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摒弃前尘
作者:般般如画   芙蓉帐:权相的掌心娇重生了最新章节     
    淡金色的晨曦中,将士们整齐地排着方队立于城下,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庄严而又肃穆。
    北周晋国公宇文珂一路东进,先占叶阳,后夺范州,可谓十荡十决,现又打到汾河,汾河可谓齐国最后一道屏障,倘若北周大军过了汾河,势必长驱直入,直捣晋邺,那齐国亡国则指日可待。
    齐军一连吃几场败仗,损兵折将,士气大挫。
    如今骤闻皇帝亲自领兵出征,引得天下一片哗然,朝堂内外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也有观望的,皆是各怀心思。
    天亮得早,梁婠起得也早,穿着素服,简单挽了发。
    此刻,她静静站在人群外,同其他人一样,默默注视着高台,等待着大军的主帅。
    等待中,偶尔也会听到有人小声地嘀咕与议论。
    有甚者怀疑这次御驾亲征,许是皇帝醉酒后说的玩笑话,做不得真。
    梁婠沉默听着,不觉失笑,如何不像一时醉话呢?
    可偏偏又是真的。
    不过片刻,人群噤了声。
    梁婠再抬头,果见一个穿着甲胄人手持天子剑走上点兵台。
    他站定后,举起手中的长剑誓师,紧接着她听到将士们爆发出的呼声,可这洪亮的回应似乎少了一些激情与力量。
    “娘娘,该动身了。”
    江惟走上前,压低了声音适时提醒,“主上交代过,要在大军出发前送您出城。”
    梁婠微微仰面,头顶漂浮着大团大团的云朵,阳光给它们镀上一层金边,风吹云动,不知去往何方。
    她收回视线,最后望一眼高台上的人,转身往马车行去。
    江惟对着高台方向微微低头,垂下的眼底温热,退后几步,大踏步去追走远的人。
    四面八方都是将士的呼声,高潜举着剑,微微侧过头,毫不费劲地捕捉到人群中那抹逆行的人影。
    他垂下眸,若有似无地笑了下,如无意外,这便是他们此生最后一次见面吧。
    终究还是没等来折给他的桃花枝。
    再过些日子就要入夏,晋邺城内的桃花也早就败了。
    紫霄庵,应是所能寻到最后一处开着桃花的地方。
    届时折下的第一枝,就算还了曾经欠的那枝吧。
    高潜眯起微微泛红的眼,咽下突然涌上来的腥咸。
    他抬起眼,重新注视着下方兵士。
    沅芷扶着梁婠登车。
    忽然,胸口传来一阵绞痛,她脚下的步子一顿,不由握紧了沅芷的手。
    沅芷奇怪看她:“娘娘?”
    “我没事。”梁婠撤回手,冲她笑笑,躬身钻进车厢,并未回头。
    马车行得很快,没多久便追上皇后出行的仪仗。
    他们没有换车,只是悄无声息缀在长长的护送队伍后面,就像从未掉过队一样。
    梁婠轻轻拍着怀里的小人儿,山路颠簸,唯恐惊扰到曦儿,结果小家伙完全不受影响,闭着眼睡得很香。
    沅芷挑起帘子一角,伸头往外瞧,小声道:“山中密林重重,遮天蔽日的,果然跟湘兰姊姊说得一样,比城中凉上许多,幸亏咱们早有准备。不过,这里空气美景倒是不错。”
    湘兰从梁婠怀中接过曦儿,笑看她一眼:“夜里更觉寒凉,多备衣物被褥总没错。”
    梁婠心中有事,望着车窗外的景色,并没什么特别的心情。
    原是今日就送曦儿出晋邺的,可现在多了一个她,恐怕白露他们也是措手不及。
    梁婠默默记着山路,心思转了又转。
    路程不算太近,等曦儿睡饱了,马车也停了。
    紫霄庵早得了消息,在主持的带领下,一众比丘尼于门口跪迎皇后。
    主持叩拜:“空安携庵中弟子恭迎皇后娘娘、长乐公主。”
    山中清静,林间唧唧啾啾的鸟鸣清脆入耳,依稀还听得远处潺潺的溪水声。
    皇后并未言语,只闻马车里小婴孩的咿呀声,稚嫩可爱。
    江惟早带着禁军将整个紫霄庵从内到外排查了一遍,并没发现异常,他躬身走上前,隔着车帘汇报。
    车内有人应了声,紧接着有穿紫苑色的宫人下车,等在一侧。
    随后,有窈窕女子弯腰出来,外披蝶翅蓝祥云纹的披风,愈显得肌肤赛雪、乌发如云,其通身除了挽发的金簪,再不见其它首饰,却也正因为如此,一眼可窥见金簪上的龙纹。
    梁婠大致环视一圈,十数级石阶上,是一个高大的石门,牌匾上书‘紫霄庵’,门前还有两座石狮子,道路两旁遍是茂密高大的青竹。
    是个幽静避世的好地方。
    梁婠迈着步子,不紧不慢朝跪在最前面的主持行去,不想中途却在旁边停下,离正对跪着的人隔了几步。
    她抿唇微笑:“阿娘,在这儿过得好吗?”
    垂头跪地的人身子一僵,没有抬头,也没有说话,微微发颤的肩膀,却暴露了她的隐忍不发。
    静了许久,迟迟不见回答。
    旁边的主持讶然,微微侧过脸,眼神提醒。
    梁婠亭亭立在人前,脸上非但不见怒色,还浅浅笑着,十分好脾气地等着。
    场面静得有些尴尬。
    主持捏了把汗,轻轻唤了声身侧之人:“摒尘?”
    何氏没看她,埋着头,声音很冷。
    “皇后娘娘认错人了,弟子法号摒尘。”
    梁婠轻哦一声,也不在意,若有所思:“这法号是摒弃前尘的意思吗?”
    何氏仍旧不吭气。
    主持一看,连忙垂头回道:“皇后娘娘说得是,正是明心见性,万事无执,摒弃前尘愚妄,自得清净与安宁。”
    梁婠摇摇头,似是颇为遗憾:“想来这个法号是师太起的吧?可惜你的一片心意,怕是这摒尘尚不得法门呢。”
    “你——”何氏猛然抬头,红肿的眼睛里满是憎恨。
    主持心下一惊:“摒尘不可无礼。”
    梁婠不为所动,细细将何氏打量一番,眼窝深陷、颧骨凸起,全然没有早年梁大夫人端庄得体的影子,更没有一个出家人的平和沉稳。
    “摒尘,本宫看你这模样,想来应不是因为佛门净地修行清苦,而是因为被红尘俗世所烦扰吧?”她皱了皱眉,“如此这般,岂不是应了本宫方才所言?”
    何氏蹭的站起身,忍无可忍,作势就要冲上来。
    “你这个逆女,你故意陷害阿婧!害了昌恒、害了整个温侯府——”
    可惜不等近身,眼前一晃,就被两个禁军按在地上。
    何氏趴在地上,瞪着眼睛,呜咽着直掉泪。
    一众人目瞪口呆。
    “温侯府?”梁婠冷了脸,“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给叛国罪人喊冤叫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