提出来说,咱们村里这么多户买红砖,干什么不集体过去订购,到时候还可以讲讲价钱叫给便宜些。
    众人一听,这倒也是个不错的主意。便纷纷要求村长出面,帮着张罗这件事儿。
    罗盛利那是个很有责任心的村长,村人们提了这个要求,倒也不算太难办。左右河滩那边还没有开工,他也没啥事儿,便同意了帮着走这一趟。
    本来以为挺简单的一件事情,没想到还挺不好办。
    罗盛利带着会计王春茂和小组长的大儿子罗志军,三个人骑着自行车就去了镇西旧窑厂。
    作为大老板的史万元已经不在工地上了,负责接待的是名小工头儿,听说三人是来订砖的,那都没有细问,直接就问他们:“十月以后才能拿到货,能等吗?”
    “十月份?”罗志军一合计,现在才是二月末,到十月份那就是八个月。“要等上八个月,要这么久吗?”再说,十月后天可就冷了,盖房子也不合适啊。
    “是啊,就是这么久。”
    王春茂以为这小工头儿把他们当成是零散的小客户了,用量少不太爱搭理,便解释道:“不是啊,小兄弟,是这样,我们要订的数量挺大,你看能不能给通融通融,早点给我们付货。另外,价钱再能给便宜点。”
    那小工头儿‘哧’了声:“还便宜点呢,就这价钱都供不上流儿了。想要捡便宜找别家去,别在这里碍事。”说完就要走。
    “哎,你——”王春茂想要说什么,叫罗盛利给按住了。
    冲那小工头儿道:“小兄弟儿,先别急着走,凡事好商量。刚才不是说了吗,我们要”订的量大,四五十户人家一起的订货。”
    那小工头儿停住脚,说道:“确实是挺多,这要是平时你们还真就是个大户,可惜啊,我们老板刚接了份更大的单,是你们的几十、几百倍,要不然怎么问你们等不等呢?”
    “什么,几十几百倍?这是哪个村这么狂——咱们镇子上有这么大的村子吗?”罗盛利一脸的蒙。
    他都觉着村里这几十户一起盖房算是极特别极特别的了,竟然还有更厉害的,几百户几千户一起,这得是多大个村子,哦不对,不能算是村了,只能是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