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再陪仓嘉
作者:擎天小手   青山少年最新章节     
    直到远方天空泛起了一抹鱼肚白,身上的露水凝结,顺着粗布衣服,浸湿了身子,易年感觉到了一丝凉意,这才回过神来。
    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杂草露水,嘴里嘟囔着:
    “怎么在此躺了一宿,这呆发的,可别把自己发傻了啊。”
    说着,就着清凉的湖水洗了把脸,整个人感觉精神了几分。
    胡乱擦了擦,来到仓嘉所在石洞的山脚下向上望去,小和尚还是和昨晚一个样子,没有丝毫变化,只是有几滴露水,从光头上,缓缓滑落。
    易年见仓嘉暂时还没有醒过来的意思,自己不修佛,也不知这修佛之人入定要多久醒来。
    想着今天还有些事情,这后山也少有人来,又没有什么豺狼野兽,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就把小和尚一人扔在这里,顺着小路,回了青山。
    到了院中,师傅起了,听了听,依旧还是在整理他那华服。
    自己进了厨房,摆弄起早饭。
    还是清粥小菜,端上桌时,师傅正好出来。这要是平常之人,可能会开玩笑的说着是不是被这饭菜香气叫醒,闻着味道过来的?
    不过易年知道自己的斤两,这打趣说法,实在是说不出口,只是向师傅问了声早。
    师傅回了句,二人便守着桌子,吃着味道一如从前的早饭。
    饭后,老人如往常一样,拉过躺椅,还是看着怎么也看不够的竹园。
    易年收拾完后又把午间的饭也给师傅备了,然后也还是如同往常一样,在师傅身边,一边喝着茶,聊着天,一边躺着休息。
    只觉得精力恢复,就辞了师傅,收了些药材和常用之物,背着大竹篓,出了院门,顺着五里山路,五里乡路,向着青山镇走去。
    看了村中无事,又去了破屋看看,还是依然觉得发黄的草有些眼熟,可也想不起什么。
    离了青山镇,周边的几个村子也走了走,在些没人的阴暗地方,用青光查了查,一点没有和仓嘉两个人认为是幽泉戾气的黑气。
    就这样,查了一天,一无所获。
    看着天色已晚,也就不再纠结,背着大竹篓,里面有今晨做饭时特意蒸的几个馒头,想着给仓嘉送去。
    到了后山,来到石洞处,小和尚依然和自己走之前一样,没什么变化。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醒来。
    看着仓嘉没醒,自己无事,就又来到湖边,看着湖水,发呆。
    咕~~~
    腹中一声惨叫…
    易年看着原本给仓嘉准备的吃食,心里想着,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醒了,反正自己现在饿了,陪了你这么半天,吃你几个馒头不过分吧。
    心里想着,手上行动,不多时,原本还想留两个的馒头,一时没收住,也尽数进了腹中。
    安慰着自己说,没事,要是醒了,一会带你回青山吃去就是。
    想着,也无事可做,就继续在湖边看着湖水发呆。
    月上高天,星辰闪现,湖水倒映,料峭秋寒。
    这山上的时节,确比平地早些。
    易年抬眼见着天色深了,想来时辰也不浅了,起身,想去看看小和尚醒来没有。
    沿着湖边过去,还是之前的样子,站在下面听了听,呼吸平缓,体内佛光运转流畅,一切如常。
    就是入定的时间久了些,不过易年也没有担心,没事就好,多感悟点,以后的道路也就平顺点。
    想着,也不在此处多留。
    刚才发呆太久,身体有些酸,就沿着湖边踱步休息。
    走了一圈又一圈,直走的自己都有有些晕了,就又来到华尖处,盘膝而坐,打算入定心神,准备休息。
    看着小和尚的方向,今夜,再陪陪你吧。
    关口闭目,入定心神。
    没多少时间,猛然睁开眼睛,平时平和的脸上,此时充满了无奈,嘴里说着:
    “这是怎么了,难道还非要天天看那破书才行?”
    感觉好像有些气恼,又有些无奈。
    见没法休息,便和昨天一样,继续躺在草地,看着天空发呆。
    还是一样的凉意,叫醒一样发呆的少年。
    起的身来,还是如昨日一样,走到石洞下,看了看依旧不动的小和尚。
    见了样子,看了小会,没有醒来的迹象,也就不再等了,背着竹篓,踏着露水,回了青山。
    今天师傅起的早些,见易年回来,问了句又去了?
    易年说着,去了,还是昨天那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醒。
    也没再多问,依旧躺在椅子上,等着早饭,看着竹园。
    还是一样的早饭,一样的闲谈。
    喝了师傅半壶茶后,把院子药架上的药材整理下,又去后屋把前些日子还没来得及晒的书又拿出来,铺平晒着。
    收拾了一下小院,衣服该洗的洗,该收的收,不过都是自己的。
    师傅他老人家的衣服可宝贵的很,生怕自己这个力气大的有些夸张的徒弟把自己的衣服洗坏。
    易年以前说过,我还能控制不住自己的力量吗?
    师傅只回了一句,你说呢?
    易年听了有些脸红,以后也不再问了,反正少洗一个人的衣服,还轻松不少。
    把小院里里外外收拾完后,又在师傅的目光中,拿着砍刀,走向了竹园。
    不多时,扛着一根粗壮的竹子回来了,朝师傅笑了一下,就开始在小院里鼓弄起来。
    也就两炷香的功夫,一个简易的小凉棚出现在易年手中,易年左右看了看,有些满意的点了点头。
    又去厨房拿了些吃的,和师傅告了声别,带着小凉棚,顶着正午的骄阳,出了门,向外走去。
    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在青山镇周围各处看了看,还是和昨天一样,依旧没有发现。
    又是在傍晚时分,来到了后山石洞,看着还在入定的小和尚,轻笑一下。
    拿着小凉棚,上了半山腰,把凉棚安在洞口处,想来应该能遮点风雨阳光。
    又仔细看了看小和尚,这两天的不吃不喝,听着脉搏的跳动,呼吸的平稳,心下想到,修行之人,身体是比常人要强。
    见小和尚无事,自己又来到那湖边,继续发呆。
    在这湖边陪着小和尚的第三晚,依旧在发呆中来到了天亮。
    还是被露水凉意吵的回神,走过去看看小和尚,还是一个样子。
    踏着晨露,回了青山。
    老人见这一连三天早晨才回来的徒弟,说着:
    “那小活佛要是入定个几年,你还打算几年不休息了嘛。”
    易年看着师傅,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这不是因我而起嘛,给人领上山了,丢在那不管,也不太说的过去。”
    老人听了徒弟这话,脸上竟起了丝笑意,说着:
    “这修佛入定的时间,少的几个时辰,稍长点的三五天,多则月余,你是打算要一个月不休息了吗?”
    “这么久?师傅你看仓嘉能入定多久,这都三天了。”
    易年有些惊讶的问着师傅。
    “听你说那小活佛,年纪轻轻,可也是个修佛天才,这入定时间的长短和天赋也有点关系。
    我看那小活佛,怎么也要二十天开外了,不过具体师傅也不清楚,师傅对修佛不感兴趣”
    老人一边看着竹园一边给自己这小徒弟解释着。
    易年听了,心想着,这要是真的二十天,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熬得住。
    不过随即也就释然了,毕竟时间越长,小和尚得的好处越多,想到此,也有些开心。
    上午光景,收拾了药材,把昨夜未归,晾了一夜的书,整理了下。
    虽然昨夜在外晾了一夜,不过都放在了架上。又晒了一上午,也算是干的差不多了。
    收拾起来,从书中拿出了一本,放在中厅旁处,把剩下的又尽数般回了后屋。
    收拾完,做了午饭,在师傅的难吃声中结束。
    实在是有些累了,就回了屋中,打开窗子,又飞来的小黑鸟,停在树上。
    少年盘膝坐下,关口闭目,入定心神,这次很顺利。
    少时,晒在少年身上的阳光,偷偷多了一点青色。
    傍晚回神,静息片刻,抻着懒腰,舒爽呻吟,惊走黑鸟。
    出了屋,师傅还在院子中坐着。
    多弄了点晚饭,师徒吃完,易年把多的部分包好,拎着又向后山走去。
    还是几天前的样子,易年见了也没多停留,来到华尖,又开始了对着湖水发呆的时光。
    半夜饿了,又将带给小和尚的口粮,当成夜宵吃掉。
    周身稍暖,举头望天。
    身影,又渐渐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