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发现黄豆
作者:路幽静难谧   一胎四宝而已,王爷竟以身相许最新章节     
    实在是明宇抓的蚱蜢太多了,要是回家用油炸炸,高低能装一盘子,只多不少。
    关键这才多大会功夫,就抓了这么多,看来蝗灾在一个月后到来,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姐姐,我们赶快回去烤蚱蜢吧!”
    “嗯,明宇,我们赶快回家。”
    回到家里,李梦玥安排明宇,把抓到的蚱蜢处理干净,一个一个都穿到细小的竹枝上。
    她则拿着工具,跑到了山脚下的三亩旱地边。
    这里是分家得到的三亩旱地,种的农作物,杏花村的村民全都不认识。
    种子是李老头去镇上,从一个外地商人那买到的。
    本来李老头没想着买,他去镇上主要是给儿子送生活费,结果听到一个外地商人,在大街上吆喝,说他从海外进了一批珍贵种子。
    要不是他的钱包被偷,没有回家的盘缠,根本不会卖。
    当时李老头什么都没听清,只听到商人说那种黄澄澄的种子很珍贵。
    他立即就有了想法,若是家里的土地都种上这种珍贵的农作物。
    等秋收,拉到镇上卖个高价钱,还怕儿子读书没有钱。
    商人也是看到李老头听得认真,心思一动,就上前拉着李老头。
    说李老头有眼光,看到了种子的价值,他还以为这个镇上没人识货,没想到碰到了见多识广的他。
    李老头在商人的夸赞下,渐渐迷失了自己,没了主观判断的能力,被忽悠买了三十斤种子,花了整整五两银子。
    要知道这五两银子,是李健两个月读书的费用,结果被他买了不知叫什么名字的种子。
    等李老头回过神来,想找商人退货,只是大街上人来人往,卖东西的小贩喊叫声不断,哪里还有商人。
    这时李老头才发觉自己被骗了,把花高价买的种子扔在地上,用力地踹几脚,还是不解气。
    想直接扔掉,可又想到花了五两银子,才买到这些种子,又有些舍不得,于是背回了家。
    种的时候又傻眼了,他当时被商人夸的晕头转向,根本没想到问下怎么种植,适合哪个季节种,种在水田还是旱地。
    不过这没让李老头过多纠结,毕竟家里的田地,基本都种上水稻了,只有老二李安在山脚下开垦的三亩旱田,还没种任何东西。
    就让李安把三十斤种子,全都种在了旱田里。
    李老头自从被商人诓骗,不仅没去过镇上,也没到过旱地里,看看到底种出了什么,自然不知道地里的庄稼长势还不错。
    不然分家时,肯定不会那么容易,把三亩旱田分给二房。
    这会儿李梦玥到了旱地,发现这里竟然种植着黄豆,让她很惊喜。
    后时代生活的人都知道,黄豆可是个好东西,富含植物性蛋白质,有“植物肉”的美称,吃了可以给人体补充营养。
    主要是用黄豆既可以煮着吃,也可以做各种各样的美食以及酱油这种调味品。
    她发现了,这个时代的美食文化还比较落后,不太懂得用各种调料做菜,自然没有增添菜肴口感和色泽的酱油。
    待李老头知道了黄豆的真正价值,估计会悔的肠子都青了。
    看到眼前三亩地都种着黄豆,李梦玥想到了豆浆、豆腐、豆腐脑、豆干、腐乳、黄豆炖猪蹄、黄豆煲排骨汤、黄焖鸡等美食。
    【宿主,你想的这些美食,我也想吃。】
    【行,等解决了蝗灾,收了黄豆,我就一样一样做给你吃。】
    系统听到宿主要用黄豆给它做各种美食,幸福的直冒泡。
    不过它也知道,当务之急是蝗灾。
    毕竟蝗灾一旦爆发,别说杏花村,就连县城、府城也不能幸免,还有可能会波及京城。
    到那时很多普通百姓,会因为没吃的逃离故土,流民越多会越混乱,这不是她想看到的,她只想在杏花村过安稳闲适的日子。
    只是舒适养老的前提,要先收集够一亿感恩值,积蓄力量,到京城找云冉给原主报仇。
    算了,想那么多也没什么用,当下最重要的事是蝗灾。
    于是李梦玥用锄头挖了一个深坑,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虫卵。
    以前她在书上看过旱极而蝗这个结论,当时她一扫而过,没放在心上,现在看来根本不是什么夸大的说辞,而是真的。
    看深坑里的虫卵,有几十个,整个村子的田地里到底有多少虫卵,肯定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
    不过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李梦玥怀疑,黄豆田里的蝗虫,之所以现在才开始孵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里位于山脚下,不仅有充足的植被,水源也比较充足。
    而蝗虫生性喜旱,只有在越干旱的地方,它们活得越滋润。
    还有一点,那就是这里由于离大山比较近,生活着很多鸟禽。
    这些鸟禽除了吃蚊虫,还爱吃蝗虫,说是蝗虫的天敌一点都不为过。
    说到治理蝗灾,其实后时代历史上也多次出现过蝗灾,比如明朝崇祯执政时期,全国上下发生蝗灾的县城,达到了六百个,基本上从北到南,蝗虫飞过的地方,全都席卷一空。
    还有史书记载,唐朝开元二十五年间,发生的蝗灾也很可怕。
    虽说历朝历代都发生过蝗灾,只是规模大小不一,可每个朝代都有人提出灭蝗的方法。
    她清楚地记得,明朝有本综合性农学着作《农政全书》,里面记载的把旱田改成水田,来治理蝗灾。
    对目前的情况来说,根本行不通。
    先不说几个月没下雨,河里的水位下降,很多地方还没有水源,每年都是靠天吃饭,改水田方法只得排除掉。
    一个方法不能用,李梦玥开始想第二个。
    驯养鸟类不太现实,焚烧也不行,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法,她连考虑都不会考虑。
    用工具把地里的虫卵都挖出来,效率太低,不能大面积施行。
    还有陈世仪的《除蝗记》,也有关于驱除蝗虫的方法。
    “蝗未解飞,鸭能食之,鸭群数百入稻畦中,蝗顷刻尽,亦江南捕蝗一法也!”
    想到这里,李梦玥眼前一亮,养鸭子来吃蝗虫。
    再说杏花村出现的蝗虫虽然有,不过并不多,只要在虫卵全都孵化之前,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完全能在蝗灾爆发之前,做好预防,减少损失。
    纵使做不到灭不掉所有蝗虫,只要解决大半,也能减少损失,不至于颗粒无收,让大家绝望。
    更何况两三个月后,天会慢慢变冷,到了寒冬腊月,就村民住的房子,只要下一场鹅毛大雪,在没食物吃,又冷又饿的情况下,绝对会有人冻死。
    因此养鸭,用来灭蝗虫势在必行。
    别人没有的优势,她不担心。
    毕竟空间抽奖就是一大优势,接下来,她必须要想想用多少银子,贿赂主神,给她开个后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