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两人皆醉我独醒啊!
作者:琉璃翠   重生八零之姐不是学神最新章节     
    朱碧华说道:“进货在哪条街?雪儿,不如我们先去进货吧?”
    黄新说道:“高第街,离这里远,现在过去已经收摊关门啦!”
    “那,明早什么时候营业啊?”丰雪问。
    “早上三四点就可以去啦!”
    来都来了,逛吃逛吃当然好啦!反正现在天也黑了,再急也要等到凌晨三四点才能去进货了。
    那现在就好好玩一玩,逛吃逛吃,把上辈子的缺憾补上吧。
    早就听说羊城有很多好吃的,什么肠粉、艇仔粥、云吞面、虾饺、炒河粉、煲仔饭、马蹄糕、叉烧包、双皮奶、濑粉、糯米鸡等等。今天必须一一打卡。
    两个女孩跟着黄新,边走边看,眼睛都不够用了。
    八十年代的羊城,虽然已经开始走向现代化,但仍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街区。
    这些古老的建筑,如骑楼、庙宇、祠堂等,见证了羊城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一些现代化的建筑也开始在广州崭露头角,如高楼大厦、购物中心等。
    这些新旧建筑交叉错落,相映成趣,竟显得非常和谐。
    黄新口才极好,知识面也很广,他一路走一路讲,成语、典故信手拈来,讲解生动有趣,两人听得津津有味。
    最后,三人来到了珠江边上的一个大排档“胜记”,大排档用竹料搭成,简陋无比,但食客众多。
    据黄新说,这可是羊城的唯一的一家夜宵店呢,难怪了!味道肯定正宗。
    好吃的实在太多了,于是黄新捡女孩子喜欢的点了一大桌。
    好在每样东西分量都不大,饶是如此,三人也吃了个肚儿圆,差点把舌头都吞了下去。
    马蹄糕外表晶莹清爽,味道清淡甘甜,随便晃动也不会断,又软又滑软,伴有马蹄特有的清香。
    虾饺口感柔软又爽口,蒸出来的时候,表皮晶莹剔透,虾仁的粉红隐约可见,入口柔韧而富有弹性。
    叉烧包外皮香酥肉质鲜嫩,一口咬下去,卤肉香味扑鼻而来。
    ……
    最后吃不完的,丰雪通通打包,顺手放进了空间里。
    吃完后,几人吹着海风,慢吞吞地边走边消食,往铁路招待所去。
    一路上,黄新使出浑身解数,操着粤式普通话,讲自己小时候被父亲逼着学武,讲自己读书时在学校里干的糗事,讲自己上班后全国各地跑的见闻,逗得朱碧华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惊讶万分……
    对丰雪来说,黄新讲那些事儿都不算新鲜事,可总得有人捧场不是,她默默跟在两人身后,做一个尽职尽责的工具人,不发一言。
    偶尔看了一眼黄新,又看一眼朱碧华,脸上浮现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真是。两人皆醉我独醒啊!
    黄新和朱碧华,她是乐见其成的。
    她早已经在看出端倪的时候认真看过两人的面相。
    二表姐眼神清澈,耳珠厚大,鼻头丰隆,下巴丰满,是典型的旺夫相。
    而黄新也是额头宽展,眉尾上扬,一看就是有胸襟,有魄力的人,将来必事业有成。
    这二人结合,一生应是顺风顺水,惠及子孙的。
    也许是夜色太温柔,黄新和朱碧华都不约而同的忘记了身后还有一个人小鬼大的小丫头。
    此时,黄新的眼里,只有朱碧华。
    她额前整齐的刘海,恰到好处的长度,使她的稚嫩中透露出几分俏皮。眼睛大而明亮,质朴中透露出几分精明,让人忍不住满心欢喜。
    而她耳边轻轻垂落的一缕发丝,随风调皮的忽前忽后,让黄新忍不住想伸手帮她固定在耳后。
    他这样想着,便伸出手这样做了,
    等他接触到滑腻细嫩略带温热的肌肤,顿时手足无措,:“我…我没别的意思,我不是故意的……就是……天太黑,怕挡着你眼睛了。”
    朱碧华一改往日的豪爽大气,扭捏着嗓子,脸如初霞,声如蚊蝇:“没……没事的……我…我不介意。”
    两人随即一阵沉默,有一种暧昧的气氛在两人之间流淌。
    丰雪几乎憋出内伤!
    看两个初哥笨拙的表演,应该不会长针眼吧!
    十七岁的朱碧华和姐姐碧芳不同,她从小就喜欢和男孩子玩,穿着打扮和性格都跟假小子一样,天不怕地不怕的,和父亲唱对台戏也不怵的。
    不知为什么,她总觉得黄新跟她以前认识的哥们不同。他真诚而热情,对人是发自内心的关心和体贴,说话搞怪却不浮夸,就像一个小太阳,让人忍不住想靠近。
    当黄新的手指接触到自己皮肤的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的血液都要凝固了,心却怦怦狂跳,可却丝毫没有觉得冒犯,反而有一丝丝隐藏的欢喜。
    十几年来,她第一次体验到这种陌生的感觉,心里有点不安,却又充满了期待。
    ……
    黄\/朱:这条路好短,很快就到招待所了。
    丰:我的妈耶,总算到了。不用被狗粮噎死了!
    想了想,黄新干脆又开了一间房住下。
    第二天肯定要一早去高第街,自己来来回回跑也麻烦。再者,虽说铁路招待所安全,可毕竟是两个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小姑娘,自己不得好好照顾啊!
    反正,黄新是不会承认自己其实想和朱碧华多相处一下的。
    虽然她进了房间后就没有出来过,可一想到伊人和自己仅一墙之隔,黄新就觉得热血沸腾。
    一晚上他跟烙饼一样,翻来翻去睡不着,以至于第二天一早起来挂着两个黑眼圈,吓了姐妹俩一跳。他只好苦着脸解释说自己认床才圆了过去。
    因为隔壁房间是黄新,姐妹俩都睡得特别安心,凌晨三点被叫醒也觉得精神奕奕,毫无怨言。
    天太早没有公交车,黄新骑着在招待所借的一辆二八大杠载着姐妹俩去高第街。
    丰雪不得不坐在前面杠子上,替后头两人承担了所有的寒冷。
    黄新乐呵呵的,冷风吹在脸上居然感到阵阵暖意。
    骑了差不多四十多分钟,总算到了地方。
    远远的就听到嘈杂的声音,看到灯火通明的街道。在明亮的灯光下,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座门楼矗立在他们面前,门楼是石头砌成的,雕着精美的图案,门楼上写着三个端正的楷书“高第街”。
    黄新指着高第街说道:“我们到了,这就是羊城的服装批发市场,也是国内第一条以经营服装为主的个体户集贸市场。你们想买的都在里面了。”
    姐妹俩瞬间激动起来。
    街道两边全是密挨密的铺子,虽然才凌晨四点,市场就已经热闹起来了。宛如一片沸腾的海洋。
    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其中,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五颜六色的服装摊位琳琅满目,摊主们热情地招揽着顾客,展示着自家的商品。
    顾客们兴致勃勃地挑选着心仪的衣物,时而与摊主交流,时而窃窃私语。
    大包小包的货物被打包好放在狭窄的路上,不时有扛大包的人擦身而过。
    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推车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整个市场充满了活力与忙碌,热闹非凡,展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无论是规模,品种,还是价格,荷花池的批发市场跟它一比,简直就是破烂户般的存在。
    看见合适的。朱碧华都停下来问一句:
    “老板,这款衣服怎么批呀?”
    “请问这个拿货价是多少呢?”
    朱碧华说一句,黄新就跟上一句:
    “老细,呢款衫点批呀?”
    “请问呢个拿货价系几多呀?”
    问了一下价格,姐妹俩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