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四楼村看望赖教授
作者:感冒没药   年代穿书,我和反派囤货过荒年最新章节     
    连刮了几阵西北风,学校的树枝都变成了光胳膊,如同光着膀子的老者。
    树下,枯黄的衰草间夹杂着几块焦黑,仿佛是谁不小心留下的野火的痕迹。
    寒冬的脚步已然踏至。
    宿舍里,谢昭昭轻声地催促着舍友们:“东西都收拾好了吗?我们得赶紧出发了。”
    她的声音中透着一丝急切。
    “把作业也带上。”张艺一边回应,一边检查着背包里的物品,生怕漏掉了什么。
    “还有给教授买的东西,别忘了。”何红云提醒。
    “还有饺子。”
    “快点,还要赶公交。”谢昭昭瞥了一眼窗外,催促道。
    谢昭昭她们大包小包的从宿舍里面出来,踏上了前往四楼村的路程。
    赖教授已经去四楼村几个月,一直没回来,新年快到了,她们决定去看望他。
    先乘公交到京郊,她们又徒步走了一段距离。
    四楼村是一个小小的山村。
    在铁道修建以前,这里是口内外的交通要道,十分繁华,大街上店铺林立,每天晚上卧在大街上的骆驼多达几百头,酒馆里面划拳行令的声音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铁路一修,情况就变了,现在已经今非昔比。
    谢昭昭一路走来,全村到处可见的断壁残垣,一片荒凉寂寞。
    曾经的繁华,也只留在了老人的记忆中。
    谢昭昭她们到的时候,赖教授正和几个人给村民理发。
    看到她们的到来,他愣愣的看了一会儿后,脸上的表情从惊讶,慢慢地转化为欣喜。
    他放下手中的推子,迎了上来:“你们几个怎么过来了?这么冷的天。”
    谢昭昭看着赖教授一身破旧便服,清瘦很多的样子,心里不禁涌起一阵酸楚。
    她努力撑起笑脸,“教授,新年快到了,我们来看看你。我们给您带了冻饺子。”
    赖教授看着饭盒叹息两声,将推子交给身旁的人,“老马,你接着干吧,我和学生说说话。”
    教授的屋子里没有一点热乎气。
    刚进屋,何红云就四处寻找灶台,想着给教授煮饺子。
    指着谢昭昭几个根本没用。
    她摆了一段时间的脸子,没人搭理,和大家的关系慢慢恢复如往昔。
    不然咋的,一个宿舍,一个班级,又不能断了。
    “别找了,没有灶台,我们都是轮流去村民家里吃饭,一会儿给他们拿过去。你们也别忙活,咱们说说话。”
    “那少拿过去点。”何红云说着,将饺子递给教授,“这些您自己收起来,以后慢慢吃。”
    她们一起买了食材,张艺还偷偷从家里拿了菜刀和调料。
    她们在宿舍里包好饺子冻起来,就是为了给赖教授送来。
    “教授,我还给你带了衣服。”张艺将从教授家里拿来的衣服递给他。
    赖教授心里高兴,觉得这几个孩子真是不错。他摆摆手说:“都放下吧,衣服张艺你替我带回去。饺子你们也别担心,少不了我的。”
    谢昭昭不放心,“教授,你给我们说说,你们在这都做些什么?我刚才看见咱们学校的好几位领导,还有许多不认识的人。在这里的不都是咱们学校的吗?”
    赖教授叹了口气,他知道,就算他想要瞒着学生们,她们自己也会看出来。
    原来在四楼村的社教工作队,不是来自一个单位。
    除了她们学校以外,还有人来自北大、中央广播电台、警察总队等单位。
    根据上面的规定,赖教授他们一律便衣,不能对人讲自己的单位,内部情况自由他们自己明白。
    “那教授……”谢昭昭刚开口想要问些什么却被赖教授打断了。
    “你们啊,也别在这儿教授教授的叫了。”他笑着说道,“放心吧,虽然以前我们不认识,但是现在既然萍水相逢,大家还是能够团结协作的。我们相处的非常融洽。”
    赖教授接着又讲起他们在这里的工作。
    他们要和村民搞好“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
    四楼村的人都很热情,赖教授他们到每家家,都算得上是盛情款待。
    但是村民日子也不好过,只能尽量在饭里多放粮食。
    有的时候上盘蒸带鱼段,炒地瓜粉几块,或将焖好的洋姜用鸡蛋炒一下。
    但是按着上级的规定,鱼和肉他们是不准动筷子的。
    只吃几口素菜,扒一小碗杂饭吃了事。
    赖教授他们每天每人按一斤半粮票、二毛五分钱标准交伙食费。
    晚饭后将钱和全国通用粮票放在桌上,聊一会儿天就走。
    谢昭昭心想,这点东西也不够吃,她又偷偷在包里面塞了些点心。
    赖教授又说起他的房东。
    一个憨厚的中年人三十多岁,没有娶媳妇,相貌老像四十多岁的人,不爱说话。
    家里条件差,没有棉衣穿,他穿的很单薄。
    晚上睡觉,他将白棉絮挖两个洞,把两臂穿过洞披在身上防寒。手中提个小竹篮子,内装一小木炭火盆,烤着肚子,也温暖全身。还一直说:真冷呀,真冷呀。
    赖教授和刚才叫老马的人加上房东,三个人睡在一个通铺。
    晚上只能棉被上再盖上军棉大衣挤在一块还暖和些。
    说完这些,赖教授又提到工作宣传,他情绪不高,“我们还在这干了一些宣传工作,出过几期墙报,写了些宣传语。村里队部比较大,在那边办了黑板报,定期更换。”
    “是不是作用不大?”何红云一听,就想到问题重点。村里根本没有多少人识字。
    “你们看。”赖教授道:“何同学一听就知道问题我们这群人一开始却没看清。”
    谢昭昭安慰道:“教授你们也是按上级的要求去做的。”
    “我出钱买了套理发工具。”赖教授的情绪好起来,“你们看到了吗?给他们免费理发,也幸好这里的人都不太讲究,只要理短一点就行。
    一位大娘,砍柴碰到脚,总是好不了,老马还给她买了消炎药水、纱布,棉签,胶布。
    我们还跟村民一起上山打柴,收地瓜,种其他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