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刘文炳
作者:骑驴看唱本呵呵   重生之我是崇祯帝最新章节     
    明朝朱元璋父母以及祖辈的陵墓都在安徽凤阳,清朝入关后,努尔哈赤的陵寝也依然在沈阳,,
    而明清的皇帝们每年有个祭日先人的时节,他们没办法亲自回到祖籍地去祭拜祖先,,
    虽然明清故宫都设有祖宗排位的太庙,
    但朱元璋认为“以太庙时享,未足以展孝思”,意思就是太庙地位尊贵,举行的都是重大典礼,规模大但次数不多,不足以展示对祖先的追思和孝敬。
    所以在内廷建立奉先殿,皇帝可以在前殿进行元旦、朔望,万寿节及国家大庆等大祭。
    因此奉先殿作为皇帝在宫内的家庙,受到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的极大重视,
    其主体建筑的格局,从明成祖永乐大帝重新修建奉先殿直到清末宣统退位,奉先殿基本再没发生什么改变,保持了初建时的面貌。
    奉先殿的布局形式与其它宫院完全不同,它的左右都没有相关的配殿,而以九开间大殿前后联立,形成凸出主殿的院落布局,给人以直观的视觉体验,显得庄重无比。
    提前一天,,吴三桂已经安排了侍卫入驻奉先殿,,,
    奉先门、东角门、西角门已经全部安排了侍卫,,
    东角门旁边的东院,,里面已经集结了五十名辽东关宁军出身的侍卫,,而在东院的一处房间内,,密密麻麻放满了军弩以及箭支,
    众人都在熟练的摆弄军弩,
    这时候吴三桂进来,,,
    "将军,,军弩已经到位,,都是兵部新的未开封的军弩,非常趁手。检查完毕以后会集中埋在东院"一名侍卫上前说道。
    吴三桂满意的点点头,,
    他走上前去对众人说道:
    "你们都是辽东的老人了,,是我们吴家人,你们听我指令行事,,到时候咱们同富贵,,富贵险中求,大家博一个富贵前程出来!
    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有谁心慈手软,误了我的大事!
    哪个门到时候出了岔子,,别怪我吴三桂不讲情面!听明白了吗?"吴三桂说道。
    "明白!"众人皆起身说道。
    对于吴三桂来说,,明天的行动,,至关重要,,可是就是这么凑巧,竟然有三十名刘文炳那边的侍卫也要参加明天的守卫活动,,
    本来那些人今天就要来奉先殿,自己想尽办法,才让那二队的刘文炳的三十人推迟到明天早早来守卫,
    这样他们才能今天从容布置,如今一切妥当,吴三桂也是心里暗暗暂时松了一口气!
    明天负责保护皇上的百名护卫,,吴三桂只能带七十名自己的辽东老人,,,可以说明天注定会有一场小规模的战斗,,
    不解决那三十名不听话的侍卫,,明天的宫变就不能成功,,
    因此吴三桂在东华门副提督的帮助下,拿到了兵部军械库的一百件军弩,,
    这样可以更快的解决保护陛下的那二队的三十名侍卫。
    武英殿内,,
    朱小峰正在看着祖大寿寄回来的奏折,,朝鲜的局势已经稳定,这让他心情非常不错,,
    "陛下,,,吴统领已经提前去了奉先殿,我也想提前去看看心里才踏实!"一个侍卫模样的人说道,,
    "有三桂在,朕放心,,,你就不必亲自跑了,最近你也挺累的,还是休息休息吧,明天跟朕一起去吧。"朱小峰和善的说道。
    "陛下,我是侍卫副统领,提前查看护卫工作是职责所在,主要我想提前去看看姑母,明天场面隆重,,我出面不合适,,请陛下恩允!"侍卫坚持说道。
    "好吧,,那你今天去吧,,不过中午跟朕吃了饭你再过去吧,,总不能饿着肚子过去。"朱小峰笑着说道。
    "谢陛下,,"男子恭敬的说道。
    这名侍卫名叫刘文炳,今年才二十岁。
    在历史上并不是什么排的上号的武将,他真正的战力微乎其微,,比曹文召、周遇吉、满桂、祖大寿等人武力值差了十万八千里!
    甚至比不上辽东的随便一个刀头舔血的边军,这人也不是朱小峰做信王时候潜邸的侍卫,,
    可他却是皇宫侍卫副统领,非常受朱小峰的信任与优待,,
    原因很简单,,,
    因为他是崇祯帝的母亲刘氏的娘家人!!!
    是正经的明朝外戚,孝纯皇后刘氏之侄,论亲戚关系,他是正儿八经的崇祯帝朱由检的表弟。
    朱小峰对这个表弟非常满意,,在他为数不多的历史知识中,,外戚通常跟专权联系在一起!
    可是这老刘家却是外戚里面的另类!可以说是模范外戚!
    刘文炳此人非常低调,从来不骄横跋扈目中无人,,对交代的事情更是尽心尽力完成!
    刘文炳的母亲杜氏为人贤惠,常对刘文炳说:“我们家本无功德,只是因为有了太后的缘分,才受此大恩,你应当尽忠报天子。
    这样知书达理,明事理的母亲教育出的子女那肯定查不到哪里,,
    而刘文炳也是把母亲的话牢在在心中,,平时谨慎厚道,丝毫没有外戚的狂妄,,朋友圈也比较简单,只与几个人交好。
    而他的两个弟弟也在京城巡防营任职。主打一个低调,,甚至巡防营有很多人不知道两兄弟的真实身份!
    而作为大哥的刘文炳更是其中得杰出代表,,跟着老朱家同富贵共患难,,对得起老朱家外戚的身份!
    在历史上,李自成卷土重来重新占领陕西后,,刚刚稳固阵脚,就建立大顺政权,没多久就攻破山西!
    当山西宁武官的周遇吉殉国后,,大顺军势不可挡,直逼京师。
    刘文炳知道明朝大势已去,以他的能力也没办法挽救大明与危亡!
    为此他经常流泪,对为数不多的好朋友巩永固说:“国事到如此地步,我与公均受国恩,就算万死也不能报答陛下,,
    本来有机会逃走,,可早早就萌发了以死报国的打算,,
    后来,十几天后,果然李自成大军围城,危在旦夕,,
    崇祯帝这时候真正能指望的上的,也只能是自己母亲家的人,,于是急忙召见刘文炳商量对策,,
    面对大顺军攻城,,随时城破的情况,,其他大臣将领,基本都在家里保护自己的小家免受闯军可能的侵扰,,
    崇祯帝几次敲响上朝的钟声,都没有几个大臣来,,
    在城门负责防卫的刘文炳接到皇帝的召见命令,,急忙入宫。
    这时外城已为农民军所占领,形势已经非常危急,,城破在所难免。
    崇祯帝问他们:“二卿所集中的家丁能巷战否?”刘文炳对崇祯帝说:"寡不敌众,崇祯帝听后知道已经无力回天,,也是叹了口气知道到了最后的时刻!
    巩永固奏道:“臣等已将柴薪堆在家中,到时闭门自焚,以报皇上恩德。”
    听到刘文炳二人已经有了以死报国的决心,,崇祯帝也说:“朕决心已下,朕不能守社稷,但能与社稷共存亡。”
    二人皆泪如雨下,誓死效忠,巩永固直奔崇文门。不一会儿,义军入城,巩永固、刘文炳进行抵抗,杀数十人,各自赶紧归家,,,
    两家人几乎全部自尽身亡,,,
    朱小峰知道自古娘家人永远靠得住的道理,,
    虽然他很想将刘文炳调入京营任团长,,未来接任师长,,
    可是刘文炳现在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最主要的是京营面对的敌人每次都非常强大,,
    京营的团营长阵亡概率也非常高,,朱小峰自然不想让自己的表弟提前嗝屁,,
    因此思虑一番后,鉴于宫内前几年也非常不太平,于是让他做了宫里的侍卫副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