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吃面
作者:鲅鱼饺子   九十年代之老王家的卤肉店最新章节     
    这先大爷,后老头的,赵大军也不计较,就盯着手里的黑老十发呆。
    回过神来,骑自行车的都拐弯了。
    就两个跟头就挣了十块钱。
    自己这身烂肉还能卖上这贵价儿,赵大军快干涸的脑浆子里突然蹦出个发家致富的金点子。
    一天十块,一个月就是三百。
    这是啥收入,这年月,随便找个单位,科长工资都没他赵大军高。
    爬起来拍拍灰,是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顶风都能再跑二里地。
    这会儿才有心思看看坐到了哪一站。
    满大街一打量,正好,又到了便宜大外甥医院的卤肉店附近。
    这大过节的,咋地不得整斤猪头肉。
    赵大军一瘸一拐的准备开个荤。
    结果今天当班的正好是张大伟他妈,桂荣婶子。别人不认得赵大军,她认识啊,年轻时候跟好姐妹李娟八卦,走路上碰到了,还让李娟给指认了下真人。
    不过这几十年过去,看着一身埋汰的,亲妈来了都得多看两眼才能认出来。
    要不是赵大军一嘴一个我外甥的店。
    桂荣婶子还没往敢往赵大军身上想呢。
    这孬货一进来,好几个顾客都是买点东西匆匆走了,还有个迈进来一只脚又走了。
    这不影响生意嘛。
    眼看着店里就剩下赵大军跟她们两个售货员。
    桂荣婶子脸一拉,拿出来当年在清河区供销社站柜台的风采:“买不买?不买哪凉快哪儿呆着去。”
    赵大军兜里黑老十壮胆:“这我大外甥的店,吃他两斤卤肉那是孝敬长辈儿,给钱是情分,不给也不过分。”
    桂荣婶子冷笑:“老板家儿子来吃也得交钱呢,还说啥你外甥,你打电话给他叫来,我看谁规定的来店买东西不给钱。”
    赵大军刚膨胀起来的胆气,被熟悉的资深售货员作风一压,又撒气了。
    只会自己嘴里嘟囔:“吃自己外甥的,算白吃嘛?亲戚之间的事儿,不算白吃。”
    接下来就是难懂的话,什么“娘亲舅大”、“后舅舅也是舅舅”之类。
    引的桂荣婶子跟另一个卤肉店的售货员小乔都笑了起来,店里瞬间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经过艰难抉择,赵大军要了半斤猪头肉!
    猪头肉最便宜,一斤也得四块六,要买一斤的话,直接把上午的劳动成果吃掉小一半,还挺心疼。
    桂荣婶子手起刀落,按赵大军的要求斩了块最肥的,用油纸包好。
    赵大军佝偻着腰,屁都没多放一个就走了。
    小乔拉拉桂荣婶子的衣角:“他就买半斤,咱们还得搭上一套的麻绳跟油纸跟塑料袋,真老鳖一!”
    桂荣婶子叹口气:“虱子再小也有肉,不赶紧打发走咋办,你没看他进门,别的人都不进来了。
    邋遢的都冒烟,不行,我得捅开炉子,让卤肉汤冒点儿气,遮遮味儿。”
    不说小乔还能忍一会,被桂荣婶子捅破了之后。小乔赶紧把门帘挂了起来。
    这会儿也不怕冷了,希望浊气赶紧散完。
    还别说,肉香传出去之后,又勾引了几个来店里买肉的顾客,也算歪打正着。
    赵大军揣着半包卤肉,也没走远,就去隔了两个门帘的王记卤肉面的店里坐着。
    这家店他不知道,里面还有王建国的股份。
    菜单没要,反正那些炒菜也没有猪头肉香,直接要了招牌的卤肉面。
    齐大厨媳妇王翠玲管收银报菜单,看见赵大军一屁股坐下,都抖落到椅子上二两灰,只能捏着鼻子上。
    哪个好人家的饭店愿意接待个跟拾荒老头样的顾客啊。
    这可是正上人的时候。
    看着两个来吃面的,一看打头第一张桌子做的是个邋遢老头,犹豫了下扭头去了隔壁喝羊汤了。
    这腿一迈,出去的可都是钱啊。
    王翠玲也端不住笑脸了。
    拉着后妈脸问道:“吃啥?”
    赵大军好像回到了三十年前,国营饭店的收银员发话一样。
    老老实实的说道:“一碗招牌卤肉面。”
    王翠玲多说一个字都怕流眼泪:“先钱,加肉两块,普通的一块五!”
    赵大军摸出来两块钱,好在是隔壁卤肉店刚找出来的,没有染上赵大军的气息。
    王翠玲都多余写菜单,回头脆生的喊道:“一碗加肉卤肉面!”
    等王翠玲回到柜台,赵大军才稍微放松了下。
    这一上午都没消停,先是被打又是被撞的,真金白银的买点儿荤腥还遭遇了六十年代的服务质量。
    赵大军诡异的有种重返青春的感觉。
    把怀里捂着的温热的猪头肉掏出来,然后自己拿了一把蒜跟一壶开水,就着蒜瓣美滋滋的吃起了肉。
    还挺奇怪,猪头肉快吃完了,面都上了,怎么店里没有上人,这老板手艺还不错啊!
    正饭点儿的时间,齐大厨自打出了这碗面就没接下一个单子。
    于是撩起来围裙擦擦手,从后面的小厨房走了出来。
    媳妇一努嘴,让他看罪魁祸首。
    齐大厨叹口气,只能自认倒霉。
    开饭店的,只要人家掏的起钱,没有往外赶的道理。
    没别的办法,只能老老实实的等赵大军吃完。
    这卤肉面味道还挺好,汤鲜面劲道,加的那两块卤肉不比便宜大外甥家的差。
    赵大军吃到最后,一仰脖剩的面汤也给都喝完了。
    面碗放下,一抹胡子上沾的汤汁,把拨完没吃完的蒜瓣往兜里一踹。
    晚上买俩馍就着蒜瓣,还是一顿。
    走之前对老板跟老板娘赞扬道:“你家面味道不错,就是服务态度再改进改进,和气生财嘛,得亏我不计较,放心,咱下回还来。”
    好悬给王翠玲气个仰倒,早知道刚上面的时候多撒把盐。
    来一回都够倒霉了,谁还想看见他第二回。
    赵大军没在意面馆里两口子啥表情,掀开门口挂的棉门帘,被迎面来的冷风一扑,瞬间打了个哆嗦。
    仗着肚里有半斤肉,毅然的一头扎进冷风了。
    裹着自己的破棉袄,想着新事业的版图,心里火热的根本不在乎这点儿寒意。
    吃面的时候都想好了,下午坐公交车,选个厂区的家属院门口去碰瓷。
    不能找四个轮子的车,也不能找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前者怕讹上了没命花钱,后者怕人家拍屁股走人自己还拦不住。
    所以得找目击证人多的,自己受伤不严重的,还得是兜里有俩钱能赔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