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研究厨神食品
作者:天天可乐   拒绝十亿暴富,我选择当女儿奴最新章节     
    郭凡给好朋友穆会长、万弘业等人发了请柬,大家都很高兴,表示一定到场。
    郭凡也给齐处送了一张请柬,领导来不来都行,但是礼数一定要到位。
    齐处笑呵呵的表示自己会去,然后问西华市那边,有没有领导过去。
    郭凡就说,有一位谷主任肯定过去,省会城市的大领导剪彩人选还待定,但到时候肯定有人会去给饭店剪彩,毕竟这也是和官方合作的项目,以后还有各种后续合作要展开。
    “好的,那我肯定过去。”齐处答应了。
    有这么多领导捧场,郭凡很高兴,这下开业的排场不会低。
    之后他就没什么要紧的事了,有事他让手下去办就好。
    等到开业后的一周内,郭凡就比较忙了,他都要留守饭店,后续才会开启预约制,以后只在周末两天由郭凡亲自掌勺,也打造厨神饭店的稀缺和紧俏。
    这也是营销方式之一,很多人的心理,就是唾手可得的东西就不珍惜了,一旦东西稀缺,那就会格外重视,他们饭店的经营也是如此。
    平时都是潘午掌勺,郭凡周末过去掌勺两天,这是厨神饭店建立之初就确定下来的规矩。
    那么开业前的这段时间,就是难得的空闲时间,郭凡就留在了阳山,他去了食品厂,去完成系统发布的科研任务。
    目前郭凡有科研狂人7任务,需要研究三种以上的厨神食品。
    郭凡来到食品厂找厂长丁义珍大姐,问她要做罐装食品和饮料的注意事项。
    “做这个简单,重点就是高温消毒,还要有专用的添加剂配方,一般保质期都在一年以上,生产这些罐装食品需要专门的生产线,不过目前咱们厂里,没有设备,也没地方摆了。”丁厂长说道。
    郭凡点点头,那么他要上马厨神食品,就需要一笔钱购买生产线,然后给工厂换一个更大的场地。
    这次要找大厂房,原来的包租公马华清就不合适了,他那边没有大厂房。
    需要找个大厂房,然后联系生产设备,同时也要办理一些相关证件审批,毕竟他的药膳属于保健食品范畴,要生产经营需要办理另外的手续。
    执照的事好办,以郭凡的身份,认识市里食品卫生单位的负责人,打几个电话,把资料交上去就能办妥,这个很容易。
    换厂和添加设备,需要资金。
    食品厂现在效益不错,每个月能有个十万左右的利润,在郭凡还清外债后,就不用从食品厂抽调利润了,现在食品厂赚的钱,可以用来扩大产能了。
    经过丁义珍估算了一下,大概这些灌装设备,还需要投入六十万,可以生产罐装粥类、饮料类的产品,一机多用。
    六十万郭凡可以出,先付一笔定金,等设备到了后,可以在合同允许的范围内,用秋涵养生店的收入,在合同最后期限截止前,把剩余款项打过去。
    以餐厅的收入,一个月内凑齐六十万,还是比较轻松的。
    资金问题目前不算难事,就是寻找厂址要花点心思。
    郭凡这事就不用自己操心了,他在管理群里发来一条消息,让大伙帮忙在周围留意一下,有合适的场地,就可以租用下来。
    韦永浩说这事包在他身上,酒厂周边有很多空闲厂房,到时候食品厂搬到附近,也有利于一起管理和经营,甚至食品厂都不用购买货车了,酒厂多余的货车可以借给他们用。
    “行,那你就多留意,和丁厂长一起,选一个好厂址。”
    郭凡把事情安排下去,他就要开始试验了。
    奶茶和药膳粥,做起来很容易,灌装现在是个问题。
    在食品厂设备没有上马之前,郭凡要实验,就要先找其他食品厂,借用一下他们的设备。
    这一天,郭凡就通过朋友找到一家小型食品厂,郭凡约好了丁厂长,他就在餐厅做好了奶茶和药膳,开着面包车带了过去。
    面包车里放着多个保温罐。一罐是配制好的奶茶,有三罐是熬好还带热气的营养药粥,分别是消积下气,健脾除湿的荞麦红枣粥;有杀虫消积,润肺止咳,润燥滑肠的香榧紫米粥;还有健胃消食,舒经活络,滋补催乳的木瓜薏米粥。
    药膳的另一大分支就是汤类,但是有些药膳必须要热着食用,而且要对症下药,所以只能选用一些通用类型药膳汤,比如适合夏季喝的绿豆祛暑汤,还有补肾的板栗排骨汤、枸杞猪尾汤等。
    除了这些,还有一批昨天现做的中式糕点茯苓糕。
    茯苓糕也叫马糕和白糕,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茯苓久服有安魂养神、健脾益肾的功效,古代医家常用的益寿药。
    茯苓糕用粳米粉、糯米粉、茯苓粉、莲子粉、糖等制作而成,拿在手上轻轻软软,口感扎实有韧性,是常见的药膳糕点,因此也可以加工售卖。
    这些都做好了,丁义珍厂长,不用其他人上手,自己配了一些防腐配方,然后通过这小厂的设备,灌装了一部分药膳产品,带回了自己厂。
    选出一些要存放一段时间,每隔一段时间,打开看看保质期怎么样,菌落是否超标,另一些就开封品尝口感。
    郭凡就和丁义珍,一起品尝这些药膳和奶茶。
    郭凡喝了一口,感觉可以,奶茶里虽然加入了一些添加剂,不过口味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那些汤类的药膳,绿豆汤喝着和平时别无二致,也算是成功了。
    至于一些药膳汤,需要稍微加热,喝起来也算美味。
    系统也传来了提示,证实这两种罐装药膳实验成功。
    丁义珍厂长品尝后,感觉也可以。
    就是系统提示药粥实验失败。
    因为药粥在凉了后,口感并不好,在二次加热后,口感和味道上,就比刚做出来差了不少,不过药力是没有多少变化。
    郭凡品尝药粥后,也不满意,以他厨神的水准来看,二次加热的粥口感上就有点败名声。
    需要另外考虑做法了。
    丁义珍提出了建议:“要不,就做成自热式的,先把米等材料处理,然后用自热火锅一样方法,让客户在食用前把粥煮熟,这样味道就会好一些。”
    “可以试一试。”
    郭凡点头同意。
    然而自热式的材料,食材要先经过处理才行,如今也不是啥新鲜的玩意,但阳山这里还没有这种食品厂,没法去别人厂里实验了。
    郭凡就让丁义珍联系一下,她认识几个同行,有这种自热米饭的厂家。
    不过打电话去,同行都怕他们是要“偷技术”,所以拒绝了想要去厂里参观的请求。
    郭凡可没有闲情逸致继续问下去了,他就决定直接联系生产自热食品的设备厂家,去他们那里,就可以做自热药粥的试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