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形势
作者:碎银几两酒半壶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最新章节     
    再说乔浩然带着三人回了大营,就去找王寅,王寅正在操练俘虏,见乔浩然找过来疑惑道:“寨主不是去了前面迎击那官军,可是胜了?”
    乔浩然道:“诶,要是胜了你们早就得到消息了,或者是被调去前面参战了。”
    王寅道:“那寨主找我是?”
    乔浩然道:“有个任务交给你,徐塔和吴鹏你也带上。”
    王寅道:“我这俘虏营还没整备完毕,打不得打仗。”
    乔浩然道:“这样吧,你把他们二人叫上,再去弓兵营叫上花荣、庞万春、贾贵吧,到我大帐来,我再跟你说你们要去做什么。”
    想了想乔浩然觉得人可能不大够,又道:“你再喊上秦明一起,就这些吧。”
    说罢转身往中军大帐走去,路上乔浩然又让李应去把杜兴找来,王寅则安排人去寻各位统领,不多时众人就来到中军大帐。
    乔浩然见人都到齐了就道:“前面跟官军打得不顺利,我找你们来是去想让你们绕路去那官军的后面,抄他的后路。”
    本来步兵以为这次轮不到他们出战了,没想到峰回路转,又轮到他们了,秦明见没叫石宝,就问道:“寨主,那石宝统领那边?”
    乔浩然道:“他们要负责大营这边,不能把步兵都调走了,还是要防备一二的。”
    秦明听后点点头。
    乔浩然道:“李应说有条路可以绕到官军后方,不过路程有点远,可能需要急行军,你们可能行?”
    众将齐声道:“行。”
    乔浩然道:“那好,此行王寅为主,秦明、庞万春为副,王仁、徐塔、吴鹏、贾贵几人同去,你们几个跟着原各营的主将。”
    乔浩然停顿了一下接着道:“另外我从骑兵处给王寅调了二百骑兵,秦明带齐本部人马,庞万春从弓兵营抽调一百人。”
    “杜兴做此行向导,兵马点齐后立即出发,不用向我禀报了,路上一切听王寅安排。”
    “到达后,你们相机发动攻击,我们这边会看情况配合你们。”
    众人抱拳领命然后各自去准备了。
    王寅出去后又回转,乔浩然疑惑道:“王统领还有何事?”
    王寅道:“我们三人都走了,那俘虏营就剩下李逵和刘唐。一是我怕二人不懂练兵,那俘虏营会乱。二是那二人都是急性子,脾气也不大好,此次不让他们去,我怕他们二人赌气生事。”
    乔浩然对李逵是真挠头,王寅、徐塔、吴鹏几人压着还要一点,这让他自己领一营搞不好还真得出事。
    思索了半晌,乔浩然道:“如此,朱仝你跟王寅去那俘虏营,暂代俘虏营的统领,再去把扈三娘、杜寒春、庞秋霞叫上,告诉他们就当这俘虏营是我的亲卫营,由他们操练。”
    揉了揉额头,乔浩然叹了口气道:“那李逵、刘唐便跟你一起去吧,王统领,不过这路上就得你们自己看着了,莫要节外生枝才好。”
    王寅立马道:“有仗打,他二人会老实的,不老实我会教训他们,再说了不是还有徐塔在呢,压服他二人还是不成问题的。”
    乔浩然道:“既然如此,你们去安排吧。”
    王寅、朱仝二人领命而去。
    大帐之中只剩下乔浩然一人,亲卫都派出去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约莫半个时辰,这一路人马,悄然离开大营,直奔济州、东昌交界而去。
    一直到晚上官军都未曾再出战,二龙山的人也撤回大营休整,夜晚石宝的步兵营调到大营口警戒。
    入夜时分,官军的斥候都回来了,报知并无发现其他兵马,去济州府的也回来了,言道那济州兵马大败,太守的大儿子张伯奋战死了现在正在家里停灵,张太守和张仲熊只带了十余亲卫去东平府借兵去了。
    张清、龚旺、丁得孙三人听完都抽了一口凉气,那济州府可是两千大军啊,自己等人收到信一路基本就没耽误时间,怎么就败了,还败的如此彻底,就连那济州太守的儿子都死了一个。
    等斥候离去,张清道:“今夜你二人轮番值夜,一定要守好大营。”
    二人领命去了,张清独自坐在帐中想接下来的对策,思来想去却是愁眉不展。
    想了半个时辰,最后张清得到的办法是等到东平府的人马来,合击二龙山贼人,这也是目前唯一可行的了。
    如果自己撤军,那二龙山必定派骑兵一路追杀,二龙山骑马看着有千余人,如果让他们冲杀起来,自己这点人在行进中还真抵挡不住,到时自己搞不好就跟那济州太守一个下场。
    边想边嘀咕道:“只是不知道那东平府的人马走到哪里了,不行还得派斥候去,催促一下东平府的兵马走快一些。”
    想到这里张清起身,走到帐外喊道:“来人。”
    立马有亲兵小跑过来道:“督监有何吩咐?”
    张清道:“再派斥候拿我令牌去东平府的来路,如能见到大军,就告知他们我东昌府的兵马已经到了,只是以我一州之力那不下载和独龙岗,让他们快些行军,到时我们两路大军合击,一起拿下独龙岗。”
    亲兵道:“如果见不到大军呢?”
    张清道:“那还不速速回报,我好另做打算,赶紧去,莫要耽搁。”
    亲兵领命跑去通知了,不多时,几骑离了大营直奔东平府而去。
    再说那张叔夜、张仲熊带着十余亲卫,一路急赶就来到了东平府五十里外,正遇上董平带着大军走到这里。
    十余骑就来到大军前,那打头的兵士喝道:“什么人,敢来阻拦大军出行,不要命了么?”
    张仲熊道:“瞎了你的狗眼,你眼前的是济州府太守,还不快去通报。”
    那人一听是那济州府太守拦路,赶忙道了声不是,扭头跑去通报了。
    张清得知济州府太守亲自前来,先是疑惑,复又大惊。
    亲自跑到前军来见,等见到张叔夜等人,张清心道这还是太守大人么,怎么如此狼狈。
    原来张叔夜那十余人,逃出升天后就一路赶来东平府,一路上并不曾去住什么客栈,都是吃些干粮在野外宿营,此时那是灰头土脸,盔歪甲斜的。
    董平连忙上前见礼道:“东平府兵马督监董平,见过张太守。”
    张叔夜道:“董督监无需多礼,既然你东平的大军已然出发,那我们就路上边走边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