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各怀鬼胎
作者:以德为林   草根之官道风流最新章节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自从尚国峰感觉到生产养花卉专用肥料土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潜藏着巨大商机。他就一直留意考察在何地建一个养花卉专用肥料土合适,无论出差到任何地方他都留心观察。
    一天,尚国峰和公司手下一起出差路过洪桥镇,当尚国峰见到公路两边黝黑的肥沃土地时,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情不自禁叫道,“黑土地!这里怎么也会有黑土地呢?靠边停车,我们下去看看。”尚国峰有点兴奋。
    车辆缓缓靠向路边并稳稳停下之后,尚国峰心急如焚地冲向附近一块没有种农作物的裸露着的田地。他脚步匆匆,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亟待解决。
    来到田地边,尚国峰毫不犹豫地蹲下身来,伸出右手迅速抓起一把黝黑肥沃的土壤,并将其紧紧握在手中。接着,他瞪大眼睛,全神贯注地凝视着手中这把看似平凡无奇的泥土,仿佛要透过它看到隐藏其中的奥秘一般。
    他仔细端详着每一粒土壤颗粒,用手指轻轻摩挲感受它们的质地和温度;又凑近鼻子闻了闻那股独特而质朴的气息,试图捕捉到这片土地所散发出的生命力与故事。此刻的孟凡超宛如一个执着探索自然之谜的科学家,对眼前这捧黑土充满了无尽的好奇与敬畏之情。
    “一两黑土二两油”这是人们对东北黑土地的赞誉。尚国峰当初发现生产养花卉肥料土有巨大商机时,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国东三省的黑土地,当时他连考虑都没有考虑,就带上助手直奔东三省,他在那跑了10多天也没跑出个结果来。
    东三省的黑土地是我国着名的粮食生产基地,国家从粮食安全战略考虑对黑土地制定了严格的保护政策,尚国峰了解后深知那儿的黑土地他碰不得,若在那把黑土加工后当养花卉专用肥料土运出东3省那几乎不可能,就是运出来可能也会招来牢狱之灾。所以在东北建厂他不得不放弃。因为他知道有些钱能挣,有些钱即使再好挣也不能挣的。
    今日出差路过沂水县洪桥镇意外发现这种特别适应生产养花草的专用肥料土——黑土,不得不说他真是惊喜万分,这儿不是东3省,不可能也制定像东3省那样严格的管理和限制措施。
    只要政策稍有松动之机,他便能如鱼得水般地抓住这个机会,并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与敏锐洞察力,将宽松的政策运用到极致。毕竟对于一个商人而言,追求利润最大化乃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性和永恒不变的目标。在商场如战场般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只有不断寻找新的商机、挖掘潜在市场并灵活应对各种挑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并获得丰厚回报。而当政策变得相对宽松时,这无疑给了商人们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能够大胆尝试创新经营模式、拓展业务领域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等一系列举措,从而实现自身财富增值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因此,面对这样难得的机遇,相信任何一个有远见卓识且雄心勃勃之人都不会轻易错过!
    尚国峰离开这片黑土地匆匆赶往目的地把事情办完,又匆忙返回洪桥镇。他来到乡政府直接找到镇党委书记孟凡超。尚国峰主动亮明自己身份,“孟书记,我叫尚国峰,这是我的名片。”尚国峰主动把名片递给孟凡超。
    孟凡超接过名片看了一眼道:\"原来是尚老板,这么远的距离跑到我们这穷乡僻壤不知有何贵干?\"
    \"孟书记,久闻您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其实我这次前来呢,是怀揣着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我对咱们这个镇子可谓是情有独钟,所以特别希望能够承包镇上的一块土地,来搞一搞农产品的开发项目。而且哦,我打算走绿色、环保、健康路线,专注于种植那些不施农药的有机粮食和蔬菜!您看怎么样?\"尚国峰为了与之套近乎,说出的话恐怕他自己都有点不相信。
    尚国峰想走的是\"先斩后奏″的路线,他的想法是第一步先把土地承包下来,然后再和当地领导进行私下沟通,通过变通手段取得他们默认后再实施下一步计划,建个有机土杂肥加工厂,以黑土地为主要原料,然后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各地。
    “尚老板,想搞扭转土地承包,这是符合当下上级要求精神的,不知你想承包多少亩,每亩土地承包费能给多少?”孟凡超问。
    尚国峰一听,看来此事有点眉目,只要他党委书记答应,这事基本上就定下来了,在镇里党委书记是老大是主角,其他都是小弟是配角。在商界混了这么多年,官场上事情他还是有所了解的。既然孟凡超松口,而且有出租土地的意向,那他就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不放,趁热打铁,力争把土地承包权拿下。
    尚国峰对于土地承包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希望,甚至有些急切地想要获得土地承包权。他心中充满了渴望,仿佛这块土地就是他实现梦想的关键钥匙。然而,这一切都没能逃过狡猾如狐的孟凡超的眼睛。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向善于玩弄手段、耍小聪明的孟凡超深知尚国峰的心思。于是,他决定巧妙地运用一种策略——欲擒故纵。
    孟凡超故意表现出对土地承包并不在意的样子,让尚国峰误以为自己并没有把这个机会看得那么重要。他时而冷淡对待尚国峰的询问,时而又闪烁其词,让人摸不透他真正的想法。
    尚国峰开始感到困惑和焦虑,原本信心满满的他不禁产生了一丝疑虑。难道自己判断错了?孟凡超真的对土地承包毫无兴趣吗?
    就在尚国峰陷入思考的时候,孟凡超却暗中加紧了行动。他利用这段时间收集更多信息,分析局势,准备着下一步的计划。
    渐渐地,尚国峰变得越来越焦急,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孟凡超的真实意图。而此时的孟凡超则稳稳地掌握着主动权,等待着最佳时机出手。
    当两人再次相约见面时,尚国峰认为该出手了。他把孟凡超约到沂水县城最豪华的一家酒店——凯萨大酒店。
    孟凡超如约而至,他来到206包间时见尚国峰已在里边就坐,偌大的一个包间里就他1人在等孟凡超到来。
    “尚老板,没必要这么客气,有什么事打个电话说一下就行了,何必要破费呢。”孟凡超假模假样地说。
    尚国峰心想你这个老狐狸,我打电话给你说有用吗?我要不把底露给你,让你得到你想要的好处,我要承包的土地你能爽快的承包给我嘛,尚国峰心里骂归骂,但表面还得装的很真诚的样子,都是逢场作戏的高手。
    “孟书记,感情是靠交流出来的,今天约你出来就是为了交流感情,感情深不深,就看亲不亲。要想走得近,必须关系硬。孟书记,我想交你这个朋友,而且是那种走得近关系硬的朋友,只是不知孟书记是否愿意。”
    \"我自然是非常乐意与尚老板这般人物结交成为朋友的!毕竟俗话说得好啊:“千金难买是朋友”,这世上还有什么比拥有众多知心好友更为珍贵难得呢?而且广结善缘、遍交挚友也能让自己未来的道路越走越宽广顺畅不是吗?所以说,我一向都十分热衷于结识各方好友呢。″
    “那好,既然孟书记已把话说到此,现在这个包间内就我们两人,以下我说的话不会走出这个包间,这儿说这儿了。我想承包你们乡政府往南走有5公里,路边上那片黑土地。”尚国峰不再藏着掖着,终于直奔主题。
    \"尚老板啊!您可知道,那片黑土地乃是咱们镇子里一等一的肥沃之地呀!要想把它给承包下来,这价钱嘛……恐怕不太好商量哦!毕竟这么好的地,谁都想要呢!而且大家也都清楚,这样的优质良田种出来的庄稼收成一定特别好。所以说,如果没有足够吸引力的报价,怕是很难拿下这块宝地哟!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您真有诚意想要投资农业、发展农村经济,或许可以考虑一下其他相对次一些但同样具有潜力的土地资源呢?当然啦,具体情况还得看您自己怎么权衡咯。″
    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不把让他得到的好处说出来,看来他是绝不会松口的。这时菜已上来,尚国峰叫漂亮的女服务员开瓶茅台并给两人各自斟上,他就叫女服务员离开,包间内又只有他和孟凡超2人。尚国峰端起酒杯道:“孟书记,来我们干一杯。”
    尚国峰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孟书记,我打算以每亩每年2500元价格承包那片黑土地,当然这是公开对外的承包价格,另外每亩我再出500元,这500元到时我把钱打到你孟书记指定的帐户上,这钱怎么花完全由你孟书记自己支配,而且此事我保证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绝不会有第3个人知道。”尚国峰终于拿出在商海里闯荡多年惯用的技法,让对方按自己的意愿去办。
    每亩另外给我500元,10亩就是5000元,100亩就是5万元,1000亩就是50万元。孟凡超大脑跟计算机似的在迅速计算着,如果承包1000亩黑土地给尚国峰,那他每年光从他这就有50万元进账,这样的买卖和诱惑令他口水都生出来了,他急忙咽了下去。
    “尚老板,没想到你这么爽快,这事就这么定了,我看干脆你也不要离开沂水了,我明天上午就找村里负责人谈话,力争后天跟你把承包合同签了,我的办事风格就是速办速结,不喜欢拖延扯皮条,你看如何。”孟凡超终于干脆起来,可谁不知道要他干脆起来是要有先决条件的,假如尚国峰不说出每年打50万给他指定的账号,你看他能如此干脆吗?
    尚国峰见孟凡超终于表态,他内心在想金钱的力量真是无穷的,难怪人们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是还有七情六欲的人呢。
    事情搞定,接下来就一心一意喝酒吹牛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两人相谈甚欢。尚国峰表示,他不仅要承包土地,还要在当地建设一个有机土杂肥加工厂,聘请当地村民务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孟凡超听闻喜出望外,表示会全力支持。第二天,孟凡超便召集了村里的负责人,商谈土地承包事宜。不出所料,由于价格出的到位,一切进展顺利,双方很快达成了共识。不久后,一座自动有机土杂肥加工厂拔地而起,看似给小镇带来了新的活力。
    刚开始,当地农民都误以为承包方建个土杂肥加工厂生产土杂肥留自己种农作物用的,谁也没有在意,大家都报着内烂在汤锅里,或者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里。每天正常生产土杂肥,装好袋后都码放在一个大型仓库里,可有个细心的村民发现,他们每天不停地生产土杂肥,可仓库里的肥料并不见增加,他心想这不是怪事嘛。
    好奇心促使他想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每天白天上班都留意观察,可并没有发现什么蹊跷的地方。他认为这里面肯定有不为人知的事情发生。不服气的他白天发现不了什么,那晚上会不会发生什么呢?可晚上并不生产,自然人也不在厂里。
    为了弄清真相,他吃过晚饭骑辆电瓶车从3公里外赶到厂里附近停下,暗中观察厂里的一举一动。夜幕下他一个人蹲在电瓶车旁边抽着烟,烟头微弱的红色在黑夜中晃来晃去。他一人在夜色中等到9点什么也没有发现,他正准备骑车回家,可他见迎面来了一排货车,大车灯光把他眼睛刺得有点晕,有多少辆他也搞不清楚。灯光太刺眼他就干脆停在那不骑,等车过完了他再走。
    正当他背着车的灯光看向厂区时,他惊奇地发现这些刚从身旁经过的货车都开进了厂区,他不由地拍下自己的脑袋自语道:“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