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文工团招聘
作者:黑白肉   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最新章节     
    王援朝有点腼腆道:
    “我初中学历,擅长文学、艺术。”
    王和平这会也陪着那几个工作人员抽上了,插嘴道:
    “我弟上学的时候,就是学校军乐队成员呢!”
    赵干事也没生气他的插话,和蔼道:
    “那最合适你的可能是铁路文工团的招聘了。他们就要求初中学历以上,有文艺特长。不过要考试的。
    别的也有,不过都是临时工居多,你要是高中学历就好了,这里有好几份适合的呢!”
    这话说的没毛病,要是中专的话,更是包分配,还干部编,也不需要来街道这找机会了。
    当然,赵干事这,都是一些硬杠杠的工作机会,尤其以临时工居多,更好的更灵活的机会,都在街道主任手里捏着呢。
    王援朝仔细翻看了铁路文工团的招聘需求,至少条件,他都符合。
    实在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工作了。
    别的不提,抄几首红歌,几句现代诗,这个本事还是有的嘛。
    真要上场,甭说相声,他还能说几句脱口秀呢。
    人家一首歌,一句诗,就能红一辈子,他只要熬过接下来这十年,完全不是问题。
    而且,铁老大哎!
    几乎就是一个独立王国,基本上不受外界影响干扰吧?
    再一看报名截止时间,8月18日。
    今天可是16日了!
    于是王援朝道:
    “那真是太感谢您了。”
    王援朝掏出纸笔,就开始记录相关信息,赵干事笑着抽出一张报名表,道:
    “你得填这个!得由街道交上去才成。没有街道盖章,你可没法去考试。”
    忘了,这年头。
    王援朝一笔一划的填写好了报名表,那字,好歹还算工整吧。
    能不提笔忘字,已经算很不错的了。
    要是再早10年,他得做文盲,那会还是他会看不会写的繁体字呢!
    填好了报名表,赵干事提醒道:
    “记得18号来拿报名表副联,周五去考试,可别再晚了!”
    ……
    兄弟俩离开街道。
    王和平感叹道:
    “援朝啊,你这报名的事儿了了,回去赶紧把谱子多翻翻。这铁老大要进去了,你这一辈子也甭愁了。”
    瞄了一圈,见四下无人,王和平又小声嘀咕道:
    “文工团里果儿多。你小子以后是老鼠掉进蜜罐里了!”
    王援朝不知道说什么好,二哥的脑袋里,净是这些东西。但这年头,乱搞男女关系的作风问题,还是很严重的。
    于是道:
    “二哥,你好好工作,早点转正,就像妈说的,赶紧带你相亲,给我找個二嫂,不好么?”
    王和平眉眼一斜:
    “你还小,你不懂。那些年,我为什么不断追求不同的女生?家花没有野花香,懂么?”
    “那你倒是先带一个嫂子回来啊!”
    王和平面色一阵苍凉,也不再装了,道:
    “我现在没有能力给她们幸福了。”
    “那伱努力转正不就有了?转正就是32块工资啊!”
    王和平有点恼火道:
    “你以为我不想么?可特么的农场办公室主任,要把他侄女介绍给我。不然我早转正了好不好!”
    王援朝突然有点理解二哥对美女的痴迷了,无时无刻脑浆子里都是美女,估计那个主任侄女,长得有点对不起观众。
    兄弟俩找了个阴凉处,又点上烟。
    王援朝道:
    “你们农场,不可能主任一手遮天吧?”
    王和平笑道:
    “年纪不大,口气不小。主任还小么?除了委员、场长,两个副场长,就是主任说了算了。”
    王援朝没再说话,估计二哥的表现,就在可转可不转之间,才会被主任拿捏。
    “要不晚上跟爸妈说说,再送一点?不转正不是个事儿啊。”
    王和平眼睛一瞪,遂扒着手指头道:
    “大哥都一把年纪了,马上结婚,36条腿儿,得花一笔钱吧?
    你这找工作,没影儿的事呢,好工作哪里是摆在那让你挑的?都在主任口袋里捏着呢,少不得要走动走动。
    不过我看你刚刚写字不错,有希望过两年接咱妈的班。
    我就不行了,好不容易认识了那么多字儿,结果政府一顿东砍西删,又改头换面,我更不认识了。
    一个转正名额,没有五百块拿不下来的。
    算了。
    ”
    家里什么条件,王和平还是有数的,他又是最不争气的老二,一个“算了”,无限惆怅。
    王援朝觉得,他自己,应该不会要家里出钱走动,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大哥结婚能花几个钱?二哥五百算啥?
    家底别人不知道,他知道啊!
    不过这话不能跟二哥说,家里条件不好,他还上进一点,不然,二哥怕是得躺。
    于是话题一转,道:
    “那你在农场工作那么久,有没有让二哥你心动的妹纸啊?”
    果然,二哥的脸色瞬间灵动起来:
    “嘿,这你可问对了。别看咱农场偏远,漂亮的大姑娘小媳妇,还是有几个的。不比咱大院的差!就是皮肤嘛,干活干多了,有点黑,有点糙。
    ……
    可惜啊,都是农村户口,吃不了定量。”
    说到最后,二哥的表情,那种满满的遗憾:就是眼睁睁看着眼前的肉骨头,却连闻都不敢多闻两下。
    中院贾家什么情况,全大院的人都知道。
    活生生的例子摆在一边,连二哥这样色心病狂的人,都知道不能随便沾染没有定量的人,那三年是咋过来的?谁不担心?
    王援朝空间太小,不然他非得去做些粮食倒卖的生意,二哥工作的农场,可不就是天生的粮仓?
    马上十年来临,就得上山下乡,二哥还是早点转正的好,再怎么着,首都边上的农场,也比山南海北的旮旯好吧?
    要知道,农村都是挣工分的,累死累活一年到头,混个囫囵饱,可能都存不到十块八块,连城里的临时工待遇都比不上。
    “二哥,我说假如啊,假如要是爸妈能给您出转正的钱,以后结婚分家就不给钱了,您觉得能接受么?”
    父亲解放前在北边的合记窑做工,就是解放后被整改为青年湖公园的那里,算是四合院里的老住户了。后来首都放开过一段时间房屋交易,父母就把这间厢房买了下来。不如何大柱家宽敞醒目,但也不赖。
    后来59年新开了首都陶瓷厂,父亲应聘过去,然后就是三年苦日子,估计也就这两年,开始有点积蓄。
    所以王援朝觉得,按照父母的真实收入估算,家底1000往上,还是妥妥的,说不定有个两三千也可能。
    他没见到存折,不敢说大话。
    毕竟母亲建国后,就在印刷厂上班了,是文字校对岗,没点文化的,做不来。
    要是父母那边说不通,凭借他的金手指,里面那些珍奇货物,还不能倒腾几百块帮二哥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