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猫腻在这里
作者:青娥   军婚:我的老公江德富最新章节     
    葛美霞真的又来当老师!
    虽然原剧中已经存在的剧情,春娇还是惊异,渔霸的女儿葛美霞怎么就做了老师呢?
    一个月13元钱的“肥差”怎么会轮到她?
    13元,对于这个偏安一隅的小岛,无论是哪一家都是个肥差,江德富之所以不想让春娇去做,说到底他资金太雄厚,有底气!
    而这种底气很多人都是没有的。
    春娇想这其中应该是有猫腻的!
    ……
    仪式很简单,也就是放了把简易的鞭炮,齐大光他们给孩子们发了一个本子一支笔,让孩子们进教室,就算是开学了。
    来看热闹的村民很多,随着孩子们进教室,大家都慢慢散去。
    孙春秀去上课,春娇干脆直接就回了家。
    她今天还有很多活要做,江德富先前买来了不少红薯,她准备再种些红薯,根据颂山岛的天气,五月底是种植的时间,她现在要在院子里的菜畦里育苗,到时候再移栽到小周他们开的荒地里面。
    另外,院子里种的青菜快发芽了,为了避免虫害,她现在需要烧一些草木灰弄成肥料,撒到那些菜畦里面。
    虽然这个季节,山坡上已经有野菜,但数量并不算很多,这里的村民很多并没有意识种植菜,这个季节吃菜也是靠野生。
    并不是他们太懒,只是在穷困的环境中,人的饮食会发生变化。
    对于如今的人来说,他们缺主食吃,并没有养成吃青菜的习惯,对于他们来说,普通小菜,多放些盐,腌制一下,配主食吃才是一顿饭。
    特别是颂山岛算是北方地区,以碳水为主,人们更多的喜欢吃碳水。
    ……
    中午,江德富破天荒地回来吃饭。
    春娇忙着整理菜和育苗,饭都是刘氏做的。
    刘氏昨日跟着渔民赶海,弄了不少蛤蜊,村长媳妇还送了不少八蛸和几条鱼。
    她不舍得吃太多细粮,蒸了饽饽(颂山岛方言,也就是玉米馍馍),本来母女俩小炒些蔬菜就是一顿饭,看女婿回来,直接又炒了蛤蜊,酱焖八蛸,又炖鱼汤。
    “怎么中午让回来了?”
    春娇洗手后要拿饼子,江德富直接帮忙将饼子放到盘子里端到桌上。
    “我这不是新婚吗?昨天也没过成婚假,出了那事情,下午不忙,刚好休息一下,还有明天一天!”
    他笑道,还故意抓了下她的手。
    春娇急忙甩开,刘氏还在屋里,不过正收拾东西准备出去。
    江德富没回来的时候,刘氏就吃了些东西,不怎么饿,她这会儿忙着拿小网子,要跟岛上的几个渔妇准备去打捞虾米。
    她现在认识了几个岛上的渔民妇女,跟着人学晒虾米小鱼,学做鱼酱,忙得不亦乐乎。
    在青城,她们母女两人,春娇不让刘氏跟人太多人交际,说到底,当人能量比较低的时候,与太多人交际,很容易被人欺负跟人发生矛盾,那种情况不如减少交际。
    如今在岛上,有江德富的身份,渔村的那些人自然敬着捧着刘氏,周围都变成了好人,春娇倒觉得刘氏多出去交际并没有坏处。
    只是叮嘱刘氏队伍上有纪律,无论队伍上的事情还是家里的事情都是部队的机密,不能跟外人说,刘氏胆小,自然是连连点头。
    春娇早饭吃得晚,也没多大的胃口,陪着江德富吃了些,就漱了口,在一旁边打毛衣边跟他聊天。
    “我看你在烧那些草木灰,那么脏累,肥料的事情,你不用管,我让人弄,明天我找几个人干活,你跟娘做些吃的就行。”
    江德富夹了口菜又补充道。
    “你也懂肥料?”
    春娇有些惊异。
    “那……原先队伍在一些地方驻扎,我们也是自给自足过一段时间,队伍上也有研究这方面的人。”
    江德富没提防她会这样问,直接含糊地说道。
    春娇倒是没有疑惑,她们生活的镇子,在前世是二线城市郊区,附近有农业研究所,她记得小时候听村子里的老人说过,六十年代已经有化肥,农科所的田地用化肥。
    至于那个时候的化肥是否进口也不是很清楚。
    国人敏感好强,喜欢沉醉于四大发明,对于引进的东西比如洋火、洋车等,羞于启齿谈那些东西的来历,担心让人觉得自己落后。关于很多东西的来源的记载一般得不到广范围细致的的传播。
    比如四大发明的那些发明者是谁,如何发明发现,有很多故事和记载传播。
    而外来传过来的东西,是谁引进过来的,出于什么契机……关于这些基本很少祭灶。
    另外,因为地域范围广,各地贫富差异也是很显着的。
    一些地方六十年代已经开始接触到化肥,还有一些地方一直到八十年代才大范围使用化肥,慢慢完全吃上细粮。
    春娇觉得江德富他们在这个时代算是走在顶端一些的人,知道很多东西,也不奇怪。
    比如先前在青城的时候,叶永坚就说过他小时候喝过可乐,这种饮料,春娇前世小时候都算是比较奢侈的饮料。
    真实的情况是,三四十年代的时候可乐已经传到这个国度,一些所谓的上层家庭已经体验过了。
    很多时候,无论在哪个朝代,上下层生活很多时候都是断裂的,基本两个不同的世界。
    “葛老师怎么也当老师了?”
    春娇想起自己先前比较好奇的这事。
    男女走过那一步,很容易变得熟稔很多,以前说话,春娇都会斟酌一下,如今直接顺口就问了出来。
    “葛老师?”
    江德富有些疑惑。
    “就是那个渔霸的女儿葛美霞,我今天看她也做老师了。”
    “怎么?你后悔没去了?如今位置已经满了,我现在的身份可不好意思把你强塞进去。”
    他笑着戏谑道。
    其实再塞一个人进去也不是不可以,多设个门科,需要多少人,去上面报备支出,还不是他们说了算,只是他并不想她去吃那苦。
    学校条件差,那些孩子一个比一个皮实,他觉得她性格柔和,说话轻声慢语的,管不了那些孩子,万一气着就不好了。
    不,她看起来柔和,气人倔起来,十匹马也拉不回来!
    他想想,心里叹口气道。
    他什么也不求,只希望她平平安安待在自己身边,随时能看到就好。
    “我怎么会?只是好奇她的成分怎么能去当老师,这岛上工作不是也审查成分吗?”
    春娇听说岛上新来的那些文工团女兵,如今住在渔民家里,那些渔民家都要经过严格政审的。
    葛家村不少户都住得有女兵,葛美霞家没有,自然是她家的政审不合格。
    “这事是正治部那边定的,我倒是没怎么注意。”
    江德富淡声说道。
    正治部,那不是王振彪负责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