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荆州刘表乃汉室宗亲,我乃皇叔
作者:猪猪霞1983   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最新章节     
    “此刻开战,于我军不利啊!”
    沮授也忙附和劝谏。
    袁绍黑着脸,冷冷道:“传令收兵!”
    说罢,跳下战车,大步离去。
    军心动荡,不宜开战,袁绍又何尝不知。
    之所以故意说要开战,不过是给自己找个借口好借坡下驴。
    许攸与沮授对视一眼,苦笑不已。
    见袁营鸣金收兵,曹操也下令撤军。
    望着关羽消失的方向,曹操不禁扼腕叹息。
    “我以诚待云长,奈何云长负我啊!”
    “子玉说得对,关羽不可能臣服于我。”
    “只是没想到,他会以这样的方式离去。”
    “奉孝,若是关羽随刘备去了袁营,对我们来说,可是大大的不利啊!”
    郭嘉闻言,微笑摇头。
    “主公放心,刘备断然不会再会袁营。”
    “主公你想,官渡大战,若是袁公胜了,那刘备就没了利用价值,但关羽却杀了袁 绍最为顶尖的两名大将!以袁绍的性格,难保不会秋后算账。若是袁绍反悔了,要杀刘 备、关羽为手下报仇,刘备兄弟岂不是死路一条?”
    “若是主公胜了袁公,更是没有刘备兄弟的活路。”
    “所以,逃跑是刘备唯一的正确选择,他绝不可能重返袁绍麾下。”
    听了郭嘉的一番分析,曹操渐渐安下心来。
    曹操忍不住调侃道:
    “难怪子玉称刘备为长腿将军。”
    “身处如此险地,竟能想到这样的法子脱身,也真是难为了刘备。”
    郭嘉笑道:
    “徐司空曾有言,若非自愿,没人能抓住刘备。”
    “刘备称得上是第一逃跑能人。”
    说完,两人不禁哈哈大笑。
    纵观整部《三国演义》,刘备战败数十次,但却从未被擒过!
    “拨马回走”
    “突围而走”
    “慌寻走路”
    “狼狈而奔”
    “匹马落荒而逃”
    “两头无路,拨马败走”
    “问之不答,加鞭而出”
    “飞身上马,不顾从者,匹马夺路而走”
    等等等等。
    要知道,罗贯中老先生是亲刘派, 《三国演义》是站在刘备立场写的。
    即便如此,都难以掩盖刘备逃亡大师的风采。
    此时,派去打探乌巢情报的斥候,也已返回。
    经打探:乌巢由淳于琼镇守,守军足有两万。
    郭嘉大惊,情况竟与徐然所说,分毫不差!
    司空真乃神人也!
    一处山谷中。
    刘备与关羽牵马而行。
    “大哥,我们要去哪里?”关羽问道。
    刘备沉吟道:“荆州刘表乃汉室宗亲,我乃皇叔,刘表必不会袖手旁观。”
    言下之意,就是准备去荆州。
    关羽闻言,眉头微皱,欲言又止。
    刘表可是根正苗红的汉室宗亲,与大哥你这半路认亲的可不一样。
    何况,到底是皇叔还是皇孙,很难让人相信。
    犹豫再三后,关羽还是说出了心中担忧。
    “大哥,刘表坐拥荆襄,但却虚名无实,是个庸才。”
    “你我兄弟去投,恐怕他未必肯收留。”
    官渡距离荆州还是有些距离的,关羽可不想白跑一趟。
    刘备似乎看出了关羽的担忧,微笑道:
    “二弟所言极是,刘表虚名无实,但这恰恰是我们的机会!”
    “刘表乃是朝廷派去荆州的,非荆州本土人士。”
    “换句话说,于荆州而言,刘表虽为刺史,却是个外来户。”
    “荆州最大的家族,是蒯、蔡两大家族。”
    “可以说,荆州实际上是三方控制。”
    “刘表这是三方之一。”
    “这也是刘表难言的苦衷!”
    “而要想制衡蒯、蔡两大家族,刘表需要借助外力。”
    “换言之,刘表需要我们的帮忙。”
    “所以,此次荆州之行,刘备必会隆重接待你我兄弟!”.
    说到荆州的形势,刘备自信满满。
    在他看来,此去荆州,与以往投靠公孙瓒、袁绍等有所不同。
    以前是寄人篱下,这次~是互利互助!
    此去荆州,要帮-刘表稳定局势。
    刘备武力不行,指挥作战能力也不行,但政治嗅觉却极为-敏锐。
    早在袁营之时,他便知道袁绍非可靠之人。
    寄居袁营,乃权宜之计。
    当初投靠袁绍,更多的是为了躲避曹操。
    只不过,因为关羽斩杀颜良、文丑,加速了刘备离开袁绍的步伐。
    刘备骑在马上,徐徐而行,远眺荆州方向。
    他有种隐隐的直觉。
    此次荆州之行,或许将成为他王图霸业的转折点。
    荆州富饶,而刘表孱弱。
    刘表在世时,尚不能压制蒯、蔡二族。
    若是有朝一日,刘表辞世,继位者无论是大儿子刘琦,还是小儿子刘琮,都掌控不 住局面。
    而届时,荆州局势,必将大乱!
    大乱便意味着机会,意味着权力的重新划分。
    到时候,刘备无论是站那一派,都会分一杯羹,甚至……入主荆州!
    想到此处。
    刘备一扫心中阴霾,重新意气风发。
    有了陶谦送徐州的先例,此去荆州,刘备信心十足。
    关羽见刘备似有心事,沉吟再三,还是忍不住问道:
    “大哥,可有三弟和子龙的消息?”
    当日下邳之战,三兄弟被打散,分头突围。
    关羽中计,被困土山,被曹洪招降,并不知后来发生的事情。
    张飞是关羽的结义兄弟,自不必说。
    对于赵云,关羽起初是抱有敌意的。
    但后来经历一系列战事,赵云武艺高强,作战勇猛,而且从不抢功,对桃园三兄弟 又极为尊重。
    所以,赵云便渐渐获得了关羽的认可。
    刘备眉头微皱,沉吟半响后,方才叹息道:
    “当日与二弟失散后,我与翼德一同突围。”
    “曹军紧追不舍,后来我与三弟也走散了。”
    “我到了袁绍处后,也曾派人四处打探三弟的消息。”
    “听人说,在汝南一带见过三弟。”
    “好在此去荆州,会经过汝南,我们可在那里小住几日,寻找翼德。”
    关羽连连点头,又问道:
    “可有子龙的消息?”
    刘备闻言,眺望远方,没有说话。
    关羽见状,心中一沉。
    当日下邳突围,赵云的任务最重。
    桃园三兄弟率主力部队先行突围,赵云负责殿后,阻击曹军。
    刘备给赵云下的命令是,阻挡曹军三个时辰。
    三个时辰!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算刘备三兄弟不逃,率所有兵力与曹军开战,都不一定能坚持三个时辰。
    何况,赵云只有区区数百人而已。
    从刘备的反应,关羽已经猜到了赵云的结局,不由心中一叹。
    可惜了一身是胆的赵子龙。
    “大哥,子龙也算是自家兄弟,等到了荆州,我想给他立一个衣冠冢。”
    关羽眯着眼,捋须说道。
    刘备嘴角微动,犹豫再三,最终叹息道:
    “不必了。”
    “当日你我兄弟撤离后,子龙就投降了徐然。”
    “后来,他假意突围而出,被军师陈宫识破后,与翼德大战一场后,离开了。”
    关羽闻言,捋须的手僵在半空。
    赵云叛变了??
    这……
    一向镇定的关羽,也愣住了。
    赵云忠义无双,他是知道的,这样的人怎会投降?
    一瞬间,关羽又想起自己也曾屈身曹营。
    或许,赵云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唉!
    三弟张飞鲁莽冲动,他听陈宫质疑赵云后,定然是怒不可遏,直接出手了。
    关羽虽未在现场,但已猜到了事情的大概。
    对了,陈宫呢?
    “大哥,军师呢?”关羽又问道。
    刘备苦笑摇头。
    当日投身袁营,他是孤身去的。
    陈宫、孙乾等人的下落,他一概不知。
    关羽斟酌道:
    “大哥,子龙的事,或许是有什么误会,不妨……”
    刘备闻言,摆了摆手。
    “子龙的事,无需多言。”
    “二弟,事不宜迟,你我速速前往汝南!”
    “驾!”
    说完刘备一甩马鞭,率先策马奔出。
    关羽的质疑,刘备又何曾不知。
    事后想明白胡,刘备也是悔不当初,暗自恼怒。
    但当日陈宫、张飞对赵云发难,他作为主公,并未制止。
    换句话说,就等于是默认、纵容。
    甚至于,赵云翻身离去时,刘备都没有一句挽留的话。
    这已经深深地伤透了赵云的心。
    刘备是了解赵云的,他绝不可能再回自己身边了。
    想起因陈宫一句话,就害自己损失了一员虎将,刘备就暗恨不已。
    当初,陈宫怀疑赵云投敌,就是因为徐然亲自送赵云出曹军阵地。
    事后想想,这是多么明显的离间计。
    可惜,当初刘备一行人如惊弓之鸟,草木皆兵,居然无一人看出。
    赶走赵云,平白便宜了徐然。
    徐然只用了一计,就赚走他一员大将。
    在这一轮的交手中,陈宫完全被徐然碾压。
    唉,陈公台徒有虚名,远非徐子玉对手。
    若是没有能与徐然相抗衡的谋士,日后也将处处被动。
    徐然的那句“打刘备就像打孩子,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虽然令人气愤, 但却是事实。
    荆州地杰人灵,名士众多。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听说卧龙就在荆州一带隐居。
    若能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必可与徐然一较高下!
    官渡战场。
    颜良、文丑的战死,刘备、关羽的出逃,加速了战争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