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东楼
作者:有怪莫怪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最新章节     
    “你走在前头,苟宝在背后保护你。”
    朱樉这辈子都没有这么无语过。
    他走在前面,苟宝两只手搭在他的肩头。
    两个人一前一后走着,后面的苟宝越来越近。
    差不多要贴到他的后背上了。
    如果不是这小子没有作案工具,朱樉都要觉得他想图谋不轨。
    朱樉回过头,咬牙切齿:“别他娘的恶心人。
    男男授受不亲的道理,没听过吗?”
    苟宝满脸委屈,不情不愿地向后挪了两步。
    “爷身上的阳刚之气重,奴婢阴柔之气重。”
    “我们主仆二人正好互补。”
    “胡说八道,谁他妈跟你互补。”
    “再废话把你一个人丢在这鬼地方,你信不信?”
    苟宝小心翼翼跟在身后,不敢再去撩拨朱樉的怒火。
    他心底只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死了六年的人,身上还是滚烫滚烫的?’
    可是他不敢问出声,搞不好这里黑灯瞎火。
    指不定会被暴怒的朱樉,在这里了无人烟之地杀人灭口。
    这两里多长的隧道,朱樉也是第一次走。
    走了半个时辰,才发现出口。
    朱樉是个有礼貌的好青年,敲了敲三下暗门。
    「咚、咚」
    才听到朱元璋略显疲惫的声音。
    “进来。”
    咔嚓一声,有人打开门背后的铜锁。
    光亮照进黑暗的地道,显得有些刺眼。
    朱樉走进御书房,就看见陈忠满脸怒容盯着他的身后。
    苟宝一上来,就对着陈忠用耳边骂骂咧咧道:“狗奴婢,再看本公公赏你两个大嘴巴子信不?”
    见到苟宝来自己的地盘,还敢这么嚣张。
    陈忠阴恻恻的笑道:“苟公公要是哪天离开了秦王府。”
    “走到大路上,突然掉进沟里摔死可如何是好啊?”
    面对陈忠的威胁,苟宝宝摸了摸肚皮,在陈忠面前小声耳语:“咱家要是告诉小郡主,路上被你陈公公推了一把。”
    “摔断了腿,不能再陪她玩了。”
    “猜猜你陈公公的下场会怎样呢?”
    “怕是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吧?”
    “你够狠。”
    一想到狗东西每日要进宫,逗小郡主开心。
    陈忠就恨得牙痒痒,只能将满腔怒火噎进肚子里。
    朱樉注意到这边的动静,出声教训道:“你们两个要是没事做的话,都给孤去外面守着。”
    朱樉摆了摆手,宫人全部退了下去。
    御书房内只留下父子二人。
    朱元璋正伏首案前,案前摆放着堆积如山的奏章。
    朱樉自己端来一把椅子,在朱元璋身前相对而坐。
    朱樉翘起二郎腿,开口说道:
    “您老人家一把年纪了,日复一日都是高强度工作。”
    “这么枯燥乏味的生活,身体受得了吗?”
    朱元璋抬起头,抿嘴一笑。
    “咱每日宵衣旰食,就是盼望着世间百姓都能丰衣足食。”
    “咱的大明,能早日实现国泰民安,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
    对于朱元璋的勤勉,朱樉深有感触。
    除了除夕、冬至和万寿节,朱元璋基本上全年无休。
    朱樉曾看过一份内档,自从废除丞相后。
    朱元璋在短短八天的时间里。
    批阅了内外诸司共计奏疏1660件,处理的国事共计3391件。
    每天要平均处理四百多件国事,二百多份奏章。
    一想到朱元璋百忙之中,还能抽出时间去造娃,朱樉就不得不瞠目结舌。
    朱元璋批阅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见他半天不说话。
    打趣道:“唉,老了。就没过几天清闲日子。”
    “不像你们年轻人,除了闭门读书,就是到处瞎逛。”
    朱樉知道这是小心眼的老头子,还记得上次被他下逐客令的事。
    “我看你挺乐在其中的样子。”
    “要不我俩交换一下,我天天忙,你老人家天天歇着。”
    “你看这个提议怎么样?”
    正在喝茶的朱元璋听到这句话。
    手上的茶盏一抖,茶叶直接吞进喉咙里。
    差点没把自己给呛死。
    “咳、咳……”
    “你这不孝子,一天到晚就没说过几句人话。”
    朱樉嘿嘿傻笑,他已经摸准朱元璋的脾气了。
    他要是天天藏着掖着,朱元璋反而提防的紧。
    时不时撩拨一下,朱元璋反倒不会觉得他野心勃勃。
    “不换就不换吧,你老人家的工作就不是人能干的。”
    “我可不想年纪轻轻就英年早逝。”
    “你这逆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朱元璋见他脚边放着一个书箧子,好奇问道:“你这大半夜带着一堆书,跑来找咱是为了干啥?”
    朱樉打开书箧子拿出书稿,
    开门见山说道:“我这不是最近得到一本不错的书,第一时间就拿过来孝敬你老人家。”
    朱元璋见那厚厚一沓,快有一尺高的书稿。
    皱着眉头,语气不悦道:“你这一堆稿子都没装订册,一点诚意都没有。”
    “不会是什么犯禁的书籍,拿来糊弄咱吧?”
    朱樉望着朱元璋,笑呵呵说道:“看完之后,你要是不拍掌叫好的话。”
    “我干脆把自己挂在华表上,给你老人家助助兴如何?”
    华表是耸立在宫殿前,立在广场雕刻着盘龙和云纹,还有一对翅膀的柱子。
    朱元璋见他牛都吹成这样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拿起最上面两张看了起来,仅仅是开头一篇临江仙的卷首词。
    就将朱元璋深深吸引住了。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朱元璋情不自禁念出声来,赞叹道:“这位加钱居士真是大才,不知是何方人士?”
    “咱一定要征辟他入朝为官。”
    朱樉指了指鼻子,说道:“你说巧了么不是?那人远在天边,近在你眼前。”
    朱元璋露出狐疑的神色,反复确认了一下笔迹。
    终于确定了下来。
    “你这不孝子的这首词还行吧。”
    “你确定只是还行?”
    朱樉被老头子这个草率的评价,给震惊到无以复加。
    “有咱当年的三分功力,足够你自傲的了。”
    朱樉很想骂人,这得是多么大的一张脸?才能这么的自信。
    朱元璋看了下署名,不满意道:“你遗传了咱的文采,取个加钱的雅号。”
    “庸俗带着铜臭,不是玷污了咱老朱家的书香气息吗?”
    “不行,咱坚决不同意。”
    “啊?”朱樉愣住了,心想:老朱家跟书香就沾不了边好吗?
    “你的书房名字叫作东楼,咱给你亲封一个东楼居士。”
    东楼居士?还不如直接叫西门大官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