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纳米技术
作者:我在丛中笑   开局可以预知未来最新章节     
    挂掉电话,何盛心里很激动,挪了下身体。
    “哎呀,你压我头发了了。”
    旁边的赵晓菲抱怨道。
    “嘿嘿,抱歉抱歉。”
    看着赵晓菲诱人的样子,色心大起。
    “我给你揉揉呀?”
    “揉什么?”
    赵晓菲一脸迷茫,不过一会她就知道了,因为说完话,何盛的手已经伸进了被窝里。
    昨晚喝醉没做的事,早上醒了自然要补回来。
    直到中午,两人才起床。
    随便弄了点吃的,何盛就叫今天值班的肖云来接他去微电子所。
    赵院士告诉的消息,如果属实,那今天可能就是国内科技界的地震了,上次22纳米的成功是5级的话,这次起码是8级。
    到了微电子所,门岗没让进去,何盛打了个电话,十分钟后赵院士的助理出来接他,车辆才放行。
    助理对何盛恭敬有加,他跟着赵院士,见过何盛,知道他是什么人。
    经过三道岗哨,何盛终于到了实验室。
    赵院士还在实验室里忙碌,感觉都忘了他把何盛约过来的这件事。
    十几分钟后,忙完手头的事,助理才敢去叫他。
    “哎呀,你看我,都糊涂了,约了你来,又忘了是几点。”
    “赵院士客气了,你这么忙,我来反倒有些打扰了。”
    “说的什么屁话,跟我走吧,等会李书记也要到了。”
    拉着何盛上楼,去他的办公室。
    两人聊了会关于光刻机的一些进展,赵院士顺便对他说了一些最近的方向,他们现在的公司的情况。
    “院士,书记到了。”
    两人聊得火热的时候,助理过来提醒。
    两人赶紧去迎接。
    实验室外面,李有力一身黑色西装,气宇轩昂的走来。
    成为一把手,执政半年,让李有力增加了更多的威望,一身也有不怒自威的威严,这大概就是上位者的一种表象。
    “哎呀,老赵,小盛,都来了。”
    李有力对两人还是比较亲切的,这几乎是他在外界的左膀右臂。
    “书记,我们楼上说。”
    “好好~”
    到了会议室,赵院士回办公室拿样品,何盛和李有力在会议室里等待。
    “小盛,这段时间在干嘛呢,怎么都见到你去我家了。”
    “书记,我去了趟港岛办点事,刚回来呢。”
    “嗯,年轻人还是要以事业为重,不过有空了就要来家里坐坐,带带思言,让她和你多学习学习。”
    李有力这话,怎么有点不一样的味道,难道是让自己跟李思言亲近,做上门女婿了?何盛也没法拒绝李有力的好意,只能回答道。
    “好的,过两天我就来。”
    “嗯,到时候我让吴妈给你准备点特色菜,有什么爱吃的提前和我说啊。”
    两人在会议室里完全就聊家常,压根不提什么别的工作啊,事业之类的事,简直就像翁婿之间的寒暄。
    没一会,赵院士手里捧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盒子东西走来。
    他激动的把样品递给了李有力,向李有力介绍道。
    “书记,这就是我们实验室做出来的样品,这是10纳米的工艺,我们的光刻机基本可以做到了,我试了一些,良品率很高,起码能有八成以上。”
    其实所谓的这个7纳米、10纳米、14纳米、22纳米或者28纳米,它不是指的造出来的额芯片大小,也不是晶体管的大小,它是一个晶体管里的沟道的宽度。
    芯片中的沟道宽度是指集成电路中两个相邻金属线之间的距离,沟道宽度决定了电子在集成电路中的传输速度和性能,是衡量半导体制程技术的重要指标之一。
    更小的纳米制程,意味着在同样更小的芯片中,能塞下更多的晶体管。
    比如14纳米的工艺,则在每1平方毫米里,可以塞下约3000万个晶体管;而10纳米的工艺,根据全球最顶尖的芯片制造商二特硬公布,他们的工艺在每1平方毫米里,可以塞下约1亿个晶体管。
    想要做到能塞得下这么多晶体管,那就要靠光。
    duv得名字是深紫外光,euv的名字是极紫外光。波长越短的光,就能蚀刻出越微小的距离。
    我们国家之前在研制的主要就是duv,能用duv把制造水平提高到了22纳米,这已经是极限了,再提升下去,euv的光刻设备要比duv省时省力省材料很多很多,继续使用duv只会事倍功半。
    李有力拿着手上的样品,仔细看了半天,虽然他不懂里面的原理,但是他懂得这里蕴含的价值,这一枚小小的芯片,代表的是进步,华夏科技的一大步。
    一旦问世,魔都不再只是金融之都,而是走向了金融与科技并列的发展方向,等于说是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两人听完赵院士做的一些介绍,然后把问题引到最直接的方向上,那就是生产。现在能力有了,下一步就需要生产出来,应用上去。
    李有力直接问:
    “老赵,这个光刻机能量产出来还需要多长时间,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解决?”
    “书记,如果材料齐全,下半年我争取能出两台。我们可能需要增加一些投资,用来购买或者研发生产一些必备的材料和设备。”
    “这个没问题,我回去就叫国资委的人来开会,增加投资。”
    “赵院士,我也可以增加投资的,我现在还有些余钱。”
    李有力听他这么一说,诧异的问道。
    “哦?你小子又发财啦?”
    “那没有,几个亿还是有的,我去港岛薅了点羊毛回来。”
    “哈哈哈,你小子,放心吧,国资委那边我会协调好的,这个事政府有补贴的,”
    他们的项目一旦公布,可能国家科技方面也要补贴进来了,不只是当地政府会补贴。
    芯片一直被那些科技强国卡喉,尤其是我们华夏的几大手机厂商,不断被丑国制裁,导致手机的发展受限。
    “对了,我听说华为那边也在努力研发,他旗下的华思和他们合作对象中芯在共同研究中,这事要不要让他们知道,让他们掣肘的困难已经被解开了。”
    赵院士提了一嘴,前段时间,他还被对方邀请去参加研讨会。
    “会不会打击人家?”
    “不会吧,我们现在一致对外。”
    “那行!”
    李有力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