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胡椒瓶
作者:苍莽山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最新章节     
    米尼弹的制作过程与卷旱烟类似。先将火药和弹丸压实,然后用纸张包裹起来。接着,将包裹好的火药和弹丸卷成圆柱形,并在尾部随手一拧,形成一个小尾巴。
    赵昺将一枚米涅弹捅进枪筒之后,接过李恩递过来的一枚火帽,在李恩的讲述下,将火帽安装完成。
    这种枪其实就是把原来暴露在外面的燧发枪龙头换成了内置的击针。用性能更加可靠的火帽替代了原来的燧石,其他倒也没有什么变化。
    武垒接过赵昺递过来的火枪,举枪,瞄准前方的木靶,快速扣动扳机,枪筒火光一闪,旋即冒出一股青烟。
    20多毫米口径的火器可不是赵昺这种小娃娃可以玩的。
    目光所及之处,但见远处的木靶溅出些许木屑,坚硬的靶子上一刹那间便出现一个拇指粗细的空洞。
    威力,依旧恐怖如斯。
    “取水来,朕要当场试试效果。”赵昺道。
    一番操作之下,毫无疑问,又是一声枪响。
    果然,这玩意儿不怕水。即便是在湿淋淋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打响。
    马南宝、郭守敬、李恩三人镇定自若,喜怒不形于色。
    反倒是赵与珞和李邦宁等人全都瞠目结舌,呆若木鸡。
    “李恩,制造局那边有高人么?一分钟能打几枪?”赵昺问道。
    “回官家,制造局那边用最好的测试手,射速和燧发枪不相上下,每分钟还是5次。”李恩有点不好意思。
    “无妨,可惜杨娃子不在,此人应该可以打6枪。”赵昺并没有过于纠结这个问题。
    其实这种火帽枪和燧发枪一样,加上目前已经基本被淘汰掉的火绳枪,都没有脱离前装枪的范畴。
    再先进的前装枪每分钟打5发已经是极限了。
    火帽枪的发明,是枪械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它的最大优势在于不怕风雨,这一特性使得火帽枪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也能正常使用。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能做到这一步,赵昺已经很知足了。况且这一技术已经是领先了五百多年,绝对可以做到降维打击的效果。
    在火帽枪之后,金属弹壳的发明以及马克沁机关枪的问世,进一步推动了枪械技术的发展。
    “这,这,没想到,老臣有生之年竟然能看到如此神兵利器。太祖显灵,祖宗庇护,我朝中兴有望了。”良久,赵与珞老泪纵横。
    “哈哈,好啊!朕有此物在手,天下谁与争锋!”看着这位历史上宁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宗室,赵昺也是感慨颇多。
    “臣等恭贺官家!”赵与珞等人道。
    “老奴恭贺官家!”李邦宁道。
    “卑职恭贺官家!”武垒道。
    “小的恭贺官家!”李恩道。
    在场的众人纷纷上前,弯腰作揖以示祝贺。
    君臣之间一番客气之后,杵在那的李恩张张嘴,神神秘秘地看着赵昺欲言又止。一脸猥琐样。
    “你这小子,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对待皇室家奴,赵昺向来随性而行。
    只见,李恩从匣子里打开了一个格子。
    暗格!刚才居然都没仔细看,居然有一个暗格。
    李恩笑呵呵地说道:“陛下,小的这次来得匆忙,也没给陛下带什么礼物。这里是李有钱、张有德、赵有礼三位提辖亲自为陛下打造的小玩意,来之前三位提辖对小的讲,希望陛下能喜欢。”
    “哈哈,三位卿家有心了,快打开,让朕看看是个什么小玩意。”听到是三位大匠合力亲自打造的,那肯定是非凡之物,赵昺也是相当期待,连忙说道。
    暗格打开,李恩从里面拿出两把做工精致的转轮手枪,双手捧着,弯着腰举过头顶。
    赵昺接过两把手枪,仔细观察起来。
    “好家伙,这玩意儿都给搞出来了,真不愧是天才。”赵昺看着这两款美洲牛仔的最爱,心中暗道。
    一把居然是大名鼎鼎的“胡椒瓶”,一把和后世左轮手枪形状基本无异。
    胡椒瓶手枪,书友们都不陌生,提到这个名字就想到的是18世纪西部牛仔形象的画面。
    头戴牛仔帽,骑着马,腰间再别着一把胡椒瓶,大街上,酒馆里,话不投机,当场拔枪对射。
    之所以叫胡椒瓶,是因为其有多个枪筒,多到什么程度,最少的也有三四根,最多的甚至可达近三十根枪管!
    而且早期的胡椒瓶,由于采用燧发装置,一旦发生火药串联,那效果就像撒胡椒粉一样,枪筒里的弹丸一起喷射而出,所以名曰胡椒瓶手枪。
    直到雷酸汞的发明,并且很快应用到军工行业,火帽的优秀性能让这种手枪大行其道。
    胡椒瓶手枪这玩意造价太便宜了,以至于第一款左轮手枪问世之后,仍然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
    胡椒瓶手枪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将枪管尾部制作成一个拥有引火孔的击砧,然后将几根这样的枪管,通常情况下为六个管,铸造起来。
    使用的时候,首先在击锤前面的击砧上装上火帽,每次扣动扳机之后,击锤都要发生旋转,然后击发下一个枪筒里的弹药。
    各位书友看的没错,就是击锤旋转,而不是弹巢旋转。
    胡椒瓶手枪的诞生其实还是和射速有关,不管是火绳枪还是燧发枪,哪怕是米涅步枪,其射速真的不敢恭维。
    为了提高射速,各种各样的火器琳琅满目,包括明军使用的大名鼎鼎的三眼铳也是这个道理。
    而胡椒瓶手枪则可以做到短时间内连续多次射击,只要枪筒数量够多,火力就更猛烈。
    “哈哈,这是张有德做的么?”赵昺拿着胡椒瓶手枪问道。
    “回官家,正是张提辖和李提辖一起做的。官家啊,您看,这一把可是顶您老人家身上的三把啊。”李恩指了指多达六个管的胡椒瓶手枪说道。
    很早之前,制造局就为赵昺精心打造了一把双筒燧发手枪,以便其防身之用。这把手枪的制作工艺极其精湛奢华。赵昺每天将手枪带在身上,以防不测。
    只不过没有机会使用罢了。
    “哈哈,有心了。诸位卿家随朕一同试一试这新式玩意儿。”赵昺说完,把另一把手枪还给李恩,端着胡椒瓶,大步走向前方的木靶。
    小口径“手枪”,赵昺决定亲自尝试尝试。
    赵昺接过一盘连接在一起的火帽,扣在击砧上面,合上手枪,对准前面的木靶连续扣动扳机。
    (80后,90后小时候玩过左轮砸炮枪的举个手。打开玩具“左轮手枪”的弹巢,装上一圈六发“弹药”。)
    “啪啪啪!啪啪啪!”转瞬间,六个枪筒依次发射,前方的木靶顿时一片狼藉。
    十五米的距离,火器的威力是相当惊人的。烟雾散去,依稀可见木耙上出现几个不起眼的小孔,顺着小孔竟可以看到一丝丝的光亮。
    “哈哈,李恩你那还有弹药么?装上一梭子让兴王也过过瘾。”赵昺看着众人惊讶的眼光,旋即说道。
    “是,陛下。小的这就准备。”李恩连忙回应着,却没有发现在一旁的李邦宁微微有些皱眉。
    “官家,臣不敢僭越。”好在赵与珞是比较清醒的,虽然对这种新火器也很感兴趣,但也不能用皇帝的御用之物啊。
    “兴王,哪有那么多规矩。这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今日没有君臣,大家都来试一试。”
    不管是胡椒瓶手枪,还是另一把左轮手枪,弹药都是从枪筒前面装进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没有金属弹壳子弹之前,手枪也是这么玩的。
    而另一把左轮手枪就更加精致了,和胡椒瓶手枪不一样的是,胡椒瓶的枪筒是独立的,然后把它们铸造合并在一起,而这把左轮只有一个枪筒。
    和胡椒瓶手枪不同,左轮手枪是共用一个枪筒。
    在李恩的讲解下,打开弹巢,从弹巢前面装入小一号的米涅弹药,再合上弹巢,扣上火帽,打开保险。
    没错,居然已经有了保险装置!
    昌江制造局,必出精品!
    众人一番操作之下,分别使用两把手枪轮番上场,一时间御花园枪声不断。
    两刻钟之后,在众人连番射击之下,眼前的木靶已经千疮百孔,不忍直视。
    “恭喜官家,再得神兵利器。此物在手,可以说十步之内无敌。”赵与珞道。
    “老奴恭贺陛下。”李邦宁咧着嘴,一脸褶子笑着说道。
    “陛下,张提辖和李提辖还做了一把十二管的陛下所说的这种胡椒瓶。只不过由于枪筒太多,以至于过于沉重,就没有献与陛下。”李恩唯唯诺诺地说道。
    “嘶!十二管,这可比黄鹤那帮人用的双筒猎枪强多了!”众人大吃一惊,在心里各自盘算着。
    “官家,此物倘若能大量打造,我朝兵士人手一把,远战有燧发枪,近战有手枪,可谓长短结合,他日和鞑子决战必将大显神威啊。”赵与珞感慨道。
    “兴王殿下,恕小的多嘴。我朝不消一年半载的时间必将换上这种新式火器,到那个时候即便是雨战,这鞑子还不是跟弱鸡一般。”李恩道。
    众人只顾着眼前这两把新式手枪了,一时得意之下,竟然忘了最重要的新式击发枪。
    而李恩的话瞬间点醒了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