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去学院送包子,送餐送得最远的一次
作者:蜜酿桂花   包子西施奋斗史最新章节     
    沈钰看李氏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忙劝道:”娘,你就别生气了。”
    “昨日我已经说过他们俩了,你就不要再当着大家的面训他们了。”
    “待会儿包子蒸好了,让周大郎雇辆骡车给送过去吧。”
    “既然答应同学们了,肯定要做到。”
    李氏叹口气道:“罢了,你都这样说了,我也不在大节下的,让两个小子不高兴了。”
    “就这一回啊。你就会惯着他们,还给送过去,要是我,就让他们自己背过去,一次就记住了。”
    沈钰看李氏不气了,就嘻嘻笑着继续手上的活计。
    等包子上了蒸笼,沈钰就去小灶间架起油锅,开始炸肉签。
    李氏问道:“这样早就开始炸肉签做什么。”
    沈钰道:“今日是重阳节,墩墩和玉诚要跟着先生去登高。”
    “我做些肉签,周大郎做些薄饼,让他们带去当干粮。”
    “肉包子凉了,吃了不太好,还是肉签更合适些,凉了卷饼也好吃。”
    李氏这才知道,今日沈钰早起跟着忙活,就是为了墩墩和玉诚俩个登高的事。
    沈钰这边肉签炸好后,周大郎做的薄饼也差不多全好了。
    此时墩墩和玉诚早已经吃过早饭,背着书箱上学去了。
    李氏记着沈钰的话,一直忍着没教训两个孩子。
    反而和颜悦色地嘱咐两个人,爬山时不要乱跑,要听先生的话云云。
    玉诚以为,李氏并没有因为他要带肉包子的事情生气。
    一路上喜滋滋地向墩墩夸赞:“娘的脾气越来越好了,今天早上吃饭时,娘也没说我,这说明,娘也觉得我把肉包子卖到学院里是对的。”
    墩墩忙劝:“可不能再有下次了,这次是玉枝姐姐答应让周大哥给送过去,那下回呢,咱们自己背过去吗,那可不行。”
    玉诚想到要自己背,这才悻悻地住了口,打消了继续在学院卖包子的念头。
    等包子下了蒸笼,略散一散热气。
    沈钰就拿过灶间两个稻草编的带盖大筐,里面垫了干荷叶,把一百个大肉包分别放到两个稻草筐里。
    上面盖上了布巾,又盖严了盖子。
    这种大筐因为是稻草拧起来编的,又保温又透气,用来装大包子最合适,热包子也不会闷出水气。
    沈钰装好了包子,又把肉签和薄饼用个小竹篮装了,。
    准备一起交给周大郎,让他去店铺门口叫辆骡车,给送到学院去。
    车子停在店铺门口,周大郎边往车子上搬大筐,边笑道:“这应该是我们送餐送的最远的一次了吧。”
    此言一出,李氏几个都笑了。
    送走了周大郎,李氏和姜氏在店铺里售卖,玉桃帮着招呼客人。
    今日因为是重阳节,来吃早餐的客人比平时要少一些。
    沈钰看店铺里不太忙,就抽空去李氏房间里看了看郑三娘。
    郑三娘早就起床了,只是按着沈钰交待的,白天店铺开门的时候,就在屋子里躲着,陪着小柱子,无事不要出来。
    沈钰用托盘端了早饭,进了房间。
    郑三娘正坐在床前,看着熟睡的小柱子。
    看到沈钰进来,郑三娘忙站起来。
    沈钰笑道:“小柱子还没醒吗,这是刚出笼的热包子和豆浆,郑姐姐赶紧吃吧。”
    郑三娘感激地道:“我什么事都不做,还要麻烦沈姑娘给我送饭吃,我这心里,实在是……。”
    沈钰放好托盘,不在意地道:“这没什么,等熬过这三天,你和李长根和离了,一切就好了。”
    “这几天,你就不要惦记着帮我干活的事了,好好在屋子里照顾小柱子就可以了。一日三餐,我自会让玉桃给你送过来的。”
    郑三娘在李家时总是全家第一个起床,最晚一个休息,伺候着一家老小的餐饭。
    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不用动手,热腾腾的饭菜就摆在面前过。
    她不安地道:“那我也不能一直在房间里闲着,姑娘看看,可有什么在房间里能做的事,我为姑娘做点什么吧。”
    沈钰微微一笑,看了看安稳睡觉的小柱子,关心地道:“小柱子没事了吧?”
    “你把他照看好不要生病就行了,万一生病了,这两日请大夫都不方便。”
    郑三娘忙道:“小柱子已经没事了,昨日幸亏姑娘让他喝下淡盐水催吐,之后睡觉就平稳多了。”
    “半夜里喊饿,姜娘子给他冲了红糖荷包蛋,吃得香着呢。”
    沈钰这才明白,原来小柱子半夜吃了荷包蛋,怪不得这会子睡得这样安稳。
    她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和小手,确实比昨日要好许多了,脸色红润,呼吸平稳,嘴角还翘着,隐隐有一丝笑意。
    郑三娘看沈钰不给她派活儿,忙道:“姑娘是怕我带着小柱子,没法做事是吗?”
    “在家里小柱子跟着我,一直乖得很,家里的活计都是我来做的,这孩子一点不耽误事情。”
    “有时我做衣裳鞋袜,他还帮我缠线呢。可不是那种只会缠着娘要糖吃的奶娃娃。”
    郑三娘说起儿子,眼神明亮,一脸的喜悦神色。
    沈钰听到郑三娘提到做衣裳,就笑道:“郑姐姐,你很会缝衣裳吗?像玉桃那样的小姑娘穿的衣裳,你会不会做?”
    郑三娘谦虚地道:“缝的不好,勉强能穿罢了。不过我们家从公婆的衣裳到小柱子的鞋袜,都是我来做的。”
    郑三娘话虽说得谦逊,但听得出,她的针线活还是很好的。
    沈钰打量着郑三娘身上穿着的短衫长裤,布料虽粗糙,却针脚细致,服贴工整,只是看着略有些宽大。
    郑三娘看沈钰打量自己,忙道:“这身衣裳也是我自己胡乱缝的,工赶得急,要是好好做,比这要好上许多。
    沈钰笑道:“自从来了这里摆摊,后来开了铺子,我们一家人每日忙得团团转。”
    “前些日子抽空去买一些布料,娘和姜大娘却一直没有空闲来做衣裳。”
    “郑姐姐要是不嫌麻烦的话,就在屋子里给玉桃做身新衣裳吧。这样你不用出门,也可以打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