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全省表彰大会(二)
作者:一点点小目标   重生92,走上权力巅峰最新章节     
    “尊敬的纪安国书记、邹汉民省长,各位领导、来宾,各位朋友,早上好!”
    司仪说着,对着会场微微鞠了一躬。
    然后摊开镐子,念道:“岁末聚华堂,辉煌又一年!
    岁末回首,我们感慨万千,我们骄傲自豪!”
    在过去的一年中,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下,我省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奋斗、敢冲敢拼的精神,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涌现了一批能力出众、成绩卓越的先进个人和集体!
    他们为我们南江的改革发展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造福了我们南江四千万人民!是我们的骄傲和榜样!
    今天,省委省政府在政府礼堂,举办全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就是要继续弘扬艰苦奋斗、敢冲敢拼的精神,树立新典型,发挥正能量,表彰、激励、引导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在改革开放的事业中,继往开来,勇攀高峰!
    下面,请省长邹汉民同志讲话!”
    在万众瞩目中,邹汉民缓缓站起,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健步走上舞台。
    司仪微微弯腰,把话筒递给邹汉民,然后退到舞台的一边静静站着。
    “纪书记、各位领导、同事,同志们!”
    邹汉民的声音十分洪亮,透过遍布会场的音响系统,清晰地传导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这样一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改革的需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勇攀高峰的需要!
    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南江省的干部群众,充分发挥了艰苦奋斗、敢冲敢拼的精神,在许多战线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涌现了一批勇于创新,勇于进步的先进分子!正是由于他们的不怕困难、勇于挑战,我们才在全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一年来,南江实现工农业总产值xxxx亿元,经济增长……”
    邹汉民开始罗列全省主要的经济发展数字。可以看到,数据在全国的省份对比中名列前茅!可以说,南江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说到最后,邹汉民话锋一转,说道:“特别是我们的中州市、栖霞县,尤其表现突出!过去的一年中,中州市和栖霞县在整个南江省中,是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最好的市和县!
    特别是,他们不仅仅是盯着经济,而且全面发展。在社会治理、行政管理等方面中率先探索未知道路,勇于实践,并且取得了重大成功。我省率先全省推行的信访新政策,就是来自中州、来自栖霞的经验!”
    现在,我们南江的信访新制度,已经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全国推广!”
    “哗!”
    随着邹汉民话音落下,人们热烈鼓掌!
    南江经验,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在全国推行,这是多大的荣誉,是全省人民的共同荣誉。
    作为南江人,在座的每一个干部,都感到了自豪!
    “我们南江取得这样的重大成就和荣誉,我们要感谢中州的同志,感谢栖霞的同志。是他们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于改革和实践,使我们南江省、我们国家的社会管理、信访治理水平跃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邹汉民果然没有食言,特别强调了中州和栖霞的作用,相当于变相的记功了。
    何中华很是欣慰,微笑着多看了身边的李振华两眼。
    要知道,这个政策是李振华发明并抢先实行的,中州其实是托了李振华的福。
    而且,就是中州市推广,也是在李振华的提醒下实行的,正因为这样,中州市才抢先一步,比其他县市先行实施,从而树立了“改革者”、“创新者”的形象,从而有了中州经验!
    从而他何中华才会被评为全省先进,得到保彰和肯定!
    可以预见的将来,他何中华和海会英才在仕途上受益!
    “在这里,我要特别表扬李振华同志!作为新政的创始者,他不但破天荒提出了新的政策规则,还身体力行,先行先试,为我们创出了一条新路!可以说,没有李振华同志,就没有信访新政,就没有南江经验!在这场信访改革的大潮中,李振华同志居功至伟!”
    邹汉民说完,眼睛朝二三排的位置扫来。
    显然,他是在寻找李振华。
    人群顿时一阵骚动,眼睛随着省长的眼光一起往前面二三排投过来,寻找省长口中的新政始作俑者李振华。
    就连前排的纪安国书记和其他几个主要领导,也侧目转过来。
    李振华顿时感到一阵窘迫,不知如何是好。
    别看在栖霞做惯了领导,也经常面对数百的属下干部群众开花讲话,侃侃而谈。
    但是和现在完全不是一码事!
    在栖霞,自己是老大,面对下属,毫无压力。
    现在完全不一样,在场的每一个,职位都不会比自己低。
    而且大领导无数!
    这些大领导,每一个都实权在握, 自己在他们面前,简直就是蚂蚁走进了大象群。
    能不紧张吗?
    就在李振华无所适从的时候,坐在旁边的何中华,用胳膊碰了碰李振华,小声说道:“站起来!”
    何中华比李振华见过更多的世面,也更懂官场规则。他知道这个时候,如果李振华不主动站起来,不仅仅是无礼貌的问题,而且极不得体,不但引来在场的众多干部的非议,还可能得罪台上的省长。
    李振华虽然一时想不明白,但是有了何中华的催促,本能自救站了起来,先是朝前面的领导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转身,朝后面的观众点头致意。
    在场的很多干部群众,尤其是大院和各单位的普通干部,并不认识李振华,虽然栖霞经验他们早就听说,李振华的大名也早传遍省直机关,但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李振华站起来面对他们的一刻,引起一阵骚动。
    一阵私语随之而来。
    “哇,这么年轻啊!”
    “我还以为是个是四五十岁的老头子呢,看着只有二十多岁,比我儿子还小!居然取得这样的成就,哎,我都白活了几十年。人比人,气死人啊!”
    “看他的样子,肯定很高文化!怪不得能够想出那么超前的东西!”
    “这小子发了,省长亲自点名,前途无量啊!”
    “哎,可惜老娘我年纪大了,足够做他妈了。如果我年轻十岁,一定要拱了了他这颗大白菜!”
    “哎,你们知不知道他结婚没有?我有一个女儿,今年大学毕业,我想让我女儿和他相亲!”
    在议论的人群之中,有几个年轻人非常兴奋。
    他们就是李振在省城的同学,刘静、孙同学、眼镜、卢燕丽,还有廖冰!
    他们都是省直机关的干部,自然也参加了单位组织的“观摩团”。
    刘静倒是没有太大惊讶,毕竟她对李振华的情况比较了解。而且,过年李振华来省城拜年的时候,,也给她送过礼物。
    所以,对于李振华的发展他相对其他同学知道得更多。
    但是孙同学、眼镜、卢燕丽,还有廖冰几个,自从党校讲课后,李振华就没有和他们联系过,时间已经将近两年了。
    只是,他们几个属于不同的部门,坐在不同的方块里。
    “看,他是我的同学!”
    “他以前和我最要好了!”
    “你们不知道,其实他提出来这个新政,也有我的功劳。有些条文是我提出来给他的!”
    孙同学、卢燕丽、眼镜,眉飞色舞地向身边的同事吹嘘着自己跟李振华的交情,说的好像他们李振华和他们很亲密一样。
    说得身边的同事一愣一愣的,也不知道他们吹嘘的是真是假。有点频频点头,有的充耳不闻有的冷若冰霜。
    也不知道他们信还是不信。或者根本没有听进去。
    在国土厅方队中,有一个女人则张大了嘴巴,紧紧盯着站起来的李振华。和其他人羡慕的眼光不同,她的眼里充满了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