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两个产业
作者:不要吃蔬菜   我是海钓小能手最新章节     
    上面这些都是岛上的产业,他接着查看了自己位于平海县的两个产业。
    他首先检查的是观赏鱼养殖基地,自从建设以来就由吴谦(机械人)负责,他并没有对此感到意外。
    养殖基地开业将近6个月,总盈利达到125万。
    这125万只是邓凯和一些鱼店的收入,邓凯鱼店在京城的收入水平并未被直接计算在内。
    他最关心的产业,即垃圾处理厂,是最后一项进行检查的。
    虽然成立以来只去过一次,但那次只是为了了解一下垃圾转化为能源块后的积分比例。
    之后,他偶尔会给负责生产的贾谊打电话。
    并不是叶枫不急于获得积分,而是垃圾处理厂的效益并不如他预期。
    垃圾处理生产线设计出来的垃圾能量块只有一个脸盆大小,换算成积分也只有800积分。
    既然准备做了研究过了那就必须继续下去。便不得不继续。,就不得不继续。,便继续运营。
    垃圾处理厂投入的资金与他所期望的积分相比远远不足。
    即便是用同样的资金换取碎玉,也比垃圾处理厂更划算。
    尽管他知道规知道,但建好了以后不使用也不现实。
    垃圾处理厂的经营管理不仅影响他个人的积分,还涉及到堂哥的工作进行和平海县的城市形象。
    他告诉自己这是为平海县做点贡献,虽然他并不在乎那点运营成本。
    叶枫曾询问系统为何垃圾处理厂不成比例,系统解释说垃圾本身含有各种杂质,加工能源块的同时也会流失大部分能源用于维持纯净度。
    得到这个答案,叶枫也只能无语了。
    浏览完手头的报表后,已是深夜,他抬头望着布满星星的天空,站起身来,决定研究一下大黄能否走向礁石滩。
    清晨时分,渔湾岛渔场主要位于北部海域。
    这里离渔湾岛稍远,虽然仍在渔湾岛海域范围内,但这里并没有养殖鱼类。
    这片海域之所以与众不同,并非因为其独特的海底环境,其中一个原因是海底的空旷,鱼群往往只是过客,很少有鱼群会在此地长期停留。
    由于海底平坦,附近的拖网渔船倾向于来此捕鱼。
    并非因为这里的鱼类资源丰富,而是由于在此捕鱼时,渔网的损坏率较低。
    这是因为海底几乎全是沙地,几乎没有任何礁石或其他可能损坏渔网的障碍物。
    即使叶枫已经承包了这片海域,附近的渔民仍会偷偷前来捕鱼。
    叶枫曾请蓝岛的专家和苏教授的研究所共同探讨如何改善这片海域的情况。
    最终,两方一致认为需要大量投放人工鱼礁才能改变现状。
    人工鱼礁是指人造水下结构,通常用于促进海洋生物生长、控制侵蚀、阻止船只通行以及减少拖网捕鱼的使用。
    许多人工鱼礁是利用废弃的渔船、轮胎、水泥石块或建筑碎片等物体建造而成的。
    还有一些是专门用聚氯乙烯或混凝土建造的,如礁石球。
    不论使用何种建造方法,人工鱼礁都为藻类和无脊椎动物提供了附着的表面,比如藤壶、珊瑚和牡蛎。
    这些坚硬表面上的海洋生物会吸引更多的鱼类聚集,并提供复杂的结构和食物来源。
    人工鱼礁的使用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有记录。
    古代人类常常建造人工鱼礁用于海上战争,比如波斯人在底格里斯河口建造礁石以阻止海盗入侵,以及罗马人在迦太基港口建造礁石以困住敌船。
    人工鱼礁也被用于增加鱼产量和进行海藻养殖,最早可追溯至17世纪的倭国。
    m国记录中最早的人工鱼礁可追溯至19世纪30年代,当时利用茅屋原木改善捕鱼情况。
    从1940年代开始,m国的渔民开始利用交错的原木建造人工鱼礁。
    近年来,一些废弃物如旧冰箱、购物车、报废的汽车以及停止使用的自动售货机取代了临时鱼礁中的原木。
    官方认可的项目包括废弃的船只、地铁车辆、废弃的战斗坦克、装甲运兵车、石油钻机和蜂巢状的鱼礁球。
    在2018年,马尔代夫引入了全球最大的3d打印人工鱼礁,旨在保护珊瑚礁免受气候变化和海水变暖的影响。
    人工鱼礁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吸引鱼类聚集,从而更便于捕捞。
    因此,叶枫和他的团队在3个月前开始对该海域进行改造,向其中投放了大量的人工鱼礁。
    今天,叶枫来到这里的目的是为了观察这几个月来海域的变化。
    在这片海域畅游,叶枫发现之前投放的“礁石”现在被贝类和海藻覆盖,已经成为了各种生物的天堂,各种鱼类在此生活。
    除了一些常见的渔场鱼类,偶尔还会看到一些之前未见过的鱼。
    比如,就在刚才,叶枫就看到了三条苏眉鱼,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鱼类之一。
    它们通体呈铁蓝色,嘴唇凸起,额头凸出,十分像观赏鱼中的罗汉鱼。
    看着这几条体型巨大的苏眉鱼,叶枫感到十分开心,这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尽管苏眉鱼体内含有毒素,但如果未经彻底清理的话,食用后会导致中毒。
    然而,苏眉鱼因其肉质鲜美而闻名已久。
    由于其稀少,它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一条苏眉鱼的鱼唇就能卖到上千元。
    正因如此,苏眉鱼长期以来一直面临偷猎的威胁。
    据叶枫所知,已经有很多地区的苏眉鱼已经濒临灭绝。
    因此,该物种在2004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濒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