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李森来京
作者:奇妙的发财树   重生后财务自由最新章节     
    哥俩聊了一会就挂了,也就是现在有几个臭钱了可以不用担心电话费了。
    三爷爷是不打算回村了,这段时间。
    在这边住着都挺好的,帮着陈晨干点活也能跟着一起吃饭。
    比自己一个人在老家吃饭有意思多了,主要是晚上的时候陈晨这边的老头比较多。
    三大爷爷在这边有人玩,可以和一些退休的大爷们一起下棋一起钓鱼。
    还不用到处蹭饭,时不时的还可以去老战友那边蹭点好酒喝。
    三奶奶过了初五,就出去看大外孙了。
    陈父得回村里去忙活,家里现在是八间房子的地基要他慢慢打了。
    等着6月份陈栀嫁出去,过两年陈晨就该娶媳妇了。
    这房子还是要早早的建成,陈父和陈母才会安心。
    在外面有多少房子,在村里相亲市场上都没有用还是村里的大瓦房香。
    现在手里有钱了就会直接盖砖瓦房,陈晨村里东边有一户盖得房子就特别好。
    陈父是看上了,这是村里面第一户用石材铺地面的人家。
    下雨的时候也不会粘上泥土,到时候晒麦子收着也方便很多。
    价格陈父都打听好了,到时候也弄成一样的。
    看着多有面啊!
    这时候看一户人家有没有钱,就是看这一户人家的房子气派不气派。
    陈晨宅基地附近都是自己的堂兄弟们,还都是庄户片的样子。
    盖的话肯定是要盖成一个样子的,这春天也就拉土垫一下地基。
    然后还要浇地,麦子到6月份要浇上三水收成才会好。
    陈晨就开始做起来了麻辣烫生意,陈栀早晨把煎饼生意捡起来了。
    这做煎饼挣的钱,全部归陈栀到时候让她带过去。
    豆浆和小米粥也加上,光吃煎饼也太干了。
    李森这边过完年,把新房又好好收拾了一遍铺上了地砖。
    他在村里没什么事,帮着准老丈人拉了几天土。
    感觉怪没意思的,加上结婚以后就要分家他感觉还是出去挣点钱比较好。
    正好自己大哥就在京市,直接就投奔大哥来了。
    李森大哥也是有点门路的,帮着李森在一个单位食堂找了个活。
    就这样李森安顿了下来,李森的手艺只能说是一般。
    凑合着能吃,没什么出彩的。
    整个一个二把刀,还不如陈晨了。
    这时候的单位食堂只管早饭和午饭,李森没事了就上这边来给陈晨帮忙。
    陈晨不打算南下进货了,他发现这小商贩街上是越来越多。
    大家是越来越卷,还不如在这边卖麻辣烫挣钱了。
    时不时的做点卤味配着麻辣烫卖,生意也还算是凑合。
    陈晨这才发现李森的拿手好活,原来是蒸馒头和包子。
    李森蒸的馒头,大小一样还特别有嚼劲。
    晚上的时候陈晨就做上一锅大锅菜,让李森蒸上3大屉的馒头。
    陈晨:“姐夫,你这干啥食堂啊!赶紧辞了,你在这边开个馒头坊比给人家打工强多了。”
    陈栀:“确实是,你这蒸的比批发市场上买回来的强多了。”
    李森:“我这蒸馒头的手艺是跟一个老师傅学的,蒸糖包、豆包、花卷我都拿手。”
    陈晨:“你辞了,上这边来家伙事全给你用。卖馒头的钱,都是你俩的。”
    李森:“我回去和我大哥大嫂商量一下,明天下午过来给你信。”
    陈栀知道这事八成能成,要是她到时候和李森一起在这边做生意的话到结婚的时候能挣上不少钱了。
    风风火火的就给老家打电话,让陈母买上5个大的蒸屉让汽车给捎过来。
    这样10个蒸屉,足够一天卖的了。
    三爷爷看着陈栀的操作,感觉女生外向是一点没说错。
    看着李森老老实实的,也就不说啥了。
    孩子们能多挣点钱,以后日子好过点他是支持的。
    现在冰化了,三爷爷时不时的就会带上一两条的鱼回来。
    但是就这捕鱼技术真的没有家里的两只狗子厉害,陈栀和三爷爷说了以后三爷爷出去钓鱼就带着家里的招财和旺财。
    自己钓不上来,但是狗子下去就能抓上来大鱼。
    小的狗子都懒得抓,每次都是六七斤的大鱼。
    李森回家商量了以后,还是打算出来自己单干。
    陈栀这边蒸馒头用的蒸屉和大锅都给他准备好了,家里和面的大盆也足够他用的。
    名字都起好了,就叫老兵馒头。
    这时候虽然大多数都是自己蒸馒头吃,但是岁数大的和在外面上班的基本上都是买馒头吃的。
    陈晨还淘换个王师兄不要的平底锅,让李森试着学一下烙大饼。
    李森蒸的馒头卖的很快,颇受大家的欢迎。
    大锅菜陈晨也教给了李森,李森本来就会只需要改良一下就可以了。
    所以陈晨的小店不大,但是足够红火。
    李森也算了一下,就这个卖法比他在食堂干活收入翻了6倍。
    时间还比较自由,早早的卖完就发面准备明天的面了。
    晚上还能烙点大饼出来卖点钱。
    李森蒸的馒头在这一片也算是打响了,刚出锅的时候总是围着一圈的人。
    李师傅吃了李森蒸的馒头,评价也是很高的。
    慢慢的豆包、花卷也增加上了。
    北方人还是喜欢吃面食的居多,渐渐的就供不应求了。
    温度渐渐上升,陈晨的生意就开始下滑的严重了。
    陈晨瞬间意识到,麻辣烫的时代即将过去了他快要回家秋收了。
    陈晨就开始做一些经济实惠的凉菜卤味,到时候搭配着李森的馒头卖。
    麻辣烫还卖着就是提供的量小了一些,已经是渐渐的有人喜欢吃这一口。
    就这样,一直到进入六月份。
    李森这边接到家里的电话,得回村里收麦子了。
    陈晨和陈栀还有三爷爷干脆就一起回去了,反正夏天他们基本上很少在这边做生意。
    李森在这边也添置了一辆三轮车,四个人骑着两个三轮带着家里的两只狗子直奔汽车站。
    他们出发的还是比较早的,这时候还没什么人回家收麦子。
    不然这两个三轮人家司机都不乐意拉,主要是陈晨他们也是老客户了。
    都是经常坐他的车,帮着把三轮车弄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