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一箭双雕
作者:壹贰玖零   靖康之耻?天命神棍为大宋续国运最新章节     
    郭京很清楚,他和赵桓之间最大的矛盾点就是赵桓的多疑。
    如果郭京足够有实力,你看他弄不死赵桓。
    没办法,现在主要是实力不够,只能先苟着。
    唐恪今天的举动,无疑是在给郭京下绊子,想要助长郭京的威望,让赵桓心里更加不舒服。
    不过,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郭京只是实力不够,又不是没脑子。
    玩不了赵桓,还玩不了你唐恪吗?
    唐恪脑子飞快转动,他今天付出这么多,牺牲这么大,如果不能成功激起陛下对郭京的杀心,那这几条街他就白跪了。
    他脸都不要了,可不是为了给郭京涨声势。
    之前打赌的时候,他是真没想过自己会输。
    为了保证自己必赢,他甚至还冒险让人给张邦昌送了书信过去。
    说明了此事,务必要张邦昌想办法告知金人,万万不可退兵,早些防备郭京诡计。
    没想到完颜宗翰是一点没听进去啊!
    这就叫,人算不如天算。
    唐恪的信,张邦昌的确收到了,但他根本没来得及和完颜宗翰通信。
    开战之后,张邦昌和肃王赵枢就被关押起来了。
    哪怕张邦昌之前那么跪舔完颜宗翰,这次完颜宗翰也没给他留脸面。
    这么多天,都没帮他查出内奸是谁,这般无用之人,完颜宗翰是一百个瞧不上他。
    就在张邦昌好不容易想到怎么传信的时候,赵枢突然就惶恐的不行,觉得自己要完蛋了,总觉得金人的屠刀下一秒就会落在他的脖子上。
    这般情况下,他没忍住,拆开了第二封红色锦囊。
    里面赫然八个大字:“见灯便隐,遇火便逃。”。
    这八个字,赵枢怎么想都没想明白是什么意思。
    最后四个字倒是好理解,遇见火就逃跑。
    可是前面见灯便隐是什么意思?
    什么灯啊?夜间的烛火灯光?还是火把啊?
    赵枢想不明白,就拉着张邦昌一起琢磨。
    赵枢毕竟是肃王,张邦昌即便在想出去找完颜宗翰通风报信,也得瞒着点赵枢,不敢让他看出破绽。
    就这么一耽搁的时间,从白天耽误到了晚上。
    张邦昌想把赵枢给哄睡了,自己偷偷溜出去找完颜宗翰。
    可是赵枢想不明白这个锦囊提示,他就睡不着,所以没办法张邦昌只能用力帮着想。
    一直到半夜,孔明灯飞来大营,二人才灵光一闪,琢磨着是不是这个灯?
    国师算无遗策,肯定不会瞎说,他给的保命锦囊,必然是别有深意。
    寻常的灯肯定不对,那么特殊的灯有什么?
    如今已经过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天上突然飞来这么多孔明灯,肯定不对劲。
    果不其然,孔明灯直接降下燃烧弹,大火瞬间弥漫。
    两人就赶紧藏起来,趁乱弄死了一个金兵换上了对方的衣服后逃出金营。
    他们不知道大战情况,黑灯瞎火也分不清楚方向抹黑一路跑。
    一直跑到黄河边上才找个地方躲起来,直到此刻二人才摸回开封府。
    又是凑巧了,倘若唐恪能早点知道张邦昌回来,肯定会先和对方通气。
    也就不会直接抛下尊严,来陷害郭京。
    可惜没如果,此刻唐恪都不知道张邦昌会来。
    “不论国师如何自谦,下官与开封府的百姓,都会铭记国师驱除金贼的恩德,下官日前出言冒犯,是下官之过,下官理当诚心赔罪,乞求国师谅解。”
    已经跪了,尊严都扔了,现在站起来也捡不起来,唐恪干脆死缠到底。
    他非要跪行到天师府门口不可,等会跪完他就去宫内找赵桓哭诉。
    言说自己身不由己,被国师吓得屈辱跪地膝行认错。
    毕竟他的顶头上司,孙傅就是郭京的铁杆粉丝。
    这一点,开封府上下谁不知道?
    他唐恪就是说了郭京一句算的未必准确,就被顶头上司孙傅打压,简直寸步难行,逼得他一个朝廷正二品官员不得不放下尊严委曲求全。
    可想而知,这两人已经嚣张成什么样子了。
    今天他们敢逼着二品官员下跪,说不准明天就敢把皇帝拉下马。
    最重要的是,找陛下一哭诉还能完美的把自己从国师党摘出去。
    不至于让陛下误会他是因为太过推崇国师才这么做。
    唐恪越想越满意,这个计划可谓是天衣无缝。
    甚至运气好的话,还能一箭双雕,一下铲除郭京和孙傅两个人。
    即便不能让陛下对他们动手,也肯定能让陛下忌惮甚至厌恶他们。
    “既然唐相公执意如此,那贫道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成全唐相公的严于律己,完美无瑕的品格。”
    郭京一甩拂尘笑道:“唐相公倒是颇有战国赵将廉颇之风范,而今长街跪拜,与彼时廉颇蔺相如的负荆请罪如出一辙。”
    “贫道看唐相公面相贵不可言,又有此等品德,可称一声“圣人”。”
    “想必唐相公不会步廉颇之路,反赵入魏。”
    唐恪一听这话,骤然瞪大了眼睛。
    看你仙风道骨,道貌岸然的一个人,怎么张口能说出这么歹毒的话?
    圣人?
    廉颇?
    这要是被陛下听到可还得了?
    负荆请罪,虽然说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事情,可最后廉颇就是因为被赵悼襄王罢免了兵权,就直接投奔魏国去了。
    再说圣人,陛下可不是秦皇唐宗那样有气度的人啊!
    国师本就有未卜先知,算无遗策的名声在,若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让赵桓给知道了。
    那不得先弄死他?
    一个会背叛大宋的圣人,这谁敢留着?
    唐恪顷刻间冷汗都下来了,他正要辩解,郭京却根本不给他机会。
    “诸位百姓都是见证,大家可亲眼看着唐恪唐相公的诚意,日后可莫要让宵小之辈污蔑唐相公,贫道另有私事就不多陪了。”
    郭京说完转身就走,这叫见好就收。
    都要弄死彼此了,谁还跟你吵架掰扯道理?
    那自然是看谁的手段更高明了。
    刚一进入天师府,郭京就立马对高柄说道:“快快快,快去准备马车,我要进宫。”
    嘿嘿嘿,机会来了,郭京必然要把握住,否则都对不起唐恪主动丢下的那二两三钱的尊严。
    反派死于话多,夜长一定梦多,郭京岂能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