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整装出发
作者:张秋枫   末世:开局荒野求生最新章节     
    小胖墩从地上拔出一根棍子。
    看了看,扔到了一边。
    这是当初来的时候,他自己插在这里的,如今再拔,恰又要离开了。
    “粮食,过来,过来……”
    他转头招呼。
    不远处的备用粮,身上背着空筐,正低头吃草。闻声抬起头,往这边走来,口中伤嚼个不停,嘴巴一歪一歪的。
    “不吃这个,今天有好东西。”
    小胖墩将它口中的野草拽出,扔到边上。
    自身前的藤上摘了两颗果子,一颗塞到备用粮的嘴巴里,一颗自己吃。
    他边揭着果皮,边说道:“这是猕猴桃,我刚来那会儿,都还没长果呢。这段时间事情多,给耽搁了,现在有点熟过头了。怎么样,味道行吧?”
    备用粮没有回答,边嚼边点头。
    它是连皮带肉一起吃,味道如何,只有它自己知道。
    一人一羊,又各吃了两颗。
    小胖墩这才开始采摘,往筐里放。
    猕猴桃个头小,绒毛多,比不上市场中买的硕大浑圆。不过味道尚好,酸唧唧,甜兮兮。大都被虫啃鸟食,留了许多痕迹。完完整整,漂漂亮亮的,比较少见。
    当然,这都不是事儿。
    把虫鸟咬过的地方剜掉,照样吃,大概率味道更香甜,毕竟虫鸟也挑好的吃。
    待摘的差不多了,小胖墩便领着羊,返回山上了。
    山上也是一片忙碌。
    这许多人上山,有了足够的劳力,为长久计,自然要将洞内环境再整饬一番。开凿存储的空间,清扫洒落的灰尘石粒,制作更多的床铺桌椅,设计新的燃火装置……到哪都一样,劳动让世界更美好。
    新来的耿工,也有了用武之地。
    洞内纵深大,地方宽,越往里越黑。
    他用不锈钢制作了许多灯盏,悬吊在空中,或插在岩壁上。众人按时添加木柴,清理草木灰即可,照明效果好,使用也便捷。
    如此一来,内部就不至于黑漆漆的了。
    手艺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
    来了只几天,已成了营地的明星。
    孩子们除了高大威猛的陆沉沉外,又多了个长发长须的偶像。
    当然,他刚开始接到张文书的任务,先制作了个球。
    双层结构的不锈钢球,大球套小球,球外开了许多圆孔。。
    内部可以燃火,最外侧有根线,一拉一缩可以让两个球各自运动。效果很酷炫,光线闪烁,圆孔中投射出点点火光。
    老耿说这个安装在山洞之中,既能照明,又能娱乐。大家平日工作之余,可以集体蹦迪唱歌。
    张文书看着闪烁移动的光点,差点被气死。
    把老耿狠狠骂了一顿之后,这家伙才老老实实把灯盏搞出来。
    山洞周围,原先开垦了一些地,用来种菜的。
    众人便寻着平坦些的地方,继续开垦,扩大种植面积。
    简陋的鸡笼猪圈,也很快就盖好了。
    修缮装饰,则需要朱颖和魏春自己继续调整。
    除此之外,大家还在山洞旁的树林中,搭了许多小屋。
    本来是孩子们玩闹,弄着玩的。
    不过搞出来像模像样的,许多人也就动了心思。
    在库房营地时,尽管住的是窝棚,不过也尽量是一人一间,各住各的。山洞里如今也做了许多遮蔽,但限于地形特殊,无法分割的那么细碎。
    男女老少掺杂在一起,就有了许多的不便。
    生活自然也能生活,末日降临后,更艰苦的日子都过了,这点不算什么。
    不过追求更精致,更美好的生活,本身没什么错。
    所以,张文书没有阻止这些人去林间造屋。
    反正与山洞紧挨着,并不至于有什么危险。
    这样随大家心意,造出来的玩意儿,可就千奇百怪了。与库房营地赵世清居住那间整整齐齐的木屋不同,这儿的形状就有趣多了。
    有人的屋子,是挖在地下的。
    最上面是个盖子,掀开之后,是用铁锹铲的台阶,循着走下去,则能见着土床,土桌,土凳子……全是土。
    有人的屋子,是在树上的。
    就像当时搭的了望塔。
    比那个要简陋一些,寻几颗挨着的树,用藤蔓捆扎木头,相互连接,在半空中搭出个小房子。生活起来,其实不太方便,但很有野趣。
    大部分的屋子,是在地面上。
    有在枯掉的大树内部,挖出空隙,装饰成房间的。
    有用黏土石块,垒出乌龟壳一样的小房子的。
    有倚靠着山洞,用木头树枝,搭建窝棚的,
    ……
    种种奇形怪状的房子,层出不穷,五花八门。
    耿工的贡献很大,许多主意是他给别人出的。
    而且,只要是谁愿意制作,他出人出力,肯定来帮帮场子,乐此不疲。
    接连十余日,众人忙忙碌碌,生活很充实。
    身体都完全恢复了,备用基地周遭的环境,也改造的差不多了。
    大家没有太多的不适,对这地方非常满意。
    当然,跟这里存储的大量食物有关。
    山洞后面,可是悬挂了大量熏制的腊肉,稻谷也都用粮食节子,围在了里面。所以许多人有个习惯,空闲的时候,就愿意到洞内溜达一圈。
    看看腊肉和稻谷。
    就算平日里供应的并不多,不过看着也能过过瘾,精神上得到了满足。
    还有件可喜的事,是阿狸的身体,在逐渐恢复。
    在王正才的照料下,终于还是活了过来。
    其实外部的因素并不多,主要还是靠它自己撑过来的。只起初的时候,给用了些消炎药,并帮忙固定它的伤腿。
    后来木条也拆了,消炎药也停了。
    王正才说让它自己舔舐伤口,狗有属于狗自己的生存之道。
    阿狸便时常舔舐自己的伤口,够不到的地方,其它狗会来帮忙舔舐。就是在这种非常原始粗糙的休养方式下,阿狸竟真的慢慢好转了。
    当然,这段时间伙食格外的好。
    它不必自己再去捕食,所有食物,都是仲黎黎端来的。
    在鸡蛋鸭蛋并不能正常供给的情况下,人都没的吃,但朱颖特地给阿狸每日留了鸡蛋鸭蛋。这待遇,直追陆沉沉和小丁。
    还有其它肉食,也都少不了它的一份。
    没什么灵丹妙药,但这些食物,为它的恢复,提供了营养。
    而狗子的生命力,确实挺顽强。
    没有动外科手术,没有拼命用药,就这样渐渐好了。
    又开始绕着仲黎黎东奔西跑。
    只是颜值上,打了许多折扣。
    毕竟瞎了了一只眼,又断了半截耳朵。
    以前胖乎乎的,看着又傻又可爱。
    如今看着它的脸,则有些狰狞。
    性子倒是没变,依然活泼,经历了生死,倒没改初心。
    仲黎黎可不在乎它的颜值,见它身体好转,非常开心。时不时会举起来,放到嘴边亲一亲。而阿狸顺理成章地成为狗崽里的老大,地位崇高。甚至在大狗群里,也有了它的位置,隐隐越过了许多长辈,只排在了大黑和大黄后面。
    又过了数日。
    终于到了离别的时候,众人一同下山。
    在山脚下又有一番叮嘱祝愿。
    张文书领着数人,与大家挥手告别。
    备用粮用脑袋蹭着背了铁锅的徐真,“咩”“咩”叫着,或许分别在即,声音中有些许凄凉意味。
    咬着她的衣裳,不让走。
    徐真搂着它的脖子,也是好言相劝,鼻尖酸酸的,说回来再炒豆子给它吃。然后托付给了王正才,让他帮忙照顾。
    “行了,都回去吧。”
    张文书摆摆手,看了看天色,说道:“我们是去寻找更好的出路,又不是去送死,搞的这样悲悲戚戚的干什么。事情顺利的话,说不准很快就来接你们。所以都开心点,我那位刘姓老乡怎么说来着,‘接着奏乐,接着舞’,回去允许你们蹦迪唱歌,把那灯用起来。”
    众人被他说的,面上露出笑容,目中却仍不舍。
    张文书未再多说,有挥了挥手,率先走了。
    众人目送他们离去,久久才回。
    卷末语:
    第一卷,至此就结束了。
    接下来的内容是什么,尚未想好,那就凭着感觉继续走吧。
    我明日也将远行。
    为陪妻子生产,照顾孩子,离职了数月。花费甚大,却没有丝毫收入。生活本就艰难,加之债务繁重,所以仍然得告别妻儿,外出务工。
    江湖飘零,家人离散,是我们许多人无可奈何的事。
    近几日更新或许不太稳定,得忙着投简历,参加面试。离职前,有公司愿出过万的月薪,希望我前往。当然,生孩子事情比较重要,所以只能推脱掉。这几日联系,想寻个七八千的工作,却无人愿意收留,颇为狼狈。
    世事变迁,令人唏嘘。
    今次远行,希望有个好着落,给孩子赚些奶粉钱,能应付债务的利息即可。
    也愿诸君生活顺遂,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