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家香自助火锅城来了!
作者:蜀地鱼子酱   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拐杖最新章节     
    李家香在李镇休整了一段时间后,还是闲不住想找事做。
    这勤快的人儿总是过不惯吃吃睡睡,晒晒太阳的日子。
    还得忙起来,身体和心里才舒坦。
    不然那日子就和裹脚布那样长,那么难熬,那是相当痛苦的。
    蜀地的打麻将,她是不喜欢的,这天天和熟人亲戚打麻将,可能是财神爷关照还是手气太好,十次麻将,九次都是赢钱。
    哪怕故意放水,还是想啥牌来什么牌。
    哪怕她故意放水,盲开盲打,不算牌,那一天的输赢,也是她在赢钱。
    慢慢地,和她打麻将的人就少了。
    这老赢钱,她也特不好意思,就慢慢地不打了,就只喝茶摆龙门阵。
    不过这样闲下来,她也扛不住。
    太无所事事了,人天天豆没精神的状态。
    老公王一新就提议去弄两块地种种菜,挖挖地什么的。
    可惜,李镇附近没有合适的土地,要种地得去李子村寻,不过因为征地拆迁,可种植的地也少。
    这个小目标就无法实现了,那兜兜转转,还得找点其他事做,做个小营生。
    做什么呐?
    王一新提议在镇上开一家糖水铺子或者摆一个烤糍粑的摊子混日子就行。
    他这人的勤劲不如老婆,一直都是老婆带着他走 ,是不太操心事的人。
    李家香却还是觉得这样和闲着没啥区别,生意不好反而更难受。
    守摊如守寡。
    她还是喜欢指点江山,管店当老板娘的感觉。
    她决定在李镇开店。
    银杏酒楼是关张了,不过手上流动资金还是有大几百万的。
    在蜀都还有些门脸出租,那是不差钱。
    有钱但闲不住,还得折腾。
    李家香在李镇做起了市场调研。
    在李镇,除了李庄白肉这家有些规模的酒楼,基本上没有第二家。
    这么多年了,也没有出现第二家,也是很奇怪的。
    但是也不奇怪,李镇的市场就那么大,李庄白肉是老资格的酒楼,算珠玉在前,怎么抢也抢不过。
    如果开酒楼就是和一刀抢生意,哪怕自己有在蜀都开酒楼的经验,可以做得比一刀好。
    但是——
    王一刀和王一新是远亲兄弟,据说高祖那一辈是兄弟。
    沾亲带故下,这样似乎不太好。
    再则这乡里乡亲的,多少都沾亲带故。红白喜事都习惯办在李庄白肉店,熟人朋友抬头不见低头见,做的都是人情。
    真开一家酒楼,不见得有生意上门。
    毕竟在一家吃习惯又去吃别家,是得罪人的事儿。
    那就只有做其他餐类,不做传统中餐。
    李家香想到了火锅。
    蜀都的火锅,她这些年虽然没有做,不过她看也看会了,何况老公王一新本就是厨师。
    她为此考察了下当地的火锅市场,最终决定做自助火锅。
    尽量在价格上追求一个大众实惠,薄利多销。
    也就找个事做,不图赚多少钱,只求忙碌起来。
    一个月后,家香姐自助火锅城开业了,店开在李庄白肉店对面。
    来李庄白肉店消费的人都会看到,也算借李庄白肉店的人气口碑做生意。
    如果下次想吃火锅,就可以很容易找过来。
    因为李家香追求有一个事儿做,不太看重利润,东西都买得比较便宜,食材也新鲜,自助品类也多样,酒水免费,生意从开业那天开始,热度就没下降。
    不仅仅是当地的镇人喜欢带全家来吃,家里有请客的,也会安排过来。
    连附近的剧组团建活动什么的,也会安排到这里的。
    渐渐的,李庄白肉店的散客生意就不好了。
    除了宴席生意,平时基本来的人儿也没几个。
    但是,这红白喜事毕竟是比较不确定,李镇的市场存量就那么多。
    主店的营业额极度下滑,王秋秋和一刀是知道的,按说应该很着急才是。
    不过好在这些年也赚钱了,现在生意清淡下来也无所谓。
    就算开店,也是为了更多地服务乡里乡亲的请客人情来往。
    但是,一刀的师弟兰强就不服气了。
    这不服气的逻辑是李家香抢了店铺的生意。
    他的理由是,对面的自助餐是70一位,我们这边随便一个三+1的荤素汤也是70,但是架不住人家酒水全免啊。
    怎么降价给量也干不过对面的。
    宜城的男人哪个吃饭不喝点酒,我们可是酒乡啊。
    你这却开在我们对面,完全就是不讲情面。
    你哪里不开,就开这里,不是称心抢生意,还是为啥?
    后来,兰强越干越不得劲,就给王一刀提出了辞职。
    生意淡,对他这个厨师来说,那就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王一刀和这师弟就是家人朋友的关系,那自己是挽留。
    工资,工价是其次,他看重的是情谊。
    “那你让我怎么办啊?这眼巴巴过来几个人,一溜烟是去对面的。
    这天天的,我可受不了。虽然我是管后厨的,但是这生意是你师兄的,怎么着也是咱家的生意吧!”
    “哎呀,师弟,劳你费心了。哪怕你在这天天没事做,我也没意见。
    这王一新我得叫一声堂哥。人家这媳妇有本事,能赚到这钱,不服气也得服气。
    生意不就是这么回事吗?”王一刀道。
    现在的李庄白肉主店现在是李镇的一张名片,它存在的意义远超过宾客盈门了。
    王一刀对这散客来不来,来多少,他都不看重了。
    王家刀传了几代,都是厨师的名头,但到他这代已经不止厨师的名头了,他很知足了。
    他已经光宗耀祖,在王家族谱里,他是最耀眼的那颗星了。
    不过,现在的店还是需要整改的。
    客源不稳定,又变少,这一个月采购的食材会大面积地坏掉。
    王秋秋就干脆就搞预定,把平时散客的生意变成自助餐的形式了,不过这自助餐的菜品还按以前的菜单来。
    自助餐的量就那么多,卖完就没有了,卖不完就当员工餐。
    有宴席呐,就做宴席。
    更在主店的门口做了一个电子屏幕,开始接广告。
    这部分的收入,一年下来也是不少的。
    经营模式一改变,兰强也没提出离职了。
    现在基本上也又有事做,忙碌着,再则他年龄也大了,也不想再挪窝了。
    李镇这里,他慢慢习惯了,也不想再外走了。
    家香姐自助火锅城本来就是开着打发时间的,这下越开越火了,就有人找上门来想在宜城开分店。
    李家香的精明劲就出来了,她只开直营店,以合伙的形式,她占股51,合伙人占49,她有决定的控股权。
    哪怕这合伙人不干了,那店依然是她的,而且餐饮这行门槛低,但是不见得就很容易发财,可能牵一发动全身,稍不注意可能就血本无归。
    不管店的归属权是谁,不是一个能赚钱的活店,属于谁都是不重要的。
    能赚钱才是王道。
    她也是本着对合伙人负责的原则出发。
    如果你能同意,那就开分店。不同意,也可以。
    反正现在开店和不开店,对她来说都不是顶重要的。
    她想把生意做大,她完全可以开很多的直营店,全资控股,可是她已经过了财富的积累期,她不需要太拼命赚钱了。
    因为这苛刻的条件,来找她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又走了一拨又一拨。
    这些人的顾虑是店起来,你会不会把我踢走,他们宁可出加盟费买断区域经营权。
    李家香却不同意。
    现在的餐饮骗加盟费的太多了,她不想当骗子。
    哪怕她卖这个家香自助火锅城的招牌出去,能卖不少钱。
    但是,她想做点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