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朝堂封赏,一门双侯!
作者:汾清三杯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最新章节     
    子婴自然知道大父心中的想法,恢复分封制是不可能的。
    可也就因为不愿意分封,到后来也得罪了不少的臣子。
    只是子婴没想到,想要恢复旧制的人,却这般多。
    连自己亲近的外大父,也是这般想法。
    只是他更加聪明,深知大父不可能恢复分封,便把宝压在了父亲身上。
    等着父亲扶苏继位后,再度恢复分封。
    连王翦这等大将,都是这个想法,这朝内的其他功臣,还有多少小心思?
    自然,大父威仪天下,若是不愿意分封,自是没有一个人敢反驳,可这等寂寞无助的感觉,着实孤独。
    “还好,大父有我在。”子婴心中无声低语了一句,便决定,一定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支持大父。
    这一顿饭,王翦吃的很开心,侧面打听到了未来储君对旧制的看法,又表明了自己顺从的心思。
    只是子婴不知道,王翦到底找了谁,去撺掇大父来封这个太子。
    如果没记错的话,等到自己继位,也没有选中太子的人选。
    恐怕外大父的想法,这一次是得不到实现了。
    ……
    三日后。
    章台宫内。
    此刻,大殿内部站满了大秦的文武百官,这是迄今为止,人员到的最齐的一天。
    连大殿外,都站满了等待听赏的人。
    项羽和韩信,便站在了大殿外围,按照等级,他们还没有入殿的资格。
    嬴政没让大家等太久,到了时辰便从侧门进了章台宫,众臣眼尖,一眼就发现大王身旁的小公子。
    不少人又想起那日,小公子也是这般被大王牵着进了大殿,说出了那句震撼人心的话,‘我大秦不养闲人’。
    时间一晃眼,便一年多过去了。
    眼下,这大殿内,可一个个都是大秦的功臣。
    行了君臣之礼后,嬴政便坐在龙椅上,嘴角带着笑,目光扫视着众人。
    群臣心中激动,一个个在等着大王发话。
    良久后,嬴政起身开口道:“自孝公以来,历代秦王矢志不渝,以统一天下为己任,终在寡人手中,圆了历代先君的遗愿!寡人深知,此一伟业,并非寡人一人之功,乃历代先君及所有忠臣良将共同的努力,才圆了这一宏愿。寡人……替先君们,谢过各位。”
    嬴政说完,望向群臣,双手抱拳,作揖行了一礼。
    以王绾带头的大臣,立刻跪了下去,开玩笑,大王最是操劳,他们哪里受得了大王这礼数?
    口中更是颂道:“此乃大王高瞻远瞩,我等只是尽些绵薄之力。大王万岁!大秦万岁!!”
    身后的百官,立刻跟着喊道:“大王万岁!大秦万岁!!”
    声音震耳欲聋,整个章台宫仿佛都在这呼喊中,宛若龙鸣一般,殿外没有资格入内的大臣,一个个心怀激动,他们知道,这代表着封赏开始了。
    嬴政开怀大笑,大手一挥道:“都起来吧。”
    转身坐下,嬴政继续道:“今个不议朝事,只论这平定六国期间内,各位的功劳,当然,人人有功,灭楚时,各位捐粮缩衣,这些寡人都看在眼里。可功劳总有大小之分,尔等的功劳寡人也都一一记下,今个就是兑现的时候。”
    众人闻言,心情激动,大王可是说了,人人有功,想当初,节衣缩食的时候,可没人有怨言。
    只是众人没想到,这等功劳,大王都记在了心上。
    群臣望向了台上的赵高,只见他手中拿着一个黄色的布帛,想必里面就是写着主要良臣封赏的诏书了。
    被这么多大臣望着,赵高也挺起了脊背,能给这些人宣赏,也让赵高倍感荣幸。
    嬴政看着众人的神情,笑道:“赵高!”
    “臣在!”
    赵高心中窃喜,这等激动的时刻,自己将要宣读封赏,这是何等的荣耀?
    “把诏书给子婴吧。”
    “啊?”赵高心中来了个大大的问号,可手上却是不敢停留,双手举着把诏书递给了小公子。
    以往都是自己宣读诏书的,没想到大王竟然给了小公子,赵高内心虽然嫉妒,可也不敢反驳。
    子婴一愣,望向自己的大父,见大父笑着望着自己,只得无奈接下。
    “这种粗活,竟然让我做……”内心吐槽了一句,子婴便把诏书拿在了手里。
    台下的群臣,也是窃窃私语。
    “哎呀,是小公子宣读,真是荣幸啊。”
    “糟了,我那名字那般繁杂,若是小公子不认识可怎么办啊?”
    “那你就改名吧,要不功劳赏赐就是旁人的了。”
    “改就改吧……也算是小公子赐的名……”
    ……
    诏书内的内容,是大王亲自写的,连赵高都没见过。
    自然不知道,到底给谁封了什么官。
    见子婴打开,便也伸个脖子想瞧一瞧。
    子婴往前走了几步,伸手打开诏书,却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只见那诏书内,竟然不是写在布帛上,反而是贴了个白纸在上面。
    望着这色泽白润的纸张,子婴估摸着,便是淳于越上次过来邀功的改进产品了。
    没想到大父喜爱,竟然直接贴在了上面,这让子婴觉得这神圣的诏书,倒是有了些滑稽样。
    可子婴这一笑,让台下众人不知所措,竟也跟着笑了起来。
    本来凝重的气氛,在子婴这一番操作下,倒是和睦了起来,可紧跟着,子婴的声音便响起:
    “王贲听封!”
    王贲一喜,立刻单膝跪下,道:“臣在!”
    要知道,越靠前面,说明封的官越大,王翦和蒙武已经提前封了侯,那剩下的功劳中,最大的就是王贲。
    “骁勇善战,屡破强敌,实乃我大秦军中脊梁,封通武侯,食邑九千户!”
    九千户!
    群臣震动,这可是离万户侯仅仅一步之遥啊,要知道最近封万户侯的还是吕相国,这么多年,连王翦都没有封为万户侯。
    可见,这万户侯的难度有多大。
    “谢大王!”
    王贲心情激动,立刻叩首谢恩,一旁的群臣也都心中震撼,一门双侯啊,王家这是要腾飞啊。
    可一想到父子俩的功劳,又觉得正常,这都是应得的,连台上的小公子,也都是王翦的外孙啊,这等关系,王家真的是当之无愧大秦第一豪门!
    “蒙恬听封!”
    “臣在!”
    子婴没有停歇,继续往下读道:“忠肝义胆,国之基石,封九原侯,食邑八千户!”
    “谢大王!”
    蒙恬身体颤抖,没想到自己竟然被大王封赏的这么高爵位,八千户啊!比自己父亲的两千户,足足多了四倍。
    这是何等的荣耀?
    自己灭楚失利时,已是戴罪之身,蒙恬深知,这是大王的恩赐,感谢自己在灭六国时,独自选择驻守上郡对抗匈奴,所以才给了这般多的封赏。
    一旁的蒙武忍不住擦了下眼角的泪花,口中喃喃道:“大王仁义,大王仁义啊……”
    蒙家,同样是一门双侯!