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最伟大的发明
作者:壹贰玖零   靖康之耻?天命神棍为大宋续国运最新章节     
    赵桓是怎么觉得的?
    他觉得……
    他觉得简直太妙了。
    原本他还在怀疑亚父是否已与赵枢互相勾结。
    从赵枢近日表现来看,自己这位皇弟,对于皇位之心可谓是贼心不死。
    不光是弄出来了一个风头浪尖的商会,还频频攀附国师。
    这种所作所为,但凡是有眼睛的人都知道他想干什么。
    何况国师也并未拒绝他的靠近。
    赵桓乃是多疑之人。
    他连自己亲爹都防着。
    或者说。
    赵家所有人,本性骨血之中流淌着的就是多疑的鲜血。
    但现在,赵桓内心之中的怀疑完全被打消。
    他甚至隐隐有些后悔。
    自己怎么会怀疑亚父与肃王赵枢互相勾结呢?
    简直实在不应该。
    但亚父为何要在私底下接触赵枢?
    赵桓灵光一闪。
    他知道了!
    赵桓望着郭京的眼神都变得泪光盈盈。
    好像下一秒就能感动到落泪一般。
    郭京:???
    赵桓又在脑补什么东西?
    赵桓果真是在脑补。
    他觉得他想通了。
    亚父之所以会费尽心力容忍赵枢的接近,便是为了今天一事。
    他全都是为了朕呀。
    他若不是为了给朕省钱,亚父又怎么可能会忍着性子去容忍赵枢那家伙。
    不过是为了他手中的商会罢了。
    亚父!
    简直用心良苦!
    倘若不是朕今天发现了这事情真相的话,恐怕还真要误会了亚父去了。
    赵桓感慨的擦了擦眼角,并不存在的泪滴。
    “亚父,朕懂你了。”
    郭京:???
    “你能明白贫道苦心就好。”郭京脸上配合的露出一个微笑。
    别管赵桓懂什么了。
    从他的举止和神态看来,应该是已经彻底消除了对赵枢手中商会的戒备心和贪欲。
    如若不然……
    京腾力拔商会持续发展下去,招惹了赵桓的眼,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找个借口收走。
    可如今已是不行了。
    除非……
    有人打算动摇国之根本。
    那就放手去做吧。
    别说是赵枢了。
    今天站在这里的国师还有都不会纵容赵桓对方下手。
    郭京成功将京腾力拔商会过了明路。
    往后赵枢再怎么敛财,赵桓也会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计划通。
    “朕决定了。”
    在一番感激过后,赵桓定下主意来。
    “便由亚父和赵枢一起去推行广开民智的计划。”
    “可好?”
    郭京自然答应。
    他为的不也就是这个吗?
    现在看来,这项活计稍显得有些吃力不讨好。
    但放在长远来看,这便是桃李满园,万千子弟。
    谁吃亏还真不一定说得定。
    郭京满口答应。
    赵桓自然也是欣喜的。
    他欢快的留郭京一起在宫中用膳,然后又让黄真将人送走。
    半点没给自己活爹机会。
    赵佶收到消息赶来的时候,郭京人都走了,茶盏都凉了。
    赵佶被气得不轻。
    他最近属实春风得意,稳稳压了赵桓一头,和这逆子也懒得争辩,急匆匆的追着国师的步伐离开。
    但到底是没能够追得上。
    郭京将自己所有的心思,全都放在了广开民智这件事情上面。
    在自己的悟道室中,他盘膝而坐,眉眼沉沉。
    窗外的夜色早已入暮。
    悟道室中灯火通明。
    郭京绞尽脑汁思索要,如何用最简单最快速的办法让百姓得以识字?
    三字经?
    千字文?
    还是百家姓?
    又或者是道德经之类的……
    一个又一个的想法,全都被他推翻。
    在最开始,郭京曾设想过可由商会拨款,将款项下拨到对应乡镇。
    建立学堂供学子读书。
    但这想法在下一秒钟就被他自己推翻了。
    没用。
    且不说下拨的款项在中途会有多少被贪污。
    就说即便是建立了学堂,在农耕农忙时期,也不一定会有多少学子能够坚持下去。
    何况笔墨纸砚哪个不需要费钱呢?
    京腾力拔商会又能够坚持供养多久?
    郭京开商会可不是为了做大善人的。
    不行。
    绝对不行。
    但这样不可以的话,又有什么还能行?
    教材的推广也不行。
    最后。
    郭京脑中灵光一闪,望着杯中早就已经冷掉的茶水,突然想到一个绝妙的法子。
    有了。
    可以用拼音。
    a,o,e,i,u……
    ai,ei……
    ao,ou,ing,eng……
    要是用拼音的话,只要编出来拼音的声母韵母表,然后伴随着汴梁日报一起发行,便可。
    拼音的使用范围广泛。
    而且难易程度偏向容易。
    就连幼儿园的孩子都能学会,他就不信,古人还真能差到哪里去吗?
    “你还不睡觉?”朱小悠提着空空如也的茶壶,从悟道室门口经过的时候,才发现里面灯火通明,推开门进去一看,便发现伏案的郭京。
    她眼中闪过担忧,但依旧毒舌。
    “难怪你年纪轻轻就已经华发早生,并且头顶稀疏。”
    “再不睡觉你就等着第二天马革裹尸去吧。”
    郭京从忙碌的编写中回神翻了个白眼。
    “我又不上战场,为何会马革裹尸?还有我哪儿头顶稀疏了?”
    “你该睡就睡,不睡的话去做你的实验,别管我。”
    朱小悠气的把门一甩。
    “不管就不管,明天我等着给你收尸。”
    话虽如此。
    郭京再次从疲惫中抬头,揉着自己酸涩脖梗的时候,还是看到了,不知何时放在自己案牍上的温热茶盏。
    拼音好写。
    不到几分钟他就能写出来。
    但要如何让这里的人精准读音和使用方法,那就需要有编物了。
    郭京熬了一个大夜。
    第二天天一亮,他连洗漱都未,匆匆忙拿着自己编写好的东西,找到了翰林院的许翰林。
    “国师这是……?”
    许翰一见郭京这副尊容便吃了一惊。
    他何时见过国师如此狼狈的时候?
    哦不对。
    也见过。
    毕竟国师还有过差点被砍头的时候呢。
    “闲话少说。”
    郭京随手一挥。
    “许翰且看。”
    许翰不过有些好奇,看着被郭京置于自己桌子上的纸张。
    他只是随意一扫,这一看便投了进去,眼睛像是扎在了上面一样拔不出来。
    “这是什么?”
    他虽然看不太懂,但内心中有个很奇异的声音在不断告诉他,这东西绝对有用,而且绝对有大用。
    许翰还是个明眼人呢。
    郭京露出舒心的笑容。
    也不亏自己第一个找他。
    他淡淡的吐出了两个字。
    将这文学划时代的东西,第一次送到了大宋的面前。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