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皇上的局
作者:芥末辣不辣   秦凤药传奇最新章节     
    四皇子与她并肩而行,随意地问,“父皇身子现如今可算大好?”
    凤药慢下脚步,落后四王半身,拘谨地回答,“好多了。想来再过些时日就能上朝呢。”
    光这一条消息就值个金锞子!
    太医对外一直称皇上不能上朝还需徐徐调养。
    原来皇上早就好了。
    这么说,留给自己操作的时间并不宽裕。
    有一多半人并不相信皇上会将中央军权授给一个归山那种不靠谱的浮浪之人。
    大家还在观望,连同自己这个有部分执政权的皇子也不知这消息真假。
    “皇上平日最喜欢哪个官员,有没有发脾气骂过谁?”
    “皇上最近只骂过一个人。”
    “哦?”
    “大公主殿下。”凤药低头小心翼翼捧着托盘。
    四皇子心头乱跳,此话事关重大,“他骂皇姐什么?”
    “说她太作践自己身体,五石散自魏晋之后就失传了是有原因的。”
    “那药服不得。”
    四皇子大感意外,他以为皇上会骂公主丢人现眼,不顾皇家体面。
    其实皇上的确骂了,除了说过五石散伤身,短时强体,不能长期服用。
    还说了许多难听的。
    凤药自然不会把皇上骂的难听话学给四王李珩听。
    她很清楚四皇子肯屈尊和一个芝麻小宫女说话是为了什么。
    此时走到人少之处,四皇子停下脚步从怀中摸出一张银票,晃了晃,凤药瞧了票头印花,是丰隆号大票,足足一千两。
    她左右四顾,这个动作让李珩很是好笑。
    还是没见过世面的小丫头好收买,他怎么提前没注意到这个不起眼的宫女?
    每每来请安,秦凤药都如个木头般,低头站在角落里,像个雕塑。
    为人沉默、安静,应主子吩咐时也只说最简单的几个字。
    “是”“好”“尊旨”。
    这样一个小丫头,不知为何惹恼母后与皇姐,让皇姐与一个宫女闹别扭。
    竟将父亲身边最得用的小宫女投入冰水中。
    打狗还要看主人,皇帝身边的人,说带就带走,说杀就投进冰水,听说差点溺毙了。
    唯有皇姐敢这样放肆。
    父皇与母后那么疼爱她。
    他琢磨着现在父皇该是消气了,也许早就原谅了皇姐,只等一个台阶。
    也是时候求一求恩典,放皇姐出来,如此,大公主便欠四王一个天大人情。
    唯一没考虑进去的是,眼前这个收了银票的小宫女,受过公主何等虐待。
    她吃过的苦会不会让她记恨上大公主。
    一个差点被自己亲姐姐害死的人提供的消息,他该当挑捡着相信。
    他只是不觉得一个下人有资格成为皇族的仇人。
    下人而已,杀便杀了,死就死了。
    活生生的秦凤药站在他面前,对他而言只是个物件。
    “那父皇夸过哪个官员吗?”
    凤药仰脸想了想,四皇子追问道,“记得名字就好。”
    “归山。”凤药慢吞吞说出个名字,“这几日提得最多的是归大人。”
    “说他什么了?”
    “只是批折子时念叨过几次,说此人是个聪明人。”
    聪明?四皇子还在思索,凤药已经走远了。
    他与凤药拉开距离,等在含元殿外,他已下决心为姐姐求情解了禁足。
    待凤药再次出来,冲他点头,“皇上请四王爷进殿。”
    她退到含元殿门外,冲小桂子使个眼色。
    宋德海身边的人与含元殿的小太监都与凤药交好。
    人人喊凤药大姐姐,凤药是皇上得用之人只是原因之一。
    这些掌权的宫女中,只有凤药对他们最贴心,真心待他们好。
    其他人都忙着讨好主子,谁愿意多看奴才一眼?
    小桂子知道凤药让自己盯着四皇子,这只是顺便的事儿,他没多想跟着进入殿。
    前殿仍是大学士们坐在书案旁边的矮几上给折子写节略。
    皇上居中坐在御案前,案几上摆着成摞已被大学士先筛过一遍的奏折。
    四皇子上前请安,皇帝有些冷漠,“有事吗?”
    “父皇……”他对上皇帝有些浑浊的双目,迟疑了。
    最终还是下决心,“儿臣想着皇姐已被禁足这么久,她思念父皇,也知道错了,父皇可否解了皇姐禁足?”
    皇上扫了一眼正在写字的大学士们。
    转过目光,若有所思看着四皇子,“你去瞧她了?”
    “父皇许她在院子中走动时,儿臣去远远看了一眼,皇姐瘦了许多,看着儿子只会哭,还问及父皇安否,说自己错了。”
    “皇姐有错在先,本不该为她求情,可她也是因为服了药,有人唆使才犯下大错。看在她心中一向念着父皇,也知错了,可否原谅皇姐无心之失?”
    皇上一脸疲态,听着四皇子陈情,脸上带着一丝讥讽。
    “你倒念着你姐姐,你的老父皇病了这么久,没见你请过几次安,怕是在外头忙得很吧。”
    四皇子心里一慌,想为自己辩解几句,又一时不知怎么解释。
    “算了,传我旨意,珺儿可以出来了。”
    四皇子心中一喜。
    同时也感觉到父皇病愈后对自己的不满。
    那么中央军权给归山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军权不给自己也绝不可能给到李琮。
    若给了自己,皇帝有个三长两短,他绝不手软,一定杀了李琮以绝后患。
    反过来李琮也会这么做。
    做父亲的不会看着儿子互相残杀。
    倒也不见得对儿子们有多少疼爱之意,更多是怕被写入史书,成了千载大笑话。
    他感觉自己已经掌握了皇上真实的想法,领旨快步朝修真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