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村晚(下)
作者:方城草鱼   重生之我是时空大盗最新章节     
    演播大厅不大,看起来也就五六百平米的样子,大厅中央是演出舞台,舞台前面摆满了桌子,离舞台也就几米远。
    大厅房顶上布置着彩色的拉花,整个大厅一点都不像举办国家级晚会的演出现场,反倒像谁家结婚举行的婚宴大厅。
    在里面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李国庆和国家军找到他们的座位。
    茶座式的观众席,李国庆他们的座位也是一个大圆桌,桌上摆着玻璃瓶的冰熊汽水,装在盘子里的点心、糖果、花生瓜子等等,白色的大暖壶和白色的茶壶是给爱喝茶的人准备的。
    王老将军本来不是他们这桌的,老头把李国庆挤走,跟国家军们一桌,可怜的李国庆只能去王老将军那桌。
    晚上八点整,演出正式拉开帷幕。
    首先是那个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到了动物看本子动画片的季节”的赵主持致开幕词,公布晚会热线电话和有奖猜谜活动细则。
    然后是四位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接着由晚会艺术顾问之一的老相声演员侯三他爹讲话,再由主持人代表所在的行业向全国人民拜年。走完了这一系列程序,晚会才真正开始。
    晚会第一个节目就是那个唱《难忘今宵》的女演员独唱《拜年歌》。
    其实李国庆还真没认出她来,可是同桌的观众小声喊着她的名字,给李国庆吓一跳。
    这老姐姐一上台不就意味着演出结束吗?
    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过了那个三十是新年呐,男女那个老少都喜欢呐,包饺子那个庆团圆,放鞭炮那个闹喧天,打起锣鼓拉起弦,翩翩起舞歌不断……”
    还别说,听她这么一唱,过年的味道一下子就有了。
    李大姐唱完就在最前排的茶座就坐,然后就由那个姜球球开始介绍今晚参加演出的演员。
    一番插科打抖介绍以后,就到了有奖猜谜环节,俩男主持人抬上来一个桌子,桌子上的奖品有签字笔、自动铅笔、圆珠笔、纪念册等等,一共设了5000个奖,5个谜语全猜中的,前5000名都获奖。
    第一谜语是由那个偷税漏税被抓起来的刘姓女演员公布,“从上至下,广为团结”,打一字。
    “这他么啥字来着?”李国庆不由得用手指在大腿上比划了起来,比划了半天,也没比划出来,连第一个相声节目都没听进去。
    ……
    一个节目接着节目,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可李国庆基本上没怎么笑过,就觉得挺尬的。
    倒不是李国庆笑点太高,在他眼里,这台晚会也就大学迎新晚会的水平,不知道这个年代观众的笑点怎么这么低,要说他们是“强颜欢笑吧”,观众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又不像装的。
    唯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唱黄梅戏那个女演员挺漂亮的,张嘴就是“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听得李国庆都想把她旁边那个男演员给撵走,自己跟她对唱“夫妻双双把家还”了。
    唱戏的也没穿戏服,女的一条紫色的连衣裙,男演员穿西装打领带,白衬衣外面还套着华夏人穿西装必不可少的v领针织衫,梳着偏分头,发量很哇塞,十足的小白脸一枚。
    ……
    不知不觉间,四个多小时就过去了。
    要说都看了啥节目,李国庆还真就一个都没记住。
    不像后世似的,最起码还能记住几句“这是为什么呢”“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大锤八十,小锤四十”啥的。
    观众有序退场,外面天很冷,但挡不住观众们讨论刚刚的晚会的热情,嗡嗡的讨论声,能传出去几里开外。
    要不是这会儿外面的鞭炮声响成了一片,附近的居民非得跑过来骂他们没有公德心不可。
    在热闹的人群里,国家军们算是个例外。
    国奇还好,有颗大心脏,独眼龙就独眼龙吧,也不怕别人说。国辉本来就心思重,进场的时候闹那么一出,虽然最后郑前进挨那一巴掌确实让人挺解气的,可全场国辉连个笑模样都没有。
    “行了,多大点事儿啊,抬起头来,别他么跟死了爹似的。”
    王老将军叫王正,开国少将,最高干到过西疆军区副司令员,当领导干部的时候还收着点,这离休以后,算是彻底放飞自我了,脏话不离口,骂人必骂娘。
    “首长,这大过年的,可不兴说什么死的活的,不吉利。”
    国家军们慑于王老将军的虎威,在他面前都不敢吭声,李国庆可不怕这个,陈科他爹陈部不也是当过将军,咱老李还不是说揪他鼻子绝不揪他耳朵。
    “你个小同志,年纪轻轻的,思想还挺封建嘞。”王正背着手在前面走着,边走边说道:“这里没有首长,老子早退了,就是一个每个月拿200块钱生活费的离休老头。”
    “不是吧?王老头,好歹你也是当过将军的人,200元的离休待遇只相当于地方副厅级、副地市级官员或者是相当于军队中师级干部待遇。怎么,你犯错误被降级了?”李国庆“幸灾乐祸”道。
    什么老首长不老首长的,在咱老李这,一律不存在,就是老头。
    难道咱老李的天赋技能点点的就是招老头?
    年轻大姑娘小媳妇啥的,咱老李还真不怎么招人待见,跟老头老干部啥的从来都是自来熟,无障碍沟通,还自动无视对方身份。
    (你他么就是老头变过来的。)
    “放你娘的狗屁。”王老头那喷壶嘴对着李国庆就是开喷:“金城军区的冼政委,我的老上级,去年离休,也就这待遇,我老王能拿这么多钱,我知足。”
    “够花吗?老头。”
    “够个屁。”
    王老头气呼呼道:“以前我在西疆的时候,住房、家具、家电等都由单位提供,香烟、白酒等日常消费品也可以免费领,现在可不行咯,连我现在住的房子都是租的。”
    “有情绪?”
    “有个屁的情绪啊,就是以前大手大脚惯了,手头这一下子紧张起来,还他娘的真有点不适应。”
    “怎么不学别的老干部,去上面闹一闹,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嘛。”
    “闹个屁啊,国家现在这么穷,一个月花200块钱养着我这把老骨头,老子得知足,顶人家五六个普通工人的工资了。我就纳了闷了,你说都建国都这么多年了,咱们国家为啥还这么穷呢?”
    “往后会好起来的。”
    一行人出了央视位于南礼士路的广播大院,这个大院现在可是有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等数家单位挤在一起办公的。
    “我就住这附近,你们怎么回去啊?要不你们一起跟我守岁得了。”王老头向李国庆和国家军们发出了邀请。
    不愧是当过大领导的,晚会还没开始的时候,王老头早就把李国庆和国家军们的底细给摸清了,知道他们都是一帮没有家人的家伙。
    “这……合适吗?”
    “有什么不合适的,反正老头子我也是一个人,回家也是冷冷清清的,没意思。老伴前几年走了,孩子们也都在外地工作,一个人吃肉都不香,喝酒连个酒搭子都没有。”
    “老头,你可以啊,一个人一个月200块钱,还不够你花?”
    “什么一个人花,我老头子是一个人不假,可下面还有一大家子人呢,儿女们都不争气,也就老大强点,快四十了,现在也只是个边防团的团长,别的子女都是普通工人,老头子的钱还得补贴给他们。”
    “不应该吧?您老人家当那么大的官儿,给他们安排个好工作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小子,咱老王可不是那种以权谋私的人,再说了,多大的脑袋戴多大的帽子,儿女们不争气,你就是强行把他们往上推,最后还不是害了他们,当工人最起码还能保他们一辈子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