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抵达
作者:飘逸的腿毛君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最新章节     
    王虎愣愣的望着母子,悄悄的把手里的兵刃插回了刀鞘。
    他又不是什么嗜杀的变态,方才也不过是条件反射的吼了一嗓子而已。
    贾瓒瞧了一眼朝自己叩首的母子,英武俊丽的面容上看不出丝毫表情。
    扭头闻向李南:“咱们走了多远了?”
    李南抬头了望了一番,道:“方才入泾阳县地界,大概已经走了四十余里。”
    一边听着,贾瓒一边心中默默盘算。
    四十余里,也就是二十公里出头。
    抬头望了下日头,估约眼下应该是在上午十点至十一点之间。
    如此换算下来,武宿卫一天可以行军四十公里左右。
    这个速度若是放到后世,其实并不优秀,甚至只能算得上是部队的步兵常规行军速度。
    但是考虑到后世军人身体素质与营养摄入,普遍超过了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口肉的武宿卫士卒,这么一看这个速度已经非常快了。
    即便放眼史书,武宿卫的行军速度依旧可圈可点。
    而且贾瓒扭头仔细观瞧,在连续跑了一个上午的情况下,士卒们也只是脸上略显疲态而已,明显还有余力。
    如果是不顾一切全力行军的话,日行百里以上绝对不在话下。
    更何况有系统在,他麾下士卒还可以进行升级强化,每次升级,都可以全方位的提升士卒的身体素质。
    想到这里,贾瓒不禁满意的点点头,对身边吩咐道:“传我命令,就地休息半个时辰,不可叨扰百姓,时间一到,立即开拔。”
    此番前往子午岭剿匪,不仅要查看武宿卫的战斗力,对于行军速度,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考察项目。
    他想看看,如何才能使得
    “是”,众将领命,自有传令官往后方疾驰而去。
    吩咐过后,贾瓒翻身下了战马,对那农妇道:“带你儿子回去吧,日后要当心,再有下次,便不会有这般好运了。”
    农妇大喜,连忙拉着儿子对贾瓒叩了几个头,小心翼翼的离去。
    远处的农夫们不知发生了何事,见整个队伍停了下来,顿时大惊失色,以为他们又要抢东西,吓得连连后退。
    但稍一观察之下,却又发觉好像有些不大对劲。
    只见这支队伍停下后,就地坐在官道两旁,取出随身的水壶干粮,默默的吃喝起来,连看都未看他们一眼。
    这让周遭的百姓们啧啧称奇。
    以往来的官兵,哪一回不是要钱要粮,凡是拿不出来便是一顿好打。
    怎么这支队伍,跟以往的那些,不大一样呢。
    就在一众百姓们或惊诧,或不解的目光中,半个时辰后,武宿卫按时启程,继续前往淳于县。
    两天后,上午时分。
    淳化县城门之外,知县戴枞率领着一众属官,顶着大太阳站在护城河外头,等待着迎接贾瓒。
    戴枞带着乌纱帽的头上冒着汗珠,神情紧张,不时的往官道上张望着。
    他们是昨日突然收到了兵部发来的信函,说是朝廷派了兵马过来剿匪,让他们做好准备工作。
    初时戴枞还不以为意,朝廷派兵过来剿匪,哪一回能成功剿掉了,到头来还不是灰溜溜的回去。
    但一看来的人是贾瓒,顿时被吓了一大跳。
    贾瓒之名,他简直如雷贯耳。
    人的名树的影,贾瓒威名之盛,由不得他不重视。
    “大人,不必惊慌,已经有人过去通知山上了”,身边站着的师爷上前凑过身子,在他耳畔轻声说道。
    戴枞点点头,脸却依然紧绷着,不见有半点的放松。
    神兔岭的山寨之所以屡次让朝廷军吃瘪,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便是出在了他这个知县的身上。
    他与神兔岭的匪徒早就已经勾结在了一起。
    每次朝廷前来剿匪,他便会率先将朝廷上山路线透露出去,否则区区山匪,便是再能打也扛不住屡次围剿。
    只是这一回与以往不同,带兵前来的是一个真正的狠角色,若是一个弄不好真的让他们给攻破了山寨,指不定会把他也给揪出来。
    师爷见戴枞担忧的表情,眼珠子转了几圈,又凑上前去,在他耳畔耳语了几句。
    戴枞脸色大变,惊诧的望向了师爷,结巴道:“你……这……这会不会……太冒险了……”
    师爷打开手中折扇,满脸的阴笑道:“此乃不得已而为之,以这位贾大人的能耐,讲实话,小的不认为山上的人是他的对手。”
    戴枞拿手点了他几下,背着双手原地来回踱步,很是纠结。
    仔细思量了一番后,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招来师爷,压低了声量道:“就依你说的去办,记得小心行事,不可露出马脚。”
    “大人放心,保证不会被人察觉到”,师爷笑着一礼,转身往县城里跑去。
    没多久,远方尘土飞扬。
    早已等待多时的戴枞连忙招呼属下站好,自己站在人群前头,脸上挂着笑容迎接贾瓒的到来。
    但却见武宿卫行至护城河不远处,便停了下来,安营扎寨,一点也没有理会他们。
    命人上前一问才得知,贾瓒一点都没有要入城的意思,武宿卫只是在此休整一晚,明日便要开拔上山。
    戴枞心中焦急无比,贾瓒不入城,他准备的后手还怎么用得上。
    连忙带人上前,以设宴款待诸将为由,请求见贾瓒一面。
    营地内,贾瓒正指挥着士卒扎营,便有人前来报告,说淳于县县令戴枞求见。
    听到是淳化县县令,贾瓒的脸色立时冷了下来。
    先前研究子午岭山匪之时,他便奇怪,区区两个营寨,携老扶幼的加在一起也不过两千余人,是怎么屡次打败朝廷派来围剿的军队的。
    后来稍稍一想,这个淳化县的县令恐怕脱不了干系。
    这两处山寨皆处在淳化县管辖之内,依目前大梁官员的德操,干出官匪勾结的事,他一点也不会意外。
    “就说明日还要上山,我便不入城了,让他回去吧”,贾瓒对这种人提不起丝毫的兴趣。
    待剿灭了山匪,掌握了证据之后,再捎带手连这家伙也给收拾了。
    侍从领命而去。
    贾瓒站在原地,摸着下巴仔细思量了一番后,伸手将李南给招呼了过来。
    “大人”,李南躬身行礼。
    “明日你带着一千人,守在入山必经之路上,若是有人马从县城上山,不论他们是做什么的,当即拿下,如遇反抗,格杀勿论”,贾瓒杀气腾腾的说到。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更何况是关系到自身的身家性命。
    这个戴枞如果真的与山上的山匪有所勾连,必然会采取动作,一旦发现大事不妙,未必就没有狗急跳墙的可能。
    李南也不多嘴,躬身应下。
    营门外,戴枞焦虑的等待着传话。
    没过多久,营内跑出来一侍卫,道:“我家将军说了,明日还要入山剿匪,便不入城了,戴大人请回吧。”
    说罢,不再理会他,转身回营内去了。
    戴枞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贾瓒不入城,哪怕他准备的再充分,也无用武之地。
    但他又不敢强行入营,在门口转了半天,只得悻悻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