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验明正身
作者:壹贰玖零   靖康之耻?天命神棍为大宋续国运最新章节     
    张孝纯和王禀已经上了谯楼,看着金兵在东城门的布置下的兵力全部撤走,二人心中也是颇为激动。
    反正不论是真的撤退,还是假意撤退,实则暗中埋伏,起码这个撤退的行动,大家都看得见。
    这就让人有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欣喜感觉。
    “报……”
    “禀报太守,月城内进来一人,言说自己是国师亲军都虞侯请见太守,说是有要事告知。”
    守军很快就把王诚的到来,禀告给张孝纯。
    听到这话,张孝纯和王禀对视一眼,二人眼眸中都不自觉露出凝重之色。
    来人有可能是他们大宋的援军,也就是那位突然冒出来的国师的人。
    但是同样有可能是金人,在跟他们玩诡计。
    “我去看看……”
    张孝纯迟疑了下,决定还是去看看来人,摸清楚对方的虚实。
    王禀却是下意识的拦住对方,提醒道:“小心有诈!”
    “金兵刚刚撤走,现在离开城门还不到十里,就立马有所谓国师的人过来,对方的动作是不是太快了点?”
    以太原城现在的情况,由不得王禀不谨慎一些。
    更何况,他是真的没有收到过朝廷的下行劄子,根本不知道这位大宋国师的实力。
    甚至,他们都不敢确定,大宋是不是真的有国师。
    现在张孝纯就是太原城数十万百姓的精神支柱。
    王禀不是怕对方用什么阴谋诡计,毕竟他们又不是傻子。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是诡计他们就有办法识破。
    王禀担心的是,对方是为了把张孝纯骗出来偷袭。
    张孝纯沉吟了下,说道:“躲着不见,也不是办法,万一错过援军的消息,岂不是要耽误大事?”
    “没事,放心吧!若对方是真的自然最好,若是假的我也可以趁机摸一下对方的虚实,看看他们到底意欲何为。”
    张孝纯说着,走了出去。
    “等一下,套上重甲吧!”
    就在张孝纯要离开的时候,王禀突然开口提醒了一声。
    他自然知道,如今这个情况下,让张孝纯躲着不见绝非上策。
    所以只能做好防护。
    张孝纯没有拒绝,这个时候他和王禀不论谁先死,都算是享福了。
    剩下的那一个,才是最难受,最麻烦的。
    为了太原城,张孝纯也得惜命。
    一边套上重甲,张孝纯一边说道:“王将军,若是我有什么不测,太原城就交给你了,你务必要坚守到朝廷派人过来,断不可让太原落入金贼之手。”
    说着说着,张孝纯甚至还把自己印鉴的位置告知了王禀。
    现在他们两个谁也不知道来的人是敌还是友。
    就只能先把对方当成敌人看待,提高警惕,如此不论对方有什么手段他们都可以从容应对。
    若把来人看成敌人,那么既然敢一个人过来,必然是有非比寻常的手段。
    张孝纯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打算。
    王禀也很清楚这一点,他叹了口气,什么也没说,默默听着张孝纯交代的话。
    张孝纯出来的时候,王诚已经被放入瓮城之内了。
    月城毕竟只是半月形状,在外面容易被观察到里面的情况。
    万一对方是真的,却被金兵的斥候发现,岂不是反倒对他们不利?
    况且,太原守军也不相信,这人一个人能进入瓮城以后,能炸了他们瓮城。
    张孝纯站在瓮城的城墙上,他低头看着四四方方如同一个大箱子一样瓮城内站着的人。
    “本府张孝纯,你说你奉国师之命前来见本府?”
    张孝纯沉声冲着下面喊道。
    “末将王诚,乃是国师麾下亲兵营都虞侯,见过张知府。”
    王诚恭恭敬敬的对城墙上的张孝纯行礼。
    郭京治军严谨,军纪不是殿前司可比,王诚自然不敢僭越冒犯张孝纯。
    若是换成以前殿前司那些人的德行,哪会像现在这样人模人样?
    “国师,让你过来找本府所为何事?”
    张孝纯没敢说太多,他甚至都不敢打听是不是真的国师,就是怕下面的人是金人派过来的,而他问太多就容易让对方抓住漏洞。
    “国师说太原城被困多日,早已经与朝廷断了联系,必然不知朝中变故,因此张知府未必会知道我大宋有国师。”
    王诚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沓文书:“国师为了让张知府放心,准备了一些能够证明国师身份的文书,张知府不妨先看过以后再说。”
    王诚一边冲着城楼上喊,一边扬起手中文书跟城墙上示意。
    张孝纯冲着副将点头示意。
    副将立马放下一个篮子,让王诚把东西放进去。
    篮子钓上来以后,果然看到里面放着不少信件文书。
    “太守,您别动,末将先看看,万一这东西有问题,您也好早做防备。”
    副将担心这些纸张被人下毒,拦住了张孝纯,自己却眉头都不皱的拿了起来。
    他翻看了几下,又放在鼻尖仔细闻了闻,确定没有问题以后才交给张孝纯。
    张孝纯接过书信,不只是有朝廷发放的下行劄子,更是有朝廷邸报,这些都能一一证明郭京的身份。
    其中邸报上面介绍的更为详细,几乎是把郭京做的所有事情都告知于众。
    看完邸报,开封府的百姓知道多少,张孝纯也就能知道多少。
    邸报又叫朝报,跟现代的报纸差不多。
    是朝廷专门用于传告朝政文书和政治情报新闻的文抄。
    像是皇帝发布的谕旨,大臣的不涉及朝廷机密,但是事关重大难以抉择,需要群议的奏折,以及朝廷颁布的法令、朝廷公文等等,都会记录在邸报上面发布。
    邸报最初是朝廷内部传抄,后来为了避免麻烦,就由朝廷张贴在宫门,公之于众,方便传抄,所以邸报最早又叫宫门抄。
    算是最早的新闻发布方式。
    邸报这个东西,最早可以追述到汉朝。
    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到了宋朝以后,甚至还专门设立了一个邸报的部门。
    由专门官员整理邸报,然后发布到各级官员府邸之中。
    太原城被完颜宗望切断了通信通道,所以他们最近几个月都没有收到过朝廷邸报了。
    文书可以造假,字迹也可以模仿,但是邸报这种东西就很难造假了,主要上面涉及的内容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