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张恩才的惊喜
作者:海里全是水   跨界修真者最新章节     
    “唉,可惜了~!”
    看到张恩才功败垂成,旁观的齐成斌替好友惋惜不已。不知道张恩才尝试失败后,高星宇还会不会继续传授铭文给他。
    “张师弟可以呀,练气期一层居然就能做到这一步。高师,他这基本算是成功了吧?”
    别看张恩才失败了,但以他的修为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出乎了颖宝儿的预料。
    颖宝儿虽然不懂铭文,但她在联盟总部打工多年,算得上是见多识广。
    她知道,铭文需要天赋,但同时也是一种可以熟能生巧的技能。张恩才既然首次尝试铭文时就完成了八、九成,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也许真的可以成为一位铭文师。
    果然,高星宇听了颖宝儿的话后点了点头,对张恩才说道:“不错,你还是有成为一名铭文师天赋的。
    这样吧,过几天你再来找我一趟,我会将雷击纹的完整传承,以及相关的技巧与心得整理出来,刻录在玉简上交给你。”
    张恩才惊喜交集,连忙躬身,同时双手合抱在下腹,自下而上,向高星宇行躬身礼,口称:“多谢高师授艺之德!”
    不过,自己刚才的尝试并没有成功呀,自己真能成为铭文师吗?即使能成,需要多长时间才成为自己的职业?
    信心不足的张恩才心里怀有这样的疑惑,脸上不知不觉显露出一丝迟疑。
    高星宇猜到了他的想法,说道:“颖宝儿说得没错。虽然刚才只完成雷击纹不到九成,但你要知道,你是在凌空勾勒纹路。这样做的难度比实际操作时要大很多。以你刚才的表现出的水平,只需稍加练习,就可以完成真正的铭文。”
    “高师,实际绘制铭文难道不是要比空手模拟更难吗?”齐成斌有些不解。
    “不然,不要以为在器具上铭刻纹路会更难,只要适应了不同的材质,实际操作反而更加容易。
    铭刻铭文其实和画符有些相似,其难点均是在于对外放元气的精细操控能力,以及续航能力。
    凌空勾勒铭文,对续航能力要求极高。铭文都需要一笔勾勒完成,中间不能出现断续。雷击纹的纹路不算太复杂,也需要控制外放元气凝结盘旋很长的距离。
    恩才操控能力不错,而实操时外放的元气在材质中凝结要比空气中凝结容易的多,这就等于降低了续航能力的要求。
    你们设想一下,是凌空踢出十脚容易,还是站在地面,双脚交替踢出十脚容易?
    因此,我认为恩才稍加练习之后,就可以完成雷击纹的铭刻,所以才会把雷击纹的传承传授给他。
    对了,恩才,对于这份传承,你可以自行研修,也可以传授给其他雷修,但一定注意不要所传非人,引发因果祸事。”
    高星宇的话,让张恩才恍然大悟,重拾信心。但听到最后一句,他连忙再次向高星宇行礼。这次行礼,是一拜三叩的大礼。
    道门在祭拜道祖、开山祖师和供奉神明时的礼节是三拜九叩礼,这是道门中最崇高的礼节。
    而张恩才现在行的一拜三叩礼,是仅次于三拜九叩的礼节。
    旁观的颖宝儿和齐成斌并没有觉得不妥,因为他们和张恩才一样,都听懂了高星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那就是高星宇不仅将雷击纹传授给张恩才,同时也将雷击纹的传承资格授予了他。
    在修炼界,同道中人交流非常普遍。这就是法地财侣中“侣”字的真正含义。
    交流时不仅互相交换修炼心得、答疑解难,遇到顺眼的道友时,传授一些非核心的功法、秘技给对方,也是常有的事。
    但这些功法或秘技一般只限个人修习和使用。如果传授者没有明确说明的话,除非融会贯通,形成属于自己的特色,否则是不能转授给他人的。
    而高星宇刚才的话等于直接表明,给了张恩才自由传播雷击纹的权利,这其实就是传承权。
    因此,张恩才此时用道门几乎最顶级的大礼参拜高星宇,是代表龙虎山感谢高星宇,他送给了龙虎山一个对于雷修帮助极大的传承。
    作为龙虎山的嫡系传人,张恩才在得到高星宇授权之后,几乎不假思索就决定,等他回地球界后,第一时间就会将其上交给师门,使之成为龙虎山的传承。
    拜谢完高星宇,张恩才退到一边,脸上挂着抑制不住的喜悦之色。
    颖宝儿和齐成斌走上前祝贺他获得适合自己的传承,并预祝他顺利成为铭文师。
    铭文师的性质,是炼器流程中负责铭文的人,或者说是炼器师的专项助手。
    铭文师虽然带有一个“师”字,但更多的是一种尊称,比起炼器师、阵法师这样真正的“师”,不可同日而语。
    但即使这样,也让颖宝儿羡慕了。她追随在高星宇这样的阵法师身旁,现在也只是一名阵法学徒而已。
    不过,颖宝儿很快就恢复了常态。高星宇告诉过她,只要认真学习,多多感悟,今后的她,是很有成为阵法师潜力的。
    齐成斌同样也很羡慕张恩才。
    他甚至在想,自己是不是应该卖卖惨?
    以高师和沧海派的关系,如果自己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他十有八九会指点一二。
    作为职业,驭兽这一行是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尤其是在更适合兽族发现的藐茈界,驭兽师的作用绝对不容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