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被逆转的舆论战果
作者:朝着阳光追梦   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最新章节     
    能记得自己的分数就不容易了,这一点他自认为比很多人要强不少。
    听见姜云坤的话,陆时羡也不禁在心中叹气,沮丧不已。
    看来自己是真的为重生众丢人了,作为其中的一员实在是太拉跨了。
    别人哪个不是开局自带软萌校花和光刻机核心资料。
    平时控控分扮猪吃老虎,高考时随随便便一考就是全国唯一裸满分状元。
    要么就是学科竞赛门门参加,无视时空距离的限制,国内乱杀,国外无敌,金牌无数。
    只有自己,学一门生竞就已经不知道付出多少艰辛的努力,高考更是不用说了。
    想到这里陆时羡心里已经流下羡慕的泪水。
    而这时,姜云坤也打开了高考查分的网页,示意陆时羡可以开始表演了。
    陆时羡轻叹一声,一边输入自己的准考证道:“进少年班复试应该问题不大,这还有什么好查的,和金麟班里面的几位比起来,我的分数不值一提吧?”
    “这次高考比较简单,不用查,我都预估得到我的分数应该在680分左右。”
    姜云坤不禁被他无意间的凡尔赛秀到了。
    看了他一眼,笑道:“你这小子知足吧!别人想考这个分数还考不到呢。”
    \\\"也难怪不光是钱校长找我问分数,就连教宣科的人要我查到你的分数一起统计上去,这样又能够完成一个教学指标了。”
    此时,查分网页也终于显示出来。
    两人的目光一齐朝屏幕中汇聚去。
    “语文:140”
    “数学:150”
    “英语:150”
    “理综:246”
    “总分:686,全省排名368名。”
    看到这个成绩,姜云坤眼睛一亮,欣喜的说道:“比你猜的还多六分,这个排名直接考都能上华科大的王牌专业了。”
    想到这,他又有些为陆时羡惋惜。
    “可惜啊可惜!”
    “要是你学籍直接调整到高三,这次的成绩再加上数竞的降分录取,都能上沪交和附旦最好的专业了。”
    陆时羡却闭口不语。
    真的可惜吗?
    可他心里却一点都不后悔。
    如果今生连尝试燕大和水木勇气都没有,他真的会抱憾终生。
    就算他生竞发挥不好,最终折戟沉沙。
    也还有华科大的少年班为他兜底,他依然能在高二之前上顶级高校。
    华科大虽然排名不如燕大水木,可是论学术科研能力,其实并不弱于它们。
    或许他也有机会成为哈佛最年轻正教授的师弟。
    以及前世那位大名鼎鼎“石墨烯驾驭者”的师兄。
    想想其实这样也不错。
    于是,他此时死肝物理的决心又变强了不少。
    姜云坤看着离去时忽然又充满激情的陆时羡,心里惊讶不已。
    “真是不知道这小子又发什么疯?”
    “但这或许就是他能一直朝着目标不断前进的原因吧!”
    ......
    2008年6月22日。
    星期天。
    此时本该冷清的一中校园却人声鼎沸。
    因为2008年第二次高考来了。
    那就是填报志愿。
    与此同时,校门口已经树立起一张大大的高考捷报。
    每个路过的学生和家长都能看的清楚。
    陆时羡早上正好锻炼结束,也跟着去凑凑热闹,好歹也奋斗过,参与过。
    挤进人群,靠近一看。
    “百年一中六月枝头硕果累累,金陵名校一招蟾宫捷报频频。”
    “金陵市第一中学2008年参考总人数1364人(其中含高一1人),重本上线664人(其中含高一1人),本科上线1182人。”
    “理科最高分:717分(全省第三名),文科最高分667分(全市第一名)。理科680分以上25人(其中含高一1人)......”
    看到这里,陆时羡一捂脸,这特么谁写的喜报啊,能不能不要搞这么多括号解释了啊!
    他已经听到周围的家长指指点点的讨论声了。
    “怎么还有高一的娃娃?”
    “这不会就是最近都在议论的那个跳级生?”
    “高一就能考到680分以上,看来这个学生真的是有本事的啊!”
    “谁说不是呢?看来咱们是不是误解这个娃娃了。”
    ......
    陆时羡已经没心情仔细去看下面的内容了。
    家长们认不得他,可随行的毕业生那就不一定了。
    万一被认出来了,那可就真就走不脱了。
    粗略一扫后面的内容,陆时羡赶紧走人。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
    最先爆火的不是谁谁谁是今年的高考状元,文理科最高分是多少。
    而是不知道从哪里“无意”泄露出来的陆时羡的一张成绩单。
    这张总分686分的成绩单配上旁边那张稚嫩的脸庞,造成的杀伤力无疑是巨大的。
    紧接着一篇名为《拔尖创新人才如何突破应试教育桎梏--超前教育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的文章被金陵晚报头版刊发。
    文章首先便是抛出了两个刺痛无数国人的话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华国为何屡屡与诺贝尔奖无缘?”
    对应试教育一番深入分析之后,然后文章接下来转到“或许超前教育就是突破应试教育桎梏的思路之一。”
    “今年3月,华科大少年班三十周年庆典上,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正式挂牌。而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化发展的培养方案就是少年班首创。”
    “超前教育培养的孩子应该是心存理想,有大担当,能成为社会文明的倡导者,社会各领域的领军者,时代进步的推动者。”
    “用更多的教育资源去培养精英人才,这并不意味着什么所谓的特权,而是肩上担负着比常人更多的责任与担当。”
    ......
    这篇文章一出,立马横扫了所有的纸媒,与此同时其他传统媒体也开始为超前教育发声。
    地方官媒如果不傻的话,就很容易看出创新实验区就意味着风向。
    而紧跟风向才是官媒生存的立足之本。
    原本还嚣张无比的董毕延直接人傻了。
    不讲武德啊!这简直是高射炮拿来打蚊子,这已经不是一个层次的比拼了。
    连摇旗人都灰溜溜的临阵脱逃,这样造成的结果自然是金陵一中大获全胜。
    之前取得的战果在瞬息之间直接被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